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象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象魏xiàng wèi宫廷外的阙门,亦即“象阙”。权德舆《哭刘四尚书》:岂言朝象魏,翻是卧漳滨。武元衡《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九重辞象魏,千里握兵符。 象魏古代天子,諸侯宮門外的一對高建筑,亦稱闕或觀。張衡《東京賦》:“建象魏之兩觀,旌六典之舊章。” 象魏闕也。《周禮·天官·大宰》: “正月之吉,始和,布治於邦國都鄙,乃懸治象之法於象魏,使萬民觀治象,挾日而斂之。” 鄭玄注: “鄭司農云: 象魏,闕也。故魯災季桓子御公立於象魏之下。” 《春秋傳服氏注十二》: “立於象魏之外。” 注:“象魏,闕也。”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場所部 > 亭闕房廟 > 魏闕 > 象魏 象魏 xiàngwèi 即魏闕。魏,闕也;懸治象之法於其上,故稱。《左傳·哀公三年》:“季桓子至,御公于象魏之外。命救火者傷人則止,財可爲也,命藏象魏。”《周禮·天官·大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國都鄙。乃縣治象之法于象魏,使萬民觀治象。”鄭玄注引鄭衆曰:“象魏,闕也。”賈公彦疏:“周公謂之象魏,雉門之外兩觀闕,高魏魏然,孔子謂之觀……以其有教象可觀望。” 象魏上古时代公布法律的一种形式。据《周礼·天官》所载:“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悬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这是以象魏公布成文法律开端。又载:小宰之职“正岁,帅治官之属而观治象之法。”这是向职官昭示法律的规定。按周制,天子诸侯门前皆以石雕砌二台,台上筑楼。因其巍然而高,“以其上可以远观,故谓之观,以其悬法谓之象魏”(《说文解字系传·卷二十三》)。故《唐律疏议·表》:“象魏者,周礼秋官,正月之吉,悬刑象之法于象魏,使人观之。象魏,雉门两观也。纂要云,日月五星谓之七曜,易系辞,悬象著明。莫大于日月,言此律布之于宫门双阙,如日月五星长悬于天。”据近年的研究所知:这种悬法的方式,经用时间仅限于商末周初,后来则为铸刑鼎所替代。 象魏 象魏周代王和诸侯之朝宫雉门外所筑门阙。以土石修造,魏然高大,悬治象(象即法令)之法于其上,使民众知晓。又悬于此门阙上之法令亦称象魏。 ☚ 宫城 子城 ☛ 象魏指宫廷外的高大的阙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