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南遗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南遗音 二南遗音地方诗总集。四卷。清刘绍攽编纂。刘绍攽字继贡,三原(今属陕西)人。生活在乾隆间。“二南”,本指《诗经》中周南、召南。古人认为此两组诗皆产于关中。此编收录清代关中(包括陕西、甘肃等地)诗,故用此名。关中之诗盛于唐,宋以后文化南移,诗风渐衰;至清,虽代有作者,若享大名、集传于后世,必待出关而后,如孙枝蔚、李因笃皆如此。编者有慨于此,故编此集以阐幽表微、使关中寒士穷儒呕心沥血之作得彰显于世。全书共收清初至乾隆初作者一百四十人,始于孙枝蔚,终于郭岱。其中著名者有孙枝蔚、李因笃、李楷、李柏、王又旦、周灿、李念慈、屈复等。在取诗方面偏重才大名微之士。编者云:“国初诸公皆有专集。孙豹人(枝蔚)、李天生(因笃)、王幼华(又旦)久已脍炙人口,故第择其尤者,冠之篇端。若康孟谋(乃心)、张康侯(晋)并为秀杰。康侯仅存写本,孟谋虽经杀青,亦豹一斑。”(《凡例》)因之对这些“萤窗名士”取诗不厌其多。录诗最多者为胡釴(八十三首)、其次为屈复(三十首)、杨鸾(二十九首),吴镇、甘延年各二十八首,康乃心(二十二首),其他皆在二十首以下,以选诗两三首者居多。此集对诗人事迹介绍极简略,对所选诗亦无评骘。关中幅员辽阔,而此集所取面较窄;以三原、泾阳、兰州为多。此编成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有编者自序,并附编者所著《坤舆考》,论述文化南移之缘由。有乾隆间刊本。 ☚ 山南诗选 雍音 ☛ 二南遗音四卷。清刘绍攽(生卒年不详)编。刘绍攽字继贡,三原(今陕西)人。雍正中以诸生荐为什邡县,调南允,有政声。工诗文,喜讲古韵、方程句股,熟于史事并各代典制。著有《九畹集》、《周易详说》。是集凡四卷。所录皆关中人诗,自孙枝蔚以下共一百四十人,每人诗前载作家介绍。“二南遗音”,是指周时岐丰建国而言。其实周时的二南之地不仅限于关中。集中所录之诗虽较庞杂,但亦对研究关中一地之风土民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四库全书》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