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了Liǎ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鸡泽、蔚县,山西之太原、运城、忻州,湖南之益阳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了liǎo

❶清楚。李白《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颜。
❷全,都,副词,多与否定词连用。韩愈《桃源图》:接屋连墙千万日,赢颠刘蹶了不闻。吕从庆《章氏幽居》:白屋烟霞内,花期了不愆。

了liǎo

(一)指树木凋零。
(例)椿杉槐桧栗檀焦,桃杏李梅梨枣了。(二十八·354·)
(二)了结。指解决。
(例)呆子又乱谈了。既允了他,须与他了这愿心才是哩。(四十八·617·)
(三)结果。指将人杀死。
(例)行者道: “放心! 放心! 老孙了他去来! ”三藏道: “悟空,切莫伤人,只吓退他便罢。” (五十六·729·)
(四)了局。指解决办法。
(例)
❶那师父爬上马,与八戒、沙僧,复东来有二十余里,方才歇下,道: “悟空,如何了呀! ”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 不停当! 被那厮哄了! ”(五十九·764·)
❷碌碌劳劳何日了,几时行满转唐朝! (八十六·1103·)

了liǎo

范围副词,全,都,常与否定词连用。陶潜《癸卯岁十二月中作》诗:“萧索空宇中,~无一可悦。”意即全无可悦之处。李白《游泰山》诗:“其字乃上古,读之~不闲。”此犹言全不识。韦应物《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诗:“淮滨益时候,~似仲秋月。”朱淑真《雪》诗:“一夜青山换玉尖,~无尘翳半痕兼。”辛弃疾《满江红》词:“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无尘迹。”义同上。此较习见。又见“了然”。

全,都,表示范围,常与否定词连用。陶潜《癸卯岁十二月中作》:“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言全无可悦之事。又了然,即全然。李白《寻山僧不遇作》:“了然绝世事,此地方悠哉!”言全然与世相隔。

☚ 几   三画 ☛

了了了

❶全、都。秦观《好事近》(春路雨添花):“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❷尽。苏轼《占春芳》(红杏了):“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
❸知道、明白。刘克庄《沁园春》(莫羡渠侬):“鬓有二毛,袖闲双手,只了持螯与把杯。”
❹叠用作“了了”,义为“分明”。苏轼《江神子》(梦中了了醉中醒):“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辛弃疾《玉楼春》(琵琶亭畔多芳草):“普陀大士神通妙,影入石头光了了。”

☚ 又   了成 ☛

了liǎo

(1)会,懂得。刘克庄《沁园春·吴叔永尚书和余归作再答》:“鬓有二毛,袖闲双手,只了持螫与把杯。公过矣,赏陈登豪气,杜牧粗才。”(4—2595)方岳《满庭芳·擘蟹醉题》:“半壳含黄,双螯擘紫,风流浑是芦花。江头秋老,谁了酒生涯。”(4—2844) (2)打点,安排,料理。黄升《贺新郎·菊》:“不肯折腰营口腹,一笑归欤五柳。怅此意,而今安有?若得风流如此老,也何妨、相对无杯酒。诗自可,了重九。” (4—2993)赵龙图《念奴娇》:“吾今老矣,好归来、了取青山活计。甲子一周余半纪,谙尽人间物理。”(5—3550)。(3)了结,结束。方岳《水调歌头·九日多景楼用吴侍郎韵》:“醉成一壶玉,了此十分秋。江涛还此,当日击楫渡中流。” (4—2835) (4)尽,完。刘克庄《卜算子》:“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4—2642)(5)全,完全。赵彦端《贺圣朝》:“一江风月同君住,了不知秋去。赏心亭下,过帆如马,堕枫如雨。” (3—1458)李曾伯《满江红·赋腊前三白》:“闤阓里、无非和气,不知寒色。宇宙幻成清净境,了无一点红尘入。”(4—2824)

☚ 撩人   了成 ☛

读音l·iao(ˋ),为iao韵目,属ao—iao韵部。卢鸟切,上,筱韵。
❶[了望]登高远望;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情。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l·iao(ˇ),为iao韵目,属ao—iao韵部。卢鸟切,上,筱韵。
❶完毕;结束;汉语中在动词后加“了”表示过去式。
❷明白;懂得。
❸全;完全;全然。
❹慧;聪慧;聪明;有才智。《玉篇》:“了,慧也。”
❺决;决定;决断。《集韵》:“了,决也。”
❻挂;悬挂。《玉篇》:“了,挂也。”
❼走路时足胫相交;一说手弯曲。

上一条: 下一条:

了liǎo

结束,完毕:蔫巴人有心计,赵侄子自己混上老婆了,我当叔叔的总算~了一份心事。(王德富薛延霞《长白山人参故事》)

了liào

❶快。例:人已经快完~,(bǐ shǐ)干~。
❍ 别急,快~快~就来了。
❷走路时足胫相交。例:走路时脚腿蛮咬交,交~大!
《方言》:“了,快也。曰了。”《说文》:“了,尦也。”段注:“尦,行胫相交也。”

语气词。用在名同或代词后起强调作用。《郭巨埋儿》(贤孝):“你若答应此事还倒罢,你若不从我的话,你了就顾你的小娃娃,我了顾我的老妈妈!”

了liǎo

❶悄悄拿取,顺手牵羊,性质轻于偷窃。〔例〕猛然一抬头,瞧见桌子上,搁着几个带盖儿的磁缸子,每一个缸子上头贴着一个红帖儿,是云膏、广膏、西膏等等。胎里坏搂搂(土话管瞧瞧叫搂搂)心里说:,这两天正没烟哪,了他点儿高不高(不高低微透啦)。拿了一个烟铲儿,掏出自己的一个铜盒子来,打开广膏的烟缸子,恶恶实实的,了啦一下子。(额57)∣他一瞧小额遭官司,他自己疑惑着,准跑不了他,敛吧敛吧,碓房借了二十两银子,了人家一个驴,老先生就开下去了。(额81)
❷牵连。〔例〕后来南城的官人下来啦,这是咱们俩人说,我瞧见事情不好,尿遁里我就溜啦!大概连德子带小富,是全了进去啦!(额44)
❸处理矛盾,解决纠纷。了结。〔例〕二妹妹接着说:“我多咱要能赶上您一半儿,也就好了!”“二妹妹,别这么说,您那点家事也不是个二五眼能了得了的。”(文二170)∣说是这稿子投来几天了,我们压下没有登,都是朋友,不能不先送个信儿,看看官了还是私了好!(味188)∣按规定这是不允许的,要进行处罚,到此这件事就算了了,可春辉总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晚98.3.11)

了niao3

(副)仅;只:照百分之七十算,就是十八个小鸡,半年后长大,不~卖三块钱一个。(川文83.11.41) |那么大一块肉,才~五斤哪?

