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九歌与沅湘民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九歌与沅湘民俗 九歌与沅湘民俗楚辞学专著。今人林河撰。作者为湖南侗族人,自幼生活在侗乡苗寨,对湖南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作了长时期的田野考察,他发现不单《九歌》的原型还保存在沅湘之间,而且从许多祭祀风俗中都可以看到《九歌》的影子,《九歌》中反映的大量民情风俗,也都可以与沅湘及许多南方民族的民情风俗作比较研究。因此,作者认为要理解来自古代民间的《九歌》,必须懂得诞生《九歌》这块土壤上的人民是怎样生活的,怎样创造其文化的,还必须了解他们的人神观念,了解他们的巫文化与祭祀风俗。书中指出《九歌》中埋藏着一个被人遗忘了的古代社会,它是一幅两千年前的沅湘风情画。据作者从沅湘一带古楚语活化石和现今尚在唱的侗族民歌考证认为《九歌》就是《大鬼歌》,“鬼”为沅湘一带姑娘对情人的昵称。全书除对《九歌》十一篇逐篇阐释外,还包括《楚辞、〈九歌〉与楚歌》、《〈九歌〉产生的时代背景》、《研究〈九歌〉须知》、《〈九歌〉中疑团试释》、《〈九歌〉与沅湘傩文化》等部分,总之作者认为《九歌》是巫文化的产物,离开了巫文化去研究《九歌》就是缘木求鱼。此书被编入乌丙安主编的《中华本土文化丛书》。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0年出版。 ☚ 天问研究 楚辞文化 ☛ 九歌与沅湘民俗 九歌与沅湘民俗楚辞研究专著。今人林河著。本书属上海三联书店《中华本土文化丛书》之一。前有《出版说明》,次为乌丙安《中华本土文化丛书·总序》,强调“用大量调查研究的科学成果对民间文化的深层领域进行探索,通过考察实证揭示中华大地上‘活化石’和‘活古代’的诸文化相,从而回答传统文化中许多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林河为侗族人,自幼生活在侗乡苗寨,对湖南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作了长时期的野外考察,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与考古发现对《九歌》进行了全面的探讨。林河认为,《九歌》的原型还保存在沅湘之间,从许多祭祀风俗中可以看到《九歌》的影子。所以他通过当今沅湘及许多南方民族的民情风俗去追寻、映证、破译《九歌》中反映的大量民情风俗,从而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如《九歌》中没有女神;《九歌》是人们以绝色女巫取悦男神的祀神词;《九歌》是沅湘间傩文化的最先著录等,都是闻所未闻的,惊世骇俗之论。本书以独特的角度与方法,为《九歌》研究拓宽了道路。1990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 九歌新考 九歌解诂·九章解诂 ☛ 九歌与沅湘民俗 九歌与沅湘民俗民俗学结合古典文学研究专著。1990年由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作者林河,通道人,侗族。该书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结合文献资料与考古发现,对《九歌》进行了全面的重新探讨。认为《九歌》来自沅湘民间,其内容直接取材于楚地民间祀神的巫歌,经过屈原的搜集整理、加工和改写,是2000年前沅湘的风情画,其体裁是典型的南方民族民歌体裁。立论有创见,观点新颖而富有启发性,行文散发着浓郁的乡土味,实为别具一格之作,从而为《九歌》研究拓宽了道路。 ☚ 民俗学著作 三湘风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