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业学大寨的积极意义
黑龙江省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出现过一系列“左” 的错误, 但在生产建设上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在1977年初召开的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上, 评选出12个农业学大寨先进县、场和214个先进公社、分场、大队、生产队。突出的典型有: 粮食产量连续两年跨 “黄河” 的肇东县涝洲公社; 大搞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 实现万亩梯田、万亩林的海伦县东风公社;狠抓领导班子建设, 粮食过 “黄河”、大豆上 “纲要”的绥化县秦家公社; 后进变先进, 一步跨 “黄河” 的海林县三道公社; 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 依靠集体经济力量大办农业机械化的甘南县太平大队; 全面贯彻农业 “八字宪法”, 大搞科学种田的呼兰县前进大队;以粮为纲, 全面发展的富裕县富路大队; 实现粮食、大豆、甜菜三丰收的巴彦县富源大队; 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集贤县农丰大队; 实行农林牧三结合, 促进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望奎县正白前二大队; 大搞养猪积肥, 实现1人1猪的双城县红卫大队; 粮食亩产过“黄河” 的生产建设兵团十团十连加强经营管理, 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的黑河地区山河农场十二分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