〔·le〕jul; 不等他~。jexdangl wud jul.


〔liao〕ncad; jul ncad。
了不得 〔liao·bu·de〕liaos buldel.
了不起 〔liao·bu qi〕liaos bulqit.
了结 〔liao jie〕jul ncad;ncad; sad gut.
了解 〔liao jie〕jid nes:这件事我去~。ad gians sib nendwel mongl jid nes.
了却 〔liao que〕jul ncad.
了事 〔liao shi〕jul sib.
了手 〔liao shou〕 chud ncad.


〔liao〕
了望 〔liao wang〕jid deud。

了《广韵》盧鳥·篠;liǎo‖liǎo

❶清楚,明白(方言说为“明了”):伊明~yī bbuê bbíngliǎo(他不清楚)。晋·葛洪《抱朴子·至理》:“誠其所見者了,故棄之如忘耳。”《隋书·经籍志二》:“唯《周易》、《紀年》最為分了。”《南史·蔡撙传》:“卿殊不了事。”
❷表示动作完成:代志做~dâizì zuèliǎo(事情做完)。《广韵》:“了,訖也”。汉·王褒《僮约》:“晨起早掃,食了洗滌。”《晋书·傅咸传》:“天下大器,非可小了,而相觀每事欲了……官事未易了。”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古今小说·任孝子烈性为神》:“周得官事已了……徑來想望。”

◇ liǎo❶“了”二叠做补语表示光净、完尽,做谓语表示多:饭菜食~~bgcài ziáh liǎoliǎo(饭菜全吃光)
❍ 市场人~~cîdniúláng liǎoliǎo(市场人很多)。
❷“了”三叠作补语形容精光、完尽:钱用甲~~~zní yîng gāh liǎoliǎoliǎo(钱用得精光)
❍ 食甲~~~ziáh gāh liǎoliǎoliǎo。
❸耗费;损失:~钱liǎozní(损失钱)
❍ ~工liǎogāng(白花工夫)。

ㄌㄧㄠˇliǎo0153消耗尽;没有剩的。北京官话。北京〖liau214〗。不几天儿就把钱~光了。吴语。浙江金华岩下〖lγ113〗。些东西等被佢~~净。上海松江:伊赖他们家当侪拨伊都给他一个人~光。闽语。福建厦门〖liau53〗。跋九家贿~赌钱把家产输光‖煤烧~啦。损失;耗费。闽语。福建厦门〖liau53〗。~喙费唇舌‖~钱破费‖~神淘神。抛弃;扔。北京官话。北京〖liau214〗。把石头~到河里去了。江淮官话。江苏泰州。陈启彤《广新方言》卷二:「泰州谓抛弃物件曰~。」不言明而拿(不及「偷」的意味严重)。北京官话。北京〖liau214〗。谁把我的帽子给~了去了?牵连。北京官话。北京〖liau214〗。全家都~进去了‖把他的把兄弟也~上了。换。赣语。湖北蒲圻〖diau31〗。我把红笔搭你~蓝笔,好吧!掀动。赣语。湖北蒲圻〖diau31〗。石滚轧了个谷还要~干净。漂洗。赣语。湖北蒲圻〖diau31〗。把衣拿到水里~干净。呼(气)。赣语。湖北蒲圻〖diau31〗。鼻子筑到~不出气。燎。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词》:「昭人云火上燎一下,俗以~为之,借音字也。」探访。客话。广东翁源。《翁源儿歌》:「鸡丘婆,啰咾啰,𫼥担𱹁子~姐婆。」游戏。粤语。广东新会。清同治甲子《广东通志》:「肇人…游戏曰则剧,顺德曰仙,新会曰~。」怪(味儿)。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liao53〗又〖xou53〗。洋糖水果糖上沾上烟屎烟油啦,吃起来有些~‖这东西吃起来咋样~人哩!不成材。闽语。福建厦门〖liau53〗。~丁不成材的家伙‖~寿仙没用的人。快。中原官话。陕西。清雍正十三年《陕西通志》:「~,快也。」陕西永寿。清光绪戊子年《永寿县志》:「谓快曰~。」仅;只。西南官话。四川成都〖niau53〗。十八只小鸡,半年后长大,不~卖三块钱一个‖那么大一块肉,才~五斤哪?到。冀鲁官话。山东寿光〖〗。扔~水里‖搬~屋里‖坐~坑上。和。吴语。上海。《海上花列传》:「俚末三礼拜~六点钟哉㖏!」之后;然后。闽语。广东揭阳〖liau53〗。走起~洗面,洗面~食糜,~正出去起床后洗脸,洗脸后吃粥,然后才出去。得。闽语。福建厦门〖liau53〗。飞~悬,跋~食力飞得高,跌得重‖写~无好写得不好。用于名词之后,有「等类」的意思,也略有量词作用。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词》:「~,昭人言之音如勒,用于名词后,如我勒、你勒、牛勒、马勒…则有等类之义,虽语助而略有量词作用。」加在某些词组之后,强调程度。西南官话。湖北武汉:毛毛胖笃~。呀;啊。西南官话。云南新平〖lA53〗。闽语。海南琼州〖le°〗。

了liao

❶了结,完毕。《晋书·傅咸传》:“官事未易~也。”《红楼梦》第四回:“如你这样说来,却怎样~结此案?”
❷完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大统寺》:“至灵台南,~无人家可问。”(灵台:地名。)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昂然自得,~无愧畏。”(乃:却。)

❶〈隐〉清末以来鲜鱼行指数目一。参“了、足、南、宽、如、龙、青、法、底、色”。
❷〈隐〉清末以来棉花行指数目一。参“了、败、川、晓、丸、龙、汤、千、边、欠”。
❸〈隐〉清末以来海鱼行指数目一。参“了、足、南、宽、如、满、青、法、丁、料”。

