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九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九夷jiǔ yí

泛指江汉流域的夷族。《九思·伤时》:“迫中国兮窄狭,吾欲之兮九夷。”姜亮夫通故:“按《通鉴地理通释》卷十: 李斯曰:‘惠王用张仪之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索隐》云:‘属楚之夷也。’《战国策》张仪曰:‘楚破南阳九夷,内沛、许、鄢陵,危。’吕氏云:‘以此考之,九夷之地,略可见,方孔子在陈蔡,相去盖不远也。所以有欲居九夷之言。’《郑语》:‘楚蚡冒始启濮。’《左传》:‘楚武王克州、蓼、服随、唐,大启群蛮。’《尔雅疏》:‘夷有九种。曰犬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谓东夷也。’楚秦所包,盖西南夷。”

九夷

東方之夷有九。《論語·子罕》: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鄭玄注: “九夷,東方之夷有九種。” (敦煌殘卷唐寫本《論語》鄭注)

九夷jiǔ yí

〖名词〗
一、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泛称(2)。《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在最荒远的地方以外的各少数民族,都已归顺进贡。《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 ——九夷八蛮各民族处在边远的地区,难道都已归顺进贡?
二、指楚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地区(1)。《李斯谏逐客书》:包九夷,制鄢、郢。——惠王采用张仪的计策,吞并了九夷,控制了鄢、郢。

九夷jiǔ yí

❶泛指各种少数民族。《书·旅獒》:“遂通道于~~八蛮。”
❷指东方的九种少数民族。《论语·子罕》:“子欲居~~。”皇疏:“东有~~,一玄菟,二乐浪,三高丽,四满饰,五凫更,六索家,七东屠,八倭人,九天鄙。”一说见“于夷”。

九夷

中国古代东部各族的泛称。“九”乃虚指,言其数之多。后世史书,往往以东北或东部沿海一带的九个部落或部族来附会 “九夷”。《竹书纪年》和《后汉书·东夷传》皆称九夷为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然其大都无考;李巡《尔雅·释地注》及邢昺《论语疏证》则注释九夷为玄菟、乐浪、高丽、满饰、凫臾、索家、东屠、倭人、天鄙,其中有的无考,有的已非原九夷之活动范围。

九夷

❶中国古代对东方非华夏族的一种呼称。《后汉书·东夷传》曰:“夷有九种”,即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❷指九种东夷,即玄菟、乐浪、高骊、满饰、凫臾、索家、东屠、倭人、天鄙。《尔雅·释地》“九夷”注:“九夷在东。”

九夷

先秦时对居于今山东东部、淮河中下游江苏、安徽一带诸夷的泛称。《后汉书·东夷传》云:“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阴夷。”《论语》、《春秋左传》、《竹书纪年》、《越绝书》、《战国策》等史籍均有“九夷”之称。“九”者,并非具体数量,而是表示众多之意,如《尔雅释地》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郭璞《尔雅注》:“九夷在东”,泛指我国东部夷人。故大多学者认为与“东夷”含义相同。

九夷

古代东方的九种夷人。《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疏:“东有九夷: 一玄菟、二乐浪、三高骊、四满饰、五凫臾、六索家、七东屠、八倭人、九天鄙。”又《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注“九夷在东”。疏引《后汉书·东夷传》云:“夷有九种: 曰畎夷、子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九夷

古代东部民族群体。在《后汉书·东夷传》中有曰:“夷有九种”,即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又说有九种东夷,即玄菟、乐浪、高骊、满饰、凫臾、索家、东屠、倭人、天鄙。《尔雅·释地》“九夷”条注曰:“九夷在东”。为中国古代对东方非华夏族的一种泛称。

九夷

夷之九种。 《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疏: “东有九夷:一玄菟、二乐浪、三高丽、四满饰、五凫臾、六索家、七东屠、八倭人、九天鄙。”又《后汉书·东夷传》云: “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当以后说为是。其活动地区大致从黄河下游到江淮流域的东部地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