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书史会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书史会要 书史会要书学史传著作。明代陶宗仪著。九卷。前八卷载有自上古至元代的书家小传,第九卷摘录历代书家关于技法的理论,末附书家补遗。刊刻于明太祖洪武九年。明末朱谋垔编有《续编》一卷,录陶宗仪著作中所未载的明代书家,并将其附于九卷之后,而将补遗置于卷末。刊刻于崇祯三年。 ☚ 翰林要诀 古刻丛钞 ☛ 书史会要 305 书史会要书史学传著作。元末清初陶宗仪编著。9卷。前8卷,载录自上古以来能书人,始于三皇,迄于元,凡450人。并列小传。末卷采前人技法理论,并附补遗。明末有朱谋垔撰《书史会要续编》1卷,专录陶著未载之明代书家。 ☚ 隶辨 汉隶字源 ☛ 书史会要 书史会要书学史传汇编。九卷。并附补遗,续编一卷。元陶宗仪辑。陶宗仪(生卒年不详),字九成,号南村。黄岩(今属浙江)人。家贫,元末举进士不第,入明,曾任教官。能诗、书工小篆。著有《辍耕录》、《古刻丛钞》、《南村诗集》、《书史会要》等。 ☚ 广川书跋 书法雅言 ☛ 书史会要 书史会要(元末明初)陶宗仪编。9卷。前8卷载录自上古至元代书人小传,第9卷摘采前人技法理论,末附补遗。明末朱谋垩有《书史会要续编》1卷,专录陶宗仪书未载的明代书法家。 ☚ 宣和书谱 六艺之一录目录附引得 ☛ 书史会要书学史传论著。明代陶宗仪著。九卷。前九卷辑录上古至元能书者小传,共450人。卷九为摭采前人有关书法的论述,末附补遗一卷。 书史会要九卷。附补遗一卷。明陶宗仪(生平详见《国风尊经》)撰。此书载历代能书之人,上起三皇,下至元代。各卷所记如下:卷一,三皇至秦。卷二,汉与三国。卷三,晋。卷四,宋、齐、梁、陈、北齐、隋。卷五,唐与五代。卷六,宋。卷七,元。卷八,辽、金、外域。卷九,书法 (书法理论)。总之,此书几乎将三皇时期至元代的各朝代能书之人包揽无余,总计四百五十人,堪称我国古代的一部书人大全。其记人体例是先记该人主要生平及其性情特点,然后记其书法风格,擅写书体等等。所记或详或略,多则洋洋数百言,少则只言片语,也有只录其姓名而不知其事者。此书记能书人及书体等多有精当的考证。如“仓颉”条中论蝌蚪文:“书文象虾蟆子形,故曰科斗。今人不识,乃巧画形状,失本意矣。上古无笔墨,以竹梃点漆书竹上,竹硬漆腻不能行,故头粗尾细,似其形耳。”此书不仅有汉字书史,又于卷八设“外域”部分,记天竺、日本及我国少数民族如西夏、大理、回回等书史,特别是还列举不少天竺古字母的写法。此书后又有陶氏补遗一卷,摭采至为繁富。其体例仍从三皇始,补历代遗漏书人。此书版本有明朱统鉷重刊《书史会要》合刻本,此本将其父朱谋垔撰《书史会要续编》(参见该条)续陶氏之书,并题为卷十,移其次于陶氏补遗之前。其它版本有元刊巾箱本、明洪武九年(1376)刊本、明崇祯八年刊无续本、明抄本、八千卷楼有抄本、清抄本、《百川学海》本,无卷数。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上海书店1984年据明洪武本影印本。 书史会要 《书史会要》《书史会要》 是书家汇编。明代陶宗仪著。九卷,附补遗一卷。宗仪字九成,黄岩 (今属浙江) 人。洪武 (1368—1398) 中出为教官。所载古来能书人,始于三皇,止于元代,计450人。卷一,三皇至秦; 卷二,汉、三国; 卷三,晋; 卷四,宋、齐、梁、陈、北齐、隋; 卷五,唐、五代; 卷六,宋; 卷七,元; 卷八,辽、金外域; 卷九,书法则。摭采繁富。传世主要有洪武九年原刊本、四库文澜阁本、三续 《百川学海》 本等。另有 《书史会要续编》,明代朱谋垔著。一卷。谋垔字隐之,号厌原山人。采辑明代书家颇为周详。传世主要有明朱统鉷重刊 《书史绘要》 合刻本、四库文澜阁本、三续 《百川学海》 本等。 ☚ 永字八法 艺舟双辑 ☛ 书史会要 《书史会要》《书史会要》是书家汇编。明代陶宗仪著。九卷,附补遗一卷。宗仪字九成,黄岩(今属浙江)人。洪武(1368—1398) 中出为教官。所载古来能书人,始于三皇,止于元代,计450人。卷一,三皇至秦;卷二,汉、三国; 卷三,晋;卷四,宋、齐、梁、陈、北齐、隋;卷五,唐、五代;卷六,宋;卷七,元;卷八,辽、金外域;卷九,书法则。摭采繁富。传世主要有洪武九年原刊本、四库文澜阁本、三续《百川学海》本等。另有《书史会要续编》,明代朱谋垔著。一卷。谋垔字隐之,号厌原山人。采辑明代书家颇为周详。传世主要有明朱统重刊《书史绘要》合刻本、四库文澜阁本、三续《百川学海》本等。 ☚ 永字八法 艺舟双楫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