了;了结;了却liǎo liǎojié liǎoquè

【同】 都是动词;都有解决、结束的意思。
【异】 “了”多用于书面语;可以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跟“得”、“不”连用,在动词后,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在形容词后,表示对性状变化、性状程度的估计;可以做补语。此外,还有明白、懂得的意思,例如:“口虽不言,心中了了”;“了结”和“了却”没有这种意思。[例]这场官司拖了5年才~。“了结”着重指结束并产生一定的结果,多指结束比较难以解决的心事、麻烦事;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不能放在动词、形容词后,跟“得”、“不”连用。[例]等校长从党校回来,就可以把住房这件大事~。“了却”着重指加以解决,含有因解决而把事情从心理排除的意味;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而较多用于书面语;也不能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后,跟“得”、“不”连用。[例]托媒人趁早给菊花说了一个婆家,终于~了她爸爸的一桩心事。


过;了ɡuò le

【同】 都是动态助词;都可表示动作完毕,动作发生的时间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将来。
【异】 “过”用于动词后,侧重表示已有的经验,因此总是与过去的时间相联系,不用于现在;所表示的动作不延续到现在;可出现在含“没有(没)”的否定式中,例如:“没有去过”;不能加在重叠式动词中间。[例]3年前,他到~北京。“了”用于动词后,侧重表示完成,与过去没有必然的联系,既可用于过去,也可用于现在和将来;所表示的动作可能延续到现在;不能用在含“没有(没)”的否定式中;能用于重叠式动词中间,例如:“看了看”。除作动态助词外,还可用作语气词,通常用于句末,肯定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有成句的作用;“过”不能。[例]我买~3本书。

了le

❶用在句子中间,表示它前面的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 他走~两天了。
❷用在句子末尾,表示出现某种新情况或发生某种变化
 △ 孩子破涕为笑~|天要下雨~。
❸用在句末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劝阻、祈使或感叹等语气
 △ 好~,都少说一句!|别说~!|好极~!
另见497页liǎo。


了瞭liǎo

❶完结;结束
 △ 一~百~|未~心愿。
❷跟“得”或“不”组合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可能或不可能
 △ 干得~|来不~。
❸了解;明白清楚
 △ ~如指掌|一目~然。
❹姓。
另见476页le。

了轻声le


❶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买~一本书︱看~场电影。
❷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出现新情况或表示变化:下雨~︱天黑~︱本来不打算去,后来还是去~︱好了,别说~。
另见 liao。


了瞭

❶完毕;结束:~结丨~却︱~局︱~事丨~帐丨未~︱终~︱末~︱完~︱私~︱临~︱到~︱不~︱~之︱一~百~︱草草~事︱敷衍~事︱直截~当(dang)。
❷放在动词之后,跟“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做得~︱来不~︱受不~。
❸完全;一点:~不可见︱~无惧色。
❹明白:~~︱~然︱~解丨明~︱~如指掌︱一目~然︱不甚~~。
另见 le;“瞭”另见 liao。

了le

❶ 在动词、形容词后边,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我已经问了他│老了,走不动了。
❷ 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预计的、假设的动作:天好了我去公园│明天放了学就赶快回家。
❸ 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后面,表示已经出现了新情况:天黑了│太阳落山了。
❹ 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后面,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出现新情况:你一下车就可以看见了。
❺ 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后面,表示思想、认识等有了变化:现在我明白了│原来这书我看过了。
❻ 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后面,表示催促或劝阻:时间到了,该出发了!│不能继续等下去了。
另见312页liǎo。


了liǎo

❶ 完结:末了│了结│私了│没完没了。
❷ 用在动词后,与“得”、“不”呼应,表示可能性:吃得了│受不了。
❸ 一点也不:了无进展。
❹ 明白,懂得:了解│了然│明了。
❺ 姓。
另见301页le。

了liǎo

❶抛,扔。如:把石头~到河里去了。
❷不言明而拿(不及“偷”的意味严重)。如:谁把我的帽子给~了去了。
❸耗费,消耗。如:不几天儿就把钱~光了。
❹牵连。如:他一出事儿,连全家都~进去了。/把他的亲兄弟也~上了。
❺去的意思。如:昨天还在这儿,今天就~内蒙去了。/你又~哪儿去了?

了le

另见liao。罢了 除了 算了 为了


了liao

另见le。了案 了毕 了当 了得 了断 了结 了解 了局 了了 了清 了却 了然 了事 了无 了悟 了账 罢了 不了得了 公了 临了儿 明了 末了 私了 完了 未了 知了1 终了了不得 了不起 不得了 大不了 短不了 免不了 少不了 受不了了不相干 了不相涉 了如指掌 了无惧色 了无牵挂 不了了之 一了百了 不甚了了 敷衍了事 一目了然 直截了当 简单明了 没完没了

了(一)liǎo (二)le

【辨形】 2画。象形。
【辨义】 了(一)liǎo
❶完毕,结束:了场|了当(dàng)|了结|了局|了清|了却|了事|了手|了愿|了债|了账|罢了|不了|到了儿|公了|临了|末了|私了|完了|未了|终了|百了千当|不了了之|千了百当|一了百当|一了百了|草草了事|敷衍了事|一笑了之|一走了之|直截了当|吃不了兜着走|没完没了。
❷ 明白,懂得:了解|了了|了然|了悟|了了可见|了如指掌|了了解人意|明了|不甚了了|一目了然|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❸用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不可能或可能:来不了|受不了|要不了|做得了|下不了台。
❹ 完全,一点: 了不可见|了不相涉|了不长进|了无惧色。
〔了得〕
❶ 不平凡: 他功夫十分了得。
❷ 表示情况严重:这还了得!
〔了不得〕
❶超过寻常:高兴得了不得。
❷ 情况严重,没法收拾: 可了不得,麦场失火了。
〔了不起〕不平凡,很突出。
〔知了〕蝉。
〔不得了〕表示情况很严重或程度很深。
(二)le
❶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吃了|到了|红了|看了|没了|算了|完了。
❷用在句末或句中表示情况变化或肯定语气:刮风了 |天黑了 |下雪了 |他想出了办法。
〔罢了〕助词,用在陈述句末尾,有“仅此而已”的意思。
〔得了〕助词,用于陈述句,表示肯定:你去得了。
【辨析】 二音近义,都含“完成,结束”的意思。区别在于:
一、词性不同: 了(一)liǎo构成动词、形容词、名词,并作动词性语素构成成语;(二)le作助词。
二、词义着重点不同: 了(一)liǎo多表示直接完成、结束某一事情的动作,并表示状态、程度等;(二)le表示动作、变化的时间状况。
三、语法功能不同: 了(一)liǎo构成词语后能作句子成分;(二)le不能作句子成分,只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表示时态,或用于句末、句中,表示语气。
【辨误】 原字词典里,“了”还用于“了望”,读liào。《简化字总表》注:读liào(瞭望)时作“瞭”,不简作“了”。

