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醴陵县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醴陵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徐淦等修,江普光等纂。徐淦,怀宁人,曾任醴陵县知县。江普光,醴陵县人。 醴陵自晋起已置县。 明景泰年间创修志乘。万历年间知县晏朝寅初次重修。其后崇祯年间曾两次重修。迄于清,纂辑尤勤。顺治十八年(1661)知县张法孔、康熙四年(1665)知县张尊贤、二十四年(1685)知县陈九畴、二十九年(1690)知县赖超彦、乾隆八年(1743)知县段一骙、嘉庆二十四年(1759)知县黄应培,凡六修。同治七年(1868)徐淦任醴陵知县,设局再修县志。 事未果,徐离任。其后任继续纂修,至同治九年(1870)书始成。 《醴陵县志》同治九年(1870)刻本,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分为十三门。首序、凡例等。卷一,舆地。 卷二,建置。卷三,赋役。 卷四,学校。卷五,典礼。 卷六,武备。 卷七,秩官。卷八,选举。卷九,人物。 卷十,列女。卷十一,灾祥。卷十二至卷十三,艺文。 卷十四,杂志。 此志总分各图十分清晰,卓然可观。惟各门之编次,多循旧志体例,如志舆地,以沿革、星野、山水、风俗、岁时、土产之类属之,则有乖方志体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