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也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也先Yěxiān

历史上蒙古族姓氏。《姓氏词典》 引 《元史》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亦收,其注云: “明代瓦剌部首领也先之后。” (按: 瓦剌,明代指我国西蒙古各部,清代叫卫拉特或额鲁特,居住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包括今新疆北部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的广大地区。十五世纪时曾一度统一蒙古各部,也先部或有以部为氏者,然元代即有也先氏,故也先部不自明始。)
一作 “也鲜”。
元代有也先·忽都。

也先1407—1454

明代蒙古瓦刺部首领。又译额森。明封顺宁王、瓦剌丞相脱欢之子。正统四年(1439年)继父位,称太师淮王。继位后西取赤斤蒙古、哈密诸卫,东占兀良哈蒙古三卫,兼并各部,威胁朝鲜,控制女真。正统十四年(1449年)大举侵明。明太监王振挟英宗亲征,至土木堡为其所败,英宗被俘。他遂轻明朝,率瓦刺军直犯北京,为兵部尚书于谦拒守,引兵退回。景泰元年(1450年)瓦刺部脱脱不花及知院阿刺皆遣使与明和好,他亦与明达成和议,送英宗归。不久,攻杀脱脱不花,兼并其众。曾自立为“大元田盛(天圣)可汗”。后被知院阿刺所杀。

也先? —1454

蒙古瓦刺部首领。顺宁王脱欢子。脱欢于永乐十六年(1418年)袭封,经多年经营,蒙古瓦剌、鞑靼诸部皆归之,立脱脱不花为可汗,自为丞相。正统四年(1439年)脱欢死,也先嗣,称太师淮王,架空脱脱不花。十一年攻打兀良哈部,并之,势力扩张至辽东。十三年又控制了哈密。十四年(1449年)率军分四路侵扰明朝。八月在土木堡大败明军,俘获明英宗。十月,挟英宗攻北京,久攻不下而撤。景泰元年(1450年)与明朝议和,送还明英宗朱祁镇。二年,杀脱脱不花,自立为可汗,明廷亦称其为瓦剌可汗。五年(1454年),被其所部阿刺知院所杀。

也先1440—1454年在位

明正统四年或五年(1439或1440),他自称可汗。八年、十一年(1443、1446)两次攻哈密,控制忠顺王。又攻罕东、沙州等蒙古三卫。十四年(1449)攻明,土木堡之役俘明英宗。景泰二年(1451),对黄金家族的成员大肆杀戮。四年(1453),自称“大元田盛可汗”。五年(1454)败亡被杀。

也先1407—1454

一作“额森”。明代蒙古瓦剌部首领。顺宁王马哈木孙。正统四年(1439)继父脱懽位,称太师淮王,阴奉脱脱不花可汗,自掌实权,统一蒙古各部, 并东取兀良哈蒙古三卫及建州女真各部, 西控沙州、赤斤蒙古和哈密等卫。每年数遣使携大量牲畜和兽皮与明朝通贡互市, 有时也发生冲突。十四年挟诸部南下攻明, 土木堡之役, 大败明军,俘英宗,后临北京城下。遇明兵部尚书于谦等率兵民抗击,稍却,议和,送还英宗, 恢复贡市。景泰二年 (1451)破脱脱不花,杀可汗之弟阿噶巴尔济等。四年自立为大元田盛(天圣)大可汗, 年号添元。五年瓦剌内讧, 被知院阿剌等攻杀,瓦剌势衰。

也先

165 也先1407—1454

明代蒙古瓦刺部贵族首领。顺宁王马哈木孙。正统4年(1439)继父脱懽为太师,阴奉脱脱不花可汗,自掌实权,兼并蒙古诸部,乘胜东取兀良哈蒙古三卫及建州女真诸部,西控沙州(今甘肃敦煌西)、赤斤蒙古(今甘肃玉门市赤金堡)和哈密等卫。与明通贡互市,亦时有冲突。14年 (1449)土木堡之役掳明英宗,兵临北京。景泰2年 (1451)破脱脱不花,4年(1453)自立为大元田盛(天圣) 可汗,年号添元。5年 (1454) 瓦刺内讧,被知院阿剌等攻杀。

☚ 萨迦班智达   达延汗 ☛

也先?~1454

明代瓦剌部首领。顺宁王脱欢子。脱欢于永乐十六年(1418年)袭封,立脱脱不花为可汗, 自为丞相。正统四年(1439年)脱欢死,也先嗣,称太师淮王,架空脱脱不花。先扩张至辽东,后控制了哈密。十四年率军分4路侵扰明朝,八月在土木堡大败明军,俘获明英宗。史称“土木之变”。十月挟英宗攻北京,久攻不下而撤。景泰元年(1450年)与明朝议和,送还明英宗。二年杀脱脱不花, 自立为可汗,明廷亦称其为瓦剌可汗。五年,被其所部阿剌知院所杀。