了·le

〈助〉
❶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不动作或某种变化已经实现,也可表示假设的实现:商店不到六点钟就关~门|汤已经凉~好一会儿|你究竟说~ 还是没说?|我下~班就到你家去。
❷用在句末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发生了变化或假设的变化,并表示肯定的语气:下大雨~,去不了~|他吃了饭~|这个球踢得太棒~! |都三天~ ,怎么还没消息?|明年春天这花就会开~。
另见liao。


了liao

完;结束;了结:没完没~|总算~了一桩心事|这笔账早就~啦|这事儿还没~呢! [了不起(liao·buqi)](能力或优点)突出:他小小年纪就学会了一门外语,真~|他勤奋钻研,终于在生物化学方面取得了~的成就。
另见·le。

了·le

助词。
❶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a)用于实际,已经完成的动作:贾母笑道,“何曾不高兴!我找~他们姊妹们去顽~一会子。”(五十·1170)此时大观园中比先更热闹~多少。(四九·1134) b)用于预期的或假设的动作:且叫你乐这几天,等我慢慢的摆布~来,那时可别怨我。(八十·1990)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同往太虚幻境销号。(一·14)c)用在重叠使用的动词之间,表示完成的动作轻微:(黛玉)整理已毕,端详~端详,说道,“好了,披上斗篷罢。”(八·188)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六·133)
❷用在动词和表示处所的词之间,表示“在”、“到”:贾母便拣了一朵大红的簪~鬓上。(四十·905)他原为收~屋里,一则显他贤良名儿,二则又叫拴爷的心,好不外头走邪。(六五·1590)我来~你家,干错了什么不是,你这等害我? (六八·1665)
❸用在前一句子末了,使前一句子成为后面行动的条件:板儿一见~,便吵着要肉吃。(六·139)我倒有一件大毛的,我嫌风毛儿出不好~,正要改去。(五一·1187)
❹用在句子的末了,表示出现新的情况或表示变化。a)表示某种情况已经发生:(秦钟)说毕,便长叹一声,萧然长逝~。(十六·343)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一·20)b)表示假设某种情况发生:那里能年下就有~,只怕明年端阳有~。(五十·1167)c)表示在某种条件下会出现某种情况:要在初次行经的日期就用药治起来,不但断无今日之患,而且此时已全愈~。(十·229)d)表示当前已存在某种情况:贾母上下瞧了一遍,因又笑道,“你姓什么?今年十几~。”(六九·1678)
❺表示制止:凤姐忙止刘姥姥,“不必说~。”(六·143)只见一个约有十七八岁的村庄丫头跑了来乱嚷,“别动坏~!”(十五·307)
❻用在句中,表示列举:李纨笑道,“也没有社社担待你的,又说韵险~,又整误~,又不会联句~,今日必罚你。”(五十·1160)我要在这里静坐一坐养养神,他就编派了我这些混话,什么面壁~参禅~的。
另见liao;liao。


了liǎo

❶终结;完结:众人看一句,惊讶一句,看到~,赞到~。(三七·857)我又不是个丫头,把我关在家里,何日是个~日? (四八·1104)
❷用在动词之后,与“的”“不”等相连,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如今现过了冬至,又没怎么样,或者好的~,也未可知。(十一·251)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也没这些茶糟蹋。”(四一·945)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一·22)
❸暗指佛教“一切皆空”的“空”;空无: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便是好。若不~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一·22)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则未~。”(二二·499)另见·le;liao。


了liào

另见·lei liao。

了liǎo

❶一作“鸟”或“了兮”。清末民初江湖社会谓懂。《海底·各地通行隐语》:“懂: 了; 鸟; 了兮。”
❷旧时棉花行谓数目一。参“了、败、川、晓、丸、龙、汤、千、边、欠”条。
❸旧时海鱼行谓数目一。参“了、足、南、宽、如、满、青、法、丁、料”条。
❹旧时鲜鱼行谓数目一。参“了、足、南、宽、如、龙、青、法、底、色”条。

了liǎo

❶ 结束,完结。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往事知多少。”苏轼《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雄姿英发。”
❷ 明白,懂得。《世说新语·贤媛》:“入内示其女,女直叫绝,~其意,出则自裁。”
❸ 全然,完全。《世说新语·文学》:“庾子嵩读《庄子》,开卷一尺许,便放去,曰:‘~不异人意。’”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无愧畏。”
❹ 助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后或句末,表示事情的完成。岳飞《满江红》:“莫等闲白~少年头,空悲切。”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一)

C1CB
(一)liao❶放在动词之后,跟“得”“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受得~/跑不~/死不~/坏不~。
❷完毕;结束:这事早就~啦/一~百~/不~~之/~结/~账/~却/~事。
❸完全(多用于否定句):~不相涉/~无惧色/~无痕迹。
❹明白;懂得:明~/~解/~如指掌/一目~然/不甚~~。
(二)le助词。❶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1.表示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某种情况:天晴~/秋天~,庄稼都熟~/我吃了饭~/天快亮~,我们可以起床~。2.表示在某种条件之下出现某种情况:天一晴,我们就得下地~/你早来一会儿就赶上这事~。3.表示认识、想法、主张、行动等有变化:他现在弄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本来想离开这儿,但还是留下~。4.表示催促或劝阻:休息~,休息~,不要再干~/行~,不要老提过去的事~。
❷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1.用于实际已经发生的动作或变化:他们按时到达~目的地/他的身体已经好~起来。2.用于预期的或假设的动作:我回~家就去看您/他要是来~,一定会很高兴。

