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先秦至宋元时期的广东农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先秦至宋元时期的广东农业

二、先秦至宋元时期的广东农业

春秋战国时,广东属百越地区。人们依山傍海,从事渔猎和农业。秦汉时期,广东农业经济比前代有了新的发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南越和西瓯故地及其相邻地区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今广东省境内大部分属于南海郡,海南岛一带属象郡,粤西和广西一部分地方属桂林郡。设郡后,秦始皇仍继续征发北方人民前往戍守。这样,北方人民就与当地杂居,共同开发岭南,从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公元前204年,南海郡尉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建立起岭南第 一个封建地方政权。赵佗在治理岭南过程中,曾采取许多措施。其中在经济方面,赵佗从实际情况出发,着手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状况。他积极地把中原地区的先进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引入岭南地区,“教民耕种”,努力提高生产水平。后来南越成了一个“东西万余里”的大国。岭南良好的气候条件,几乎全年都能适应农作物的生长。东汉杨孚的《异物志》称:汉代广州附近已有一年两熟稻。佛山澜石东汉墓出上的陶水田模型,证实了东汉时广东确已实行两造制。双季稻作制的出现为粮食增产和积贮创造了条件。广州出土的汉代粮仓则足以说明广州地区积谷颇丰。无怪乎在中原动乱的六朝时期,广东地区却相对和平安定,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大有保障,就连出土的广州西晋墓砖铭文上也刻下了“永嘉世,天下荒,余广州,皆平康”的历史记录。
但是,由于广东境内土旷人稀,又多密林深谷和水泽,加上五岭的阻隔,所以开发较迟,农村经济的繁荣状况与北方尤其是黄河流域地区,尚有较大差距。直到唐代以前,广东地区的农村经济仍然十分落后。除了珠江三角洲一部分地区和粤北韶州等地得到较早开发外,其余大部分地方尚未得到真正的开发,不少地区还处于原始的“刀耕火种”状态。唐代广东米谷还未能自给,部分地区需从江西、湖南和福建运米接济。
宋代以后,广东地区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开发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向中原地区急起直追之势。这时期北方移民大量流入广东境内,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地区。这些南迁之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通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开发,使广东地区的农村经济终于有了新的突破。由于广东境内大兴水利建设,并且开垦了大批土地,又从越南引进了优良的占城稻种,扩大了双季稻作的种植面积,使粮食生产达到新的水平。广东从此成为我国南方的重要稻米产区,广州、惠州和潮州则成了广东三大米市,各地所产稻米,先集中于这三处,然后源源不断地运销闽、浙、江、淮以及琼州、钦州等地。粮食实现了自给自余,也为经济作物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因此,宋代广东的水果、蚕桑、蔬菜等经济作物得到了较大发展。元代广东农村经济在遭受战乱破坏之后,经过广大农民的辛勤努力,得到了较快的恢复。

☚ 一、远古时期的广东农业   三、明清时期的广东农村经济 ☛
0001202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