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发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发汗fā″hàn使身体出汗退烧:至次日清晨起来,袭人已是夜间发了汗,觉得轻省了些,只吃些米汤静养。(二十·444) 发汗fā hàn贵阳地区市井谓交媾。 出汗 出汗汗(泮汗;发~;见~) 生津 另见:汗 天热 劳动 生病 惊惧 排泄 ☚ 出汗 出汗的样子 ☛ 发汗❶治法。即汗法。详该条。 发汗 发汗汁腺的分泌活动称为发汗。汗腺为带有细长管(排出管)的球状腺体(见两种不同的汗腺词条),腺体分泌的汗液经排出管溢出皮肤表面。汗腺有两种,一种为小汗腺,数量极大,遍布全身皮肤,分泌水状汗液,其中水占99.2%—99.7%,固体成分仅占0.3%—0.8%,主要为NaCl,此外还有乳酸和极少量的尿素等含氮代谢产物。因此,大量出汗时,不仅需要补充水分,而且需要补充NaCl。另一种汗腺为大汗腺,仅分布在人体有毛部位的皮肤,如腋窝、肛门和外阴等,分泌的汗液粘稠,成分较复杂。大汗腺又有腋臭腺和非腋臭腺之分,有腋臭腺的人汗液带有特殊的臭味(称腋臭症)。发汗是一种反射活动,对皮肤的温热刺激和中枢血温升高均可引起温热性发汗;精神紧张或疼痛刺激则引起精神性发汗。温热性发汗的发汗量随环境温度和劳动强度的不同,变化范围很大,最大发汗量为每天7—10升,但其中参与散热作用的仅限于皮肤表面上蒸发的那部分汗液(称有效汗量)。精神性发汗主要见于手掌、足跖和腋窝,前额也经常出现汗珠。精神性发汗与散热无关,其生理意义尚不清楚。温热性发汗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支配汗腺的传出神经为交感神经,但其节后纤维为胆碱能纤维。精神性发汗的中枢一般认为在大脑皮层运动前区。(张席锦)食物的卡价(或热价) 机体所需的能量均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这些能源物质分子结构中的碳氢键蕴藏着化学能,在氧化过程中碳氢键断裂,生成CO2和H2O,同时释放出能量。1克食物在体内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称为食物的卡价或热价,通常以仟卡作为计量单位。食物的卡价分为物理卡价和生物卡介,前者指食物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后者系指食物在体内生物氧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糖和脂肪的这两种卡价相同,而蛋白质的生物卡价则低于它的物理卡价,这是由于蛋白质在体内不能彻底氧化分解,它的一部分以尿素的形式从尿中排出,而尿素中所蕴藏的部分能量未释放出来的缘故。经测定,糖的卡价为4.1千卡/克;脂肪为9.3千卡/克,蛋白质的物理卡价为5.3千卡/克,而生物卡价为4.1千卡/克,可见其中以脂肪的卡价为最高。 ☚ 恒温的调节机制 能量代谢 ☛ 发汗sweating又称出汗。汗腺分泌汗液的活动。是一种反射活动。中枢主要在下丘脑。外界高温刺激皮肤感受器或中枢血液温度的升高均可引起,是环境高温时的主要散热形式。支配汗腺的神经来自交感神经系统,但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马为去甲肾上腺素)。 发汗即发汗疗法。汗法是中医治疗的八法之一。 发汗diaphoresis系指汗腺分泌汗液的活动而言。当环境温度高于机体皮肤温时,发汗是机体主要的散热途径。发汗是一种反射活动,反射中枢在下丘脑。当机体活动增加或环境温度升高时,可反射性地引起机体各部位的汗腺分泌汗液,尤以躯干为多,以增加散热,维持机体体温平衡。 发汗果实表面凝成水珠的现象。多发生在露天堆放或从冷库取出的果实,由于果实温度与气温间存在温差,使水蒸汽达到饱和而凝成水珠,容易诱发病害。 发汗 发汗diaphoresis汗腺分泌汗液的过程。机体在高温环境下,或着衣过多,活动量较大;或是一些发热性疾病的退热期和某些精神因素的影响下均可引起发汗。 ☚ 水疱 多汗症 ☛ 发汗fā hàndiaphoresis; sweating;perspirati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