全部

全部

全(全个;全般;全体;全副;全量;全套;全付;全班;全数;全盘;全然;大全) 整(整整;整个;整体;整部) 合(合盘;合计;~家;~村) 阖(~第) 浑(浑全;~身是劲) 总 通(通通;通同;通统;通体;通盘;通共;通计;通总;通数;通类;通前彻后;通前澈后) 满(~碗;~身;~面;满盘;~打~算;~门抄斩) 统(统统;统通) 毕(原形~露) 一(一起;一总;一切;一皆;一概;一体;一并;一是;一古脑儿;一股脑儿;一股拢总)俱(一应~全;面面~到) 佥(~同) 胥(万事~备) 均(~安;~好) 举(~国;~家) 概(~数) 扫(扫地;扫数) 尽(尽尽;尽底;尽行;尽皆;尽多;尽都;尽数;罄尽) 竭 纯(~粹) 镇遍(~地;~体) 顿(顿自;顿然) 应(一应) 净 绝 浑(~身) 所有 诸有 不遗(~余力)囫囵 齐齐 种种 诸余 连根 倾巢 连头搭脑 百分之百
全部、总共:兠肚连肠
表示全部:尽 皆(悉皆;咸皆;尽人~知) 悉(~数) 咸(老少~宜) 毕 具 侪 偕 备(关怀~至) 全(完全;全然;纯全;十全) 都(都卢) 率 类 了(~无长进;~不相涉) 断(~无此理)干净 纯然 纯粹 十成 一定 根本(~不理) 绝然 浑然 简直 通身 彻梢 统统 统通
表示整个,全部:连头带脑 连头夹脑 连头接脚 连头连脚 连头搭脑
完全、十足:彻头彻尾 彻首彻尾
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不折不扣
某范围内的一切:凡(~是) 是(都~;总~) 连(~人带马)
事物的全部:体(总~;整体;一体;全体;统体) 全豹
一切物质的总体:宇宙 世界
形成的整体:个儿(论~买)
结合紧密,不可分裂的整体:铁板一块
全部一起:趸(~批;~数)
全部,无遗留:连汤带水

另见:数量 总括 齐全 ︱部分

☚ 全部   包括 ☛

远望

远望

望(望视;长望;永望;迥望;绵望;逾望;遥望;遐望;瞻望;长眺) 眺(眺瞻;远眺;迥眺;遥眺;遐眺;迥眺;长眺) 瞰(遐瞰;延瞰) 阚 睎(遐睎) 窅 了 送目 远目 远临 远看 远览 远盼 远瞩 远观 透远 引睇 眇觌 眇视 邈视 瞥视 遐览 遐顾 遐窥 遐瞩 遐观 旷望 遥目 遥观 遥睇 遥看 遥视 遥瞩 遥睹 遥瞻 瞻见 瞻眺 遐瞻 高视 玄览 手撘凉棚
居高望远:高观
登高远望:览(凭览;跻览) 了望 了望登望 高望 临望 眺瞩 升眺 登眺 临眺
 羁旅者登高望远:旅望
 在高处了望:了高
注目远望:凝望 凝眺
窥看远望:觇眺
凝神远望:眺注
悠闲地远望:清眺 闲望
伸颈远望:延眺 延望 引望 引领
立而长望,远眺:长企
在野外远望:野望
眺望,远望:盼望 顾眺
往将来看:瞻望(~未来) 展望 摅望 向前看
 展望并思考:瞻念
 观看瞻望:视瞻
 回首瞻望:顾詹
放眼远望:纵目 睇目 远眼 远眸 睇目 纵目 驰目 骋望 骋观 极望
尽着目力远看:穷目 蒿目 极目(极目远望;极目远眺;极目迥望) 极眼 极眺 目极 游视 骋望 绝望 骛望 望断
 尽目力往四周远望:极目四望
 纵情游玩,极目远望:游心骋目
 极目远望,看不到边际:极望无际
纵目远望:骋目
纵目四处远望:骋目流眄
远视的样子:盲洋 矊眇 望阳 望羊 望洋 绵眇
引颈远望的样子:鸿立
眯眼远望的样子:眇眇

☚ 顾盼   眺望 ☛

明白1

明白1

明(明了;明朗;明晤;明晓) 了(了了) 省(省得;省会) 亮(豁亮;燎亮;雪亮) 醒 憭 晓(晓知;晓阳;晓明;晓得;晓的;晓底;晓泠;晓信;晓领;晓灵)通彻 清楚 清析
明白用意:晓旨
明白事情:明情 亮堂
开启智慧,明白事理:开心明目
明白情况:达情
明白事物的本源:饮水知源 饮水辨源
明白道理:达义
 明白道理和礼法:知方
 明白道理或事理:明理 达理 通理 懂理 知理 见道
 开通,明白事理:通窍
 明理,有见识:明识
清楚,明白:清白 辨了
 清醒,明白:醒豁 开明
 头脑清楚明白:清醒(~白醒)
 众人都清楚明白:众人昭昭
了解,明白:了利
觉悟,明白:省觉
熟悉,明了:明解
通晓,明了:晓了 晓白 晓达 开豁
通达,明白:晓明
领会,明白:领览
领悟,明白:省会
心里明白:心明(~眼亮) 肚明(心知肚明) 达心
 聪明灵活,心里明白:玲珑剔透
自己明白:自知 自了
由审察而明白:审知
心里明白但要貌似蒙眛:知白守黑
明白的样子:晓了 了如 晓然
 通晓明白的样子:谕然
(知道、了解、认识:明白)

另见:领会 理解 认识2 了解2 发觉 觉悟 知道 ︱糊涂

☚ 明白1   明白的程度 ☛

完成

完成

完 成(成毕;讫成;获成;果成)襄(共~义举) 蒇 竣 就(果就) 登 毕(毕手) 遂 竟(未~之业) 备究
动作的完成:下(打~基础) 落
表示完成:着(点~;睡~) 掉(烧~;扔~) 好(办~;计划~) 得(菜~了) 出来(救~)
 表示就绪、完成:就(点~)
 表示接近完成:垂成
 表示已经完成:了(吃~;用~) 过(去~) 喽(吃过~) 矣(舟已行~) 业以
 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已(已经;~以;业已)
 早就已经完成:早就 早先 早经 早已(早已经)
具成,完成:该成
自己完成:自了
最后完成:卒底于成
完成很容易:覆杯
匆促完成:急就
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计日程功
立即完成:立成
 尽快完成:极卒
 在短期内迅速完成:速成 速就
 在短时期内迅速地完成某项工作:闪击
很快就可以完成:计日而成
很好地完成帝王赋予的使命:振扬休命
一口气完成:一呵而就
继续完成:续成 继成
(按照预期的目的的结束:完成)

另见:事情 工作 结束

☚ 完成   事情完成 ☛

表示肯定

表示肯定

管(~叫你高兴) 即(非此~彼) 是 便 了 好(~容易) 当然 自然 准保
表示肯定的口气:就(~不信) 的 耳 尔 啦 咾 呵 呗 哪 啊 嘛嘿 已 者 啰(去~) 嗯(~哪)
表示加强肯定的语气:正是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肯定:岂 何尝(~不是) 哪里 难道 怎么
坚决肯定的语气:横(横竖;~直;横顺)务 断(~无此理) 绝(绝对;绝然;~无仅有) 顿 反正 左右
表示完全肯定:必(必然) 定(一定;板定) 准(准定;准保;准头;准拟) 已(已定)
表示十分肯定:满(~有把握)

