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九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九寺

九卿的官署。汉时把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大司农、宗正、少府等叫九寺大卿。寺即官署,如廷尉卿的官署叫廷尉寺。后魏九寺叫九卿寺,但其名称与汉不同。北齐则以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为九寺,长官为寺卿,后代沿用至清末。

九寺

九寺

九个官署衙门的通称。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国家设置的九个职能机构 《旧唐书·职官志一》: “武德七年 (公元624年) 定令: ……次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为九寺……” 太常掌礼乐,光禄掌酒醴、膳羞,卫尉掌武器、兵仗,宗正掌皇族之事,大理掌刑狱,鸿胪掌接侍宾客及仪礼之事,司农掌农业及仓储,太府掌贡赋及商业。详见其各条。

☚ 纠察在京刑狱司   九府 ☛
九寺

九寺

官署名。汉代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省府为九卿,九卿官署曰寺。北魏有三府九寺; 北齐依汉制改廷尉为大理,少府为太府,概称“九寺”。隋唐以降仍之,有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等。寺下且设署。设署多者,如太常寺有郊社署、太公庙署、太乐署、鼓吹署、太医署、太卜署、廪牺署等七署; 少者如宗正寺只设一崇玄署,鸿胪寺只设典客、司仪二署。唐代九寺已成为一般的行政事务机关,虽与六部并存,政令非所自出。九寺必须承尚书六部之政令而躬亲执行,再将其执行情况汇报至六部。九寺之长官已为事务官。

☚ 三司   太常卿 ☛

九寺jǐu sì

九卿官署的合称,古代官署称寺。汉朝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称九卿。见《后汉书·百官志》。北齐以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为九寺。此后,历代时置时废,且九寺所指也不尽相同。九寺之职事,详各专条。

九寺

指九卿所治的官署,分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

九寺

汉代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合称九卿,既为官名,亦为官署之名。至南朝梁始加卿字,置十二卿,其官署称为寺。北齐诸卿官署亦称为寺,以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北魏改少府为太府,北齐沿置)为九寺,诸卿冠诸寺之名,称某某寺卿,并以少卿与丞为佐官,各有功曹、五官、主簿、录事等员;寺的所属机构称署或局。另有国子、长秋、将作、昭玄诸寺不在九寺之内,其长官也多不称卿与少卿。隋、唐、宋九寺之制与北齐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