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赛因
【生卒】:1935— 【介绍】: 约旦国王(1953- )。 中东一位有争议的人物,他对阿拉伯联盟、埃及、以色列持矛盾态度,这使他的统治危机四伏,动荡不安。 生于安曼,塔拉勒国王之子,自称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 就读于亚历山大的维多利亚学院,后进英国哈罗公学和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1953年18岁时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其父因患精神病被议会废黜。 他所受的英国教育促使他与英国保持著密切联系,从美国获得财政援助,而他的阿拉伯联盟成员的身份又使他在中东政治中处于一种易招怨恨的境况。在1948至1949年的阿拉伯-以色列战争中,他把约旦河西岸并入约旦版图,但又因他极不明智地参加了六日战争(1967)而把这片土地丢给了以色列。当大批来自西岸的巴勒斯坦人越过约旦河进入约旦领土时,阿拉法特游击队在东岸建立了营地,从那里发动了对以色列的袭击。侯赛因选择了动用军队降服这些游击队的办法以避免以色列的报复。这使其他阿拉伯国家同他疏远。 1973年侯赛因参加了十月战争,并且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一旦收复约旦河西岸,就对其具有合法统治权,因此阿拉伯国家之间一直处于不稳定的和平状态。 侯赛因结婚四次;第二个妻子托尼·加德是英国人(1961年结婚,1972年离异)。他曾几次从暗杀阴谋中死里逃生。 他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反省反映在他所著的《领导层的不稳定状况》(1962)和《我同以色列的战争》(1963)两部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