☚ 肯定   不肯定 ☛

斜视

斜视

睇(睇目;睇眄;睇视;睇睨;横睇;邪睇;斜睇;睇目而视) 瞟(~一眼) 颩 眄(眄睨;顾眄)睨(睨望;睨视;鸡睨;睥睨;侧睨;斜睨;邪睨) 睇 睃(斜睃)睐 了 邪眺 俾倪 斜眼 眄视瞟觑 邪视
瞟,斜视:溜溜
用眼角斜视:角睐
眼睛斜视:通精
斜眼斜视:窥睨
斜着眼睛看人:侧目(侧目而视)
眯眼斜视:乜斜 斜乜
瞪眼斜视:瞵睨
转目斜视:流睇 游睇
偷眼斜视:窥睨
注目斜视:熟睨 凝睇
傲慢斜视:傲睨(~万物)
流转着斜视:淫视
如猛禽斜视:雕睨
斜视的样子:眄眄
(斜目侧视:斜视)

☚ 旁视   四望 ☛

疑问

疑问

疑(疑义;疑端;谘~;质~;献~;答~;解~;释~) 问号
表示疑问:啥(忙~) 哦 嗯 哪(~个;~天) 恶(彼~知之) 怎(怎么;怎样;怎的;怎地;怎生;怎许) 焉 奚 盍 么(什么;甚么) 独 宁 安(~在;~知)底(~事;~处) 何(~若;~如;~等;~物;~以;~谓;如何;若何;奈~;谁~) 曷 欤恁 嘛(干~) 呣 谁(~人;~家;名~) 难道 庸拒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吗 呢 吧 啊 乎(信~;乐~) 邪 哉 否 了 为 也 耶
表示疑问或反诘:
佯装不知而故意发的疑问:诡疑
长期不解的疑问:积结
心里充满疑问:满腹疑团 满肚疑团 疑云满腹 疑团满腹 满肚子疑
疑问迅速消除:红炉点雪 洪炉点雪 沃雪红炉 雪点红炉
没有疑问:无疑
真切无疑:列眉
(有怀疑的问题:疑问)

☚ 题目   困难2 ☛

可能

可能

说不定 保不齐 保不严 保不住保不准
表示可能:得(得以;办~到;看~见) 了(来不~) 可(可以) 也许
有可能而不一定:或然 或许 可能
大致可能:略可 惜恐
可能性很大:会(不~来) 大半
 估计可能性很大:十有八九 十有九分
微小的可能:风缝
不可能:不能 难以 难于 镂尘
 表示不可能:了(受不~) 哪能 没门儿
(可以实现的:可能)

☚ 不肯定   否定 ☛

看(看取;睃看;相看) 了 望(~~) 视(~线;~野) 觑 顾(顾视) 睇 瞄 瞅 瞻 瞧(~见) 瞰 睎 睍 睋 阚 眽 睟(~而能言) 瞫 瞥 眕 睨 睥 睆 睃 瞬(睃拉 睃趁) 眴盼 入眼 言观 过眼 过目
看花:探花
看一眼:
看一次:一看 一览 一阅 一观 一顾(不值~) 一瞥
 看一遍:过目 过眼 寓目
看多次:百看(~不厌) 左看右看 左顾右眄 一看再看
看过:经眼 经目 涉目 寓目
 亲眼看过:眼见(~为是) 眼看
 皇帝看过:御览
 曾似看过:眼熟
摆出难看的脸色给人看:做眉做眼
看的样子:瞵(瞵盼)睆睆 眽眽 睩睩 睩眄

另见:注视 观看 监视 观察 眼睛 眼动 视觉 视线 视力

☚ 看   视听 ☛

提醒

提醒

提拨 提省 提补 提撕 题醒
表示提醒的口气:喽(起床~) 罗(注意~) 嘞(走~) 咯(当然~) 哎(~,干活) 喏(~,你的包) 呃 呔 嘛 嚜 嗨 了
提醒对方小心、注意之辞:看(别跑!~摔着)
提醒人说话要慎重,出言不慎容易招致祸患:言有召祸
用来提醒别人做事要谨慎:尚慎旃哉
采取措施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心急做错事:佩韦自缓
催促提醒:促醒
(从旁指点使注意:提醒)

☚ 指明   引导2 ☛

结束

结束

结(结末;结抹;结局;结绝) 卒(~业) 完(完结;完毕;玩完)毕(毕了;~业;礼~) 了(了完;了局;了手;了帐;了账;了当;了办;了毕;了落;了结;了绝;了收;了休;了得;了场;了清;终了) 讫(讫已;讫毕) 竟(终竟;究竟) 利落 备究 终止 罢散 落场 开交(不可~)落台 过场
表示结束:好 休(~会;~业) 过(去~;吃~)
到规定的时间结束:下(~班;~课)
按预期的目的结束:完成
热闹场面和好景结束:曲终人散
自然地了结:自了
全部结束:一了百了 一了百当
最后结束:终结 终斩
宣告结束:告终
没有结束:未(未了;未竟)
 没有结束的时候:没完没了
拖泥带水,没能了结:不了不当 不了不结
没有好收场:没下稍 没下梢 没下鞘
(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再继续:结束)

另见:完成 做好

☚ 结束   结束事情 ☛

完结;全然:~案/~毕/~当/~得/~结/~局/~却/~然/~手/~~/得~/临~/末~/私~/未~/~不起/~若指掌/不~~之。

了liǎo

庐鸟切,上篠。
❶了结,结束。李白《侠客行》:“事~拂衣去。”
❷懂得,明白。《世说新语·雅量》:“虽神气不变,而心~其故。”
❸聪敏,颖慧。苏轼《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择智力~干官员,分布诸县,则不越数月,其工可毕。”
❹全;全部。《世说新语·雅量》:“~无恐色。
❺毕竟,终于。《新唐书·姚南仲传》:“虽欲自近,~复何盖?”

