字词 | 二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王 二王❶指清初词人王士禄、王士禛兄弟。清沈雄《古今词话》词话下卷引《金粟词话》:“汪琬《说铃》云:‘ 二王好香奁,倡和每至数十首。’” ☚ 彭王 清初三家 ☛ 二王 指盛唐著名诗人王昌龄、王之涣。白居易《故滁洲刺史赠刑部尚书荣阳郑公墓志铭序》:“(公)与王昌龄、王之涣、崔国辅辈联唱送和,名动一时。”这是二王交游的行实记述。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说:“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其所记“旗亭画壁”的故事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后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2“王昌龄”条云:“(昌龄)与文士王之涣、辛渐交友至深,皆出楷模。”以上从不同角度,讲清了二王齐名并称的事实。王昌龄、王之涣齐名并称的原因,根据前人的评论以及对他们现存作品的考察,有以下几点:二王的诗歌创作活动主要都在开元(713—741)年间;二王都是擅长写作七言绝句的能手;二王的七绝佳作都是“歌从军、吟出塞”的边塞诗,因而可资比较;二王的杰出作品,都能典型地显示所谓“盛唐气象”,在众多的盛唐诗人中,具有代表性。 二王 指中唐诗人王建、王涯。王建和王涯都善写反映宫廷生活的“宫词”,诗论家在论及宫词一体时,称说“二王”,即指王建、王涯。王建有《宫词》100首,其中少数作品已与他人作品相混。王涯有《宫词》30首,但仅传27首。在宫词一体中,王建的百首宫词较有影响。 二王(一) 两个帝王或王侯。《诗经·序》:“振鹭,二王之后来助祭也。”指杞王、宋王。《礼记·曾子问》:“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二)两个齐名的姓王的人。 二王 二王erwang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王羲之所书正楷被后世推为楷书正宗;其子王献之在其父和张芝的基础上,另创一种正体和一种非行非草的破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与父齐名,后世并称“二王”。 ☚ 书法宋四家 三苏 ☛ 二王 二王指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唐张怀瓘《书议》称:“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执行草之权,父子灵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也。世人虽不能甄别,但闻二王,莫不心醉。” ☚ 王献之 智永 ☛ 二王❶古时新王朝初建,封前两朝的王族后裔为诸侯国君,称二王。如周封禹后裔于杞、封汤后裔于宋。 二王世謂東晉書家王羲之為 “大王”,第七子獻之為 “小王”,父子合稱“二王”。齊王僧虔《能書録》曰: “王羲之,晉右軍會稽内史,精博群法,特善草隸,古今無二。王獻之,晉中書令,善隸藁,骨法不及父,而媚趣過之。”北齊顔之推 《顏氏家訓·雜藝》 載: “梁氏秘閣散逸以來,吾見二王真草多矣。”梁虞和《論書表》載:“洎乎漢魏,鍾(繇)張(芝)擅美,晉末二王稱英。”唐羅隱《寄酬鄴王羅令公》詩之一:“書札二王争巧拙,篇章七子避風流。”清姚鼐《王禹卿七十壽序》謂:“書法則如米元章、董元宰之嗣統二王。”“二王”舆 “羲獻” 同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