也先

也先1440—1454年在位

1439年或1440年,脱欢死,长子也先继为太师。他在其父创立的基业上,西击哈密、沙州、别失八里,南攻明朝,东灭脱脱不花,控制三卫、女真,最后称蒙古可汗,遭到蒙古社会根深蒂固的正统观念的反对,迅速败亡。
1443年、1446年也先先后两次攻哈密,俘哈密忠顺王之母,也就是也先之姊弩温答失里,控制忠顺王。与此同时,又攻罕东、沙州、赤斤蒙古三卫,打通了由甘肃去哈密的通道。进而进攻别失八里,据说与歪思汗大小61战,取得60次胜利,歪思汗也两次被俘。1447年、1448年,也先攻降野人、海西、建州等女真三卫。1449年南下攻明,土木堡之役俘明英宗,随即挟明英宗进攻京师(今北京),遭到于谦等人的抗击而失败。1451年,也先打败名义上的“汗”脱脱不花,对黄金家族的成员大肆杀戮,“杀元裔几尽”。1453年,也先自恃武力,认为条件成熟,自立为“大元田盛可汗”。也先称汗在是明初以来,瓦剌、鞑靼(即卫拉特蒙古与故元遗裔)长期攻杀,黄金家族丧失统治能力,卫拉特势力强盛的结果。但也先称汗缺乏牢固的经济基础,政治上也激起蒙古社会正统观念的反对。在1454年迅即败亡被杀。也先死后,部众分散,先后发展为绰罗斯、杜尔伯特、哈剌灰三部,与和硕特、土尔扈特、辉特等卫拉特其他各部一起,走上曲折发展的道路。

☚ 脱欢   博罗纳哈勒 ☛

也先1407—1454

明代瓦剌贵族首领。又译额森、厄僧。初被明廷称为“瓦剌都总兵答剌罕太师淮王大头目中书丞相”,后称为瓦剌可汗。出身于绰罗斯家族,※马哈木孙,※脱懽子。其为人足智多谋,善用兵。正统四年(1439),继其父为太师,进一步兼并蒙古诸部。并乘胜扩展势力,挟岱总汗脱脱不花,以征伐、封官、联姻等手法,北服乞儿吉思,西征中亚细亚诸族;南破哈密,慑服其外甥哈密忠顺王倒瓦答失里,控制西域要道;联结沙州、罕东、赤斤蒙古诸卫,封喃哥为平章,置甘肃行省,以撤除明廷之西陲屏蔽;东攻兀良哈三卫,与泰宁卫都督拙赤等联姻,使充其耳目;遣使结好建州、海西女真,以巩固东西两翼。势力所及,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连西伯利亚南端,南临长城。从东、西、北三面对明廷形成包围,欲重建大元一统天下。每年数遣使携大量牲畜、皮货与明廷通贡互市,并伺机发动军事进攻。正统十四年(1449)秋,分兵四路直逼明境,亲率主力进攻大同。※土木之役以两万轻骑大败号称五十万的明军,俘获明英宗,威震中原。十月,进围明都北京,遭明军反击,北撤。翌年,遣使议和,送还英宗,恢复正常贡市关系。随着其势力增强,与姐夫岱总汗矛盾益深,欲立外甥为太子,以“舅上皇”自居,被岱总汗拒绝,双方发生武装冲突。景泰二年(1451),初为贷总汗攻败,后离间岱总汗与弟阿噶巴尔济济农(也先女翁)之关系,使岱总汗势孤而败,为兀良哈沙不丹杀害。继设计坑杀阿噶巴尔济,尽据汗及济农部众。四年,自称大元田盛(天圣)大可汗,建年号添元。五年(1454),在内讧中,为阿剌知院所败,身亡。据《蒙古源流》载,系在败逃途中为布库·索哈逊之子巴郭所杀。

也先?—1455

明代蒙古瓦剌部酋长。正统四年(1439),嗣父脱欢职,称太师淮王。漠北诸部皆服属。脱脱不花虽为可汗,徒具空名。也先又西破哈密,连结沙州、赤斤蒙古诸卫,东破兀良哈,威胁朝鲜。形成对明朝北方边防的全面威胁。后因明朝礼部裁其贡使冒领虚数,乃于十四年七月,分兵四路寇边。俘明英宗于土木堡,并挟英宗攻北京,被于谦击败北归。次年,送英宗还京, 重修职贡。景泰二年(1451),杀脱脱不花,四年, 自立为可汗,建元添元。诸部不服,为阿剌知院所攻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