〖了〗 粵 liu5〔里鳥切〕普 liǎo

❶ 了解,明白,懂得。陸游《醉歌》:「心雖〜是非,口不給唯諾。」(唯諾:應對。)
❷ 了結,完結,有成語「不〜〜之」。李清照《聲聲慢》:「這次第,怎一個愁字〜得?」
❸ 副詞,都,全,有成語「〜無新意」。司馬光《資治通鑑.晉紀.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謝安得驛書,知秦兵已敗,時方與客圍棋,攝書置牀上,〜無喜色。」(秦:指五胡十六國時代前秦。)

(一)liao ❶完结。如:了结, 了账,一了百了。
❷完全。如: 了无惧色。
❸放在动词后面, 与“得、不”结合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如:消灭得了,打不了。(二)liao明白,懂得。如:了解, 了然。(三)(瞭)liao登高远望。如:瞭望哨。(四)le❶作语助,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如:这一仗打胜了,放了3枪。
❷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语气。如:可以出发了,可以总攻了。

了liao

副词,与“无”“不”等构成“了不”“了无”,相当于“毫无”“一点儿也不”等。如:❶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闲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世说新语·雅量》“了”句:魏明帝在宣武场上,把老虎爪子和牙齿敲断,让老百姓去看,王戎当时刚七岁,也去看了。老虎趁机攀上栏杆大声吼叫,它的吼声震动大地,围观的人没有不向后倒退乃至跌倒的,而王戎却静立不动,毫无恐惧的表情。)
❷赴蔡守饭于丹阳楼,热特甚,堆冰满坐;了无凉意。(《渭南文集·入蜀记第一》 “了”句:〔我〕赴蔡守之约到丹阳楼吃饭,热得特别厉害,把冰堆满座位四周,也毫无凉意。)
❸水中之月,了不可取。(《李太白文集·志公画赞》“了”句:水中的月亮,一点儿也不能捞取。)临 lin (一)副词,用于动词前,表示亲临现场施行某种动作,相当于“亲自去”等。如:❶建章宫后阁重栎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以闻,武帝往临视之。(《史记·滑稽列传》“临”句:建章宫后面楼阁的双重栏干处有个东西跑出来,它的样子象麋鹿。禀告汉武帝,武帝亲自去观看。)
❷霍光秉政前后二十年,地节二年春病笃,车驾自临问光病,上为之涕泣。(《汉书·霍光传》“临”句:霍光主持政务前后二十年,汉宣帝地节二年春天病重,汉宣帝亲自去询问霍光病情,并为此而哭泣。) (二)介词,介绍动作发生的时间或处所,相当于“临…之前”“在…面前”“面对着”。如:
❸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集·前出师表》“临”句:先帝知道我为人谨慎,所以临去世之前把安定国家的大事嘱托给我。)
❹胡建临敌敢断,武昭于外。(《汉书·杨胡朱梅云传》“临”句:胡建在敌人面前勇敢果断,威武昭示于军旅之外。)
❺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文选·诸葛孔明·出师表》“临”句:如今就要远离,面对着这奏章我流泪哭泣,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 立   令 ☛

了le

 ❶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 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读 ~ 两遍 read twice; 苹果红 ~。 Apples got red.
❷ (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处, 表示变化, 表示出现新的情况, 表示催促或劝止): 春天 ~, 桃花都开 ~。 The spring comes and peach blossoms [flowers] are all open. 天一下雨, 我就不出门 ~。 I don't go out whenever it rains. 他本来不想说这件事, 后来还是说 ~。 He didn't want to say it, but he said it in the end. 好 ~ , 别再提那件事 ~。 Well, don't bring that up again.
另见 see also liǎo; liào。


了liǎo

Ⅰ ❶ (完毕; 结束) finish; complete; end; fulfill; dispose of; settle: 不 ~ ~ 之 leave it unsettled; 没完没 ~ endless; non-stop; ceaseless; without stop; 未 ~ 之事 unfinished task; an unsettled matter; 好吧! 这事儿就这样 ~ 啦。 All right, so that's that.
❷ (明白; 懂得) understand; know; realize: 明 ~ understand; ~ 悟 comprehend; understand; 一目 ~ 然 be clear at a glance
❸ (放在动词后, 跟 “得、不”连用, 表示可能或不可能): 办得 ~ can manage it; 受不 ~ cannot stand it Ⅱ  [书] (完全; 一点) entirely; a bit: ~ 无惧色 not a bit of fear; ~ 不相涉 completely irrelevant
另见 see also le。
◆了不得 terrific; extraordinary; terrible; awful; remarkable; wonderful; extraordinary; outstanding; 了不起 amazing; terrific; extraordinary; 了得 terrible; horrible; 了结 finish; settle; wind up; bring to an end; 了解 understand; comprehend; acquaintance; find out; acquaint oneself with; 了局 end; solution; settlement; 了了 [书] know clearly; 了却 settle; solve; 了然 understand; be clear; 了如指掌 know ... like the palm of one's own hand; as plain as pointing to one's hand; be thoroughly familiar with ...; 了事 dispose of a matter; get sth. over; 了无惧色 not show a trace of fear; look completely undaunted

了liǎo

然可见|然于胸|如指掌|若指掌|无惧色|无遽容|无是处|无所有

❷ 不之|一

❸ 不甚|草草事|敷衍事|简截当|搪塞事|一览然|一目然|一笑之|一走之|直接当|直截

❹ 没完没

了liǎo

《说文》:“从子,无臂,象形。”本义为束缚婴儿的两臂。“无臂”也可理解为:“子”去左边为“孓”,去右边为“孑”,左右全无为“了”,本义为讫也,毕了。“了结”用此义。也有学者认为像风钩。(陈政《字源谈趣》337页)假借为“瞭(了)解”的“了”。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liao
阳平:辽(辽宁省)
疗(医疗)
上声:钌(金属元素)
去声:钌(钌铞)

了(liǎo)

,尦也。从子无臂。象形。凡了之属皆从了。”(卢鸟切)
段玉裁注:“尦,行胫相交也,牛行脚相交为尦。凡物二股或一股结纠紾縳不直伸者曰了戾。《方言》:‘轸,戾也。’郭注:‘相了戾也。’……(象形)象其足了戾之形。”张舜徽云:“今语所称明了、了然,皆借了为憭也。自借义行,而本义废矣。了有纠缠义,今则专用缭代之。凡物相纠则结,故引申有了结义。”[1]“了”引申有结束、完毕义。如宋柳永《煮海歌》:“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了部有两个属字。“孑”字下云:“无右臂也。从了,乚象形。”“孓”字下云:“无左臂也。从了,丿象形。”

(2画)
❶le
❷liǎo(瞭)

【提示】1964年公布的 《简化字总表》 将“瞭” 作为“了” 的繁体字处理。1986年重新发表的 《简化字总表》 规定,读liǎo、表 “了解” 的意思时,“瞭” 是“了” 的繁体; 读liào (如瞭望) 时,“瞭” 是规范字。其他用法的 “了” 没有繁体。

