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制 1. 制约、控制 势者,乘利而为制也。( 《定势》) 且才分不同,思绪各异,或制首以通尾,或尺接以寸附。( 《附会》)按《商君书·画策》: “衣服有制,饮食有节,则出寡矣。” 《史记·项羽本纪》: “吾闻先则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刘勰用于文论,意为控制文笔。 2. 文体之一——帝王的命令 秦并天下,改命曰制。( 《诏策》) 制者,裁也。( 《诏策》) 按《史记·秦始皇本纪》: “丞相绾等议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 3. 创作 阮瑀据案而制书。( 《神思》) 至明帝纂戎,制诗度曲。( 《时序》) 按《诗·豳风·东山》: “制彼裳衣。” 制,作也。引申为创作。 4. 作品 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 《情采》) 降及灵帝,时好辞制。( 《时序》) 按萧统 《文选序》: “戒畋游则有 《长杨》、《羽猎》之制。” 制是篇制、作品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