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书院概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书院概述 书院概述广西有书院始于南宋绍兴间,至清末随废科举兴学堂而湮灭,共办书院259所,其中宋代11所,元代无,明代64所,清代184所。广西书院在宋代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全州、桂州、柳州、融州和宜州;东部的贺州、梧州和容州。最早的书院是绍兴年间容州人民为纪念贬官吴元美到容州招士讲学而建的。此时办得最好的是清湘、宣城二书院,均被宋理宗赐亲书匾额。桂林的宣城书院是“祀南轩张宣公栻,东莱吕成公祖谦”,经略朱祀孙“合二公谥为名”而建。因当时任静江知府的张栻,不仅是个有名的理学家,且注重兴办学校,特别力主在壮族地区办学。元代广西未建书院。明代书院除分布在桂北的桂林府、柳州府和庆远府,桂东北的平乐府,桂东的梧州府和浔州府外,还分布在桂南的南宁府、思恩府、太平府、思明府和廉州府。明代广西书院在南部大兴与王守仁有关。他于嘉靖六年(1527年)受命来广西之后,在用武力镇压少数民族起义的同时,又用文德进行所谓感化,其形式就是创办书院。清代广西所有府州均有了书院,特别是在最落后的桂西壮族聚居之地的归顺、镇安、泗城、百色等府、州、厅也建有书院12所。有些书院如云峰书院、经正书院、崇正书院还颇具规模。书院在西部兴起,与“改土归流”进展较快有关。书院和府州学在桂西兴起后,培养了一批壮族文化人才。嘉庆元年(1796年)到宣统元年(1909年)归顺州有举人、贡生40余名;西隆州有进士3人,举人1人,贡生5人;奉仪州有进士3人,举人7人,拔贡、岁贡16人;凌云县有文举5人,武举6人,贡生112人。而在嘉庆之前,这里是无一人中举的。 ☚ 奉仪州学 勾漏书院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