*了·le

2画 乛部 助词。
(1) 表示动作或变化(包括已然的或预期的)已经完成: 买~部车|回到~家|我取~工资就还你钱。
(2) 表示肯定语气,着重说明事物已发展到某阶段或出现了新情况(可以是已然的、即将发生的或假设的): 可以~|下雪~|老张出差,我就不去他家~。
(3) 用在句中停顿处或句尾,表示祈求、催促或劝阻的语气: 算~算~|别生气~|好~好~,别再说~|你把那脏东西扔~。
(4) 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感叹: 这人太坏~!|太棒~,为中国人争~口气。
(5) 用于疑问句,仍表示事物发展的现阶段: 你怎么~?|这小孩几岁~?
 另见liǎo(244页)。


*1liǎo

2画 乛部 
(1) 结束;完毕: ~账|终~|一~百~|没完没~。
(2) 可能(用于动词、形容词后,与“得”或“不”连用,表示肯定或否定): 吃得~|办不~|衣服洗了干不~。
(3) 〈书〉完全(用于否定词前,强化否定): ~不相涉|~无喜色。


*2(瞭)liǎo

明白;懂得: ~然|~解|明~|~如指掌。另见“瞭”(245页)。
 另见·le(232页)。

了()


漢印文字徵
雍了之印。

淨悟浮圖記,北魏
幼姿性了悟,道力貞堅。
按: 了,明白、領悟。

元鍾墓誌,隋
但君了達苦空,妙閑生滅。
《説文》: “了, 尦也。 从子無臂。 象形。 凡了之屬皆从了。”
據 《説文》所釋,“了”字本表示行走時腿腳相交。字形則由 “子”字省去表示手臂的兩曲筆表示。

☚ 了部   "> ☛

了1. liǎo 2. le

1.liǎo 小篆指事字。象小孩儿(“子”)没有臂。本义手拘挛。引申转义为完了,结束。如:话犹未了|不了了之|没完没了|敷衍了事。又假借为“瞭”。明白义。如:明了|一目了然|不甚了了。组词如:了解。现代又用于动词后,跟“不”,“得”连用,表示可能。如:我走不了。组词如:了不得|了得|不得了。
2.le 近代现代假借为表音的助词。语音特轻,演变为le。如:我走了|买了一本书。

了瞭★常、繁◎常★常◎常


了,表意,小篆象弯曲的手形,本义读liǎo,弯曲,假借为明白、结束等;又读le,由结束义引申为助词,表示动作或变化已完成等。瞭,形声,从目,尞(liáo)声,本义读liǎo,眼珠明亮,引申为明白、懂得等;又读liào,瞭望,往远处看。《简化字表》原把“瞭”简作“了”,采用同音通用字;现规定:读liǎo(了解)时仍简作“了”,读liào(瞭望)时作“瞭”,不简化。
【辨析】
❶“了”与“瞭”不是等义简繁字。“瞭”又是规范字。
❷以“了”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liɑo,但声调不同。liǎo:钌∣liáo:辽、疗∣liào:钌。
【构词】
了不起(了不起)∣了得(了得)∣了断(了斷)∣罢了(罷了)∣末了(末了)∣私了(私了)∣终了(終了)∣干不了(幹不了)∣少不了(少不了)∣直截了当(直截了當)∣一了百了(一了百了)∣小事化了(小事化了)∣了解(瞭解)∣了然(瞭然)∣了如指掌(瞭如指掌)∣一目了然(一目瞭然)∣瞭望(瞭望)

(liǎo)

尥也。尥,行脛相交也。从子而省兩臂。
【按】尥,音liào。“行脛相交”,行走時足脛相交,糾纏而難以行走。 象小兒在襁褓中無法行走,與尥義相似。

*了leaw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尦也。 从子無臂。象形。凡了之屬皆从了。(十四篇下)
可能象湯匙形。

☚ 五、宵藥 -aw,-awk   刀 ☛

1

〈动〉(1)“到”的音变。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到达或有结果。(a) “动+了”后接处所宾语。
《金》二一: 你教小厮把饼拿~前边,我和他两个吃罢。(万本。张本、戴本作“到”)又二六: 我明日买了对过乔家房,收拾三间房子与你住,搬~那里去。
《醒》六: 晁大舍回~家中。
《聊·慈》三: 李氏降的前窝里张讷跑~他姑家里去了。又
《翻》四: 给我拉~屋里去!(b) “动+了”后接指人宾语,再接处所宾语。
《金》九七: 闻得你好心,葬埋~他永福寺,我也到那里烧纸来。
《醒》四五: 这深更半夜的,你关~他外头是怎么说?又四九: 起来,我送~你屋里去。
《聊·禳》三一: 这不闪~我露地里了么!(c) “动+了”后接数量补语。
《金》七: [丫头]长~十五岁,吊起头去,名唤兰香。
《醒》九二: 晁梁长~六岁,要延师训蒙。
《聊·穷》: 俺长~这么大小,从没枉费分文。‖<方>今山东话有此义,各地都读轻音而稍有不同: 济宁、临清音“唠”,聊城音“喽”,潍坊、新泰音“了”,荣成音近“儿”。
(2) “来”的音变。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向说话人所在的地方。
《聊·慈》三: 他那媳妇子又搭上他那邻舍家,跑~一天井。


2

〈助〉(1)结构助词。(a) 用在动词与补语之间,相当于“得”。
《金》三八: 不由分说,一夹二十,打的顺腿流血,睡了一个月,险不把命花了。往后,吓~影也再不敢上妇人门缠搅了。
《醒》三: 大官人睡的又晚,起又早,一定又吃~酒多。(b) 用在状语与中心语之间,相当于“地”。
《金》五三: 嗏!是谁家,把我不住~偷睛儿抹?
(2) 动态助词。用同“着”。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状态。
《金》四一: 一面骂着又打,打~大骂,打的秋菊杀猪也似叫。
《醒》十二: 你再接~说。又四二: 魏氏每到茅厕解手,常见汪为露巴~墙头看他。
《聊·增》二八: [万岁]叫江彬:“有北京捎来的那驴儿,牵来给大姐骑~去罢。”大姐说:“万岁饶了贱人,贱人走~去罢。”
(3) 语气助词。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确认事实。相当于“呢”。
《金》十二: 谁知被有心的人听见,两个背地伯(俏)成一帮儿算计我,自古人害人不死,天害人才死~。
另见liǎo,liào(“了吊”)。


见〖燎(liǎo)〗。
另见liào(“了吊”),l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7: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