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乙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乙烯yǐ xī一种有机化合物。1932年11月《化学命名原则·有机化学命名原则》第一章:“烃中所含连续碳原子之数(略称级数),在十以内者,以天干之名表之,十以上者以数字表之。例1. methane,甲烷;ethene,乙烯;propine,丙炔。例2. undecane,十一烷。”乙烯曾经也作“乙稀”。曾经还称“成油气”,此为英语Olefiant gas(乙烯)之仿译。 乙烯ethylene一种化学结构为CH2=CH2的气态植物激素。19世纪中叶,人们已发现泄漏的照明气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1901年俄国学者尼留波夫(Д.И.Нелюбов) 证实是照明气中乙烯的作用,发现了植物对乙烯的 “三重反应”。20~30年代已查明乙烯对植物的广泛效应,并作为水果的催熟剂。1934年美国波依斯汤姆逊研究所克拉克(A.W. Croker)等提出乙烯是成熟激素的概念。50年代末伯格 (S. P.Burg)等把气相层析技术引入乙烯研究中,精确测定追踪组织中极微量的乙烯及其变化。60年代末被公认为是一种植物内源激素。 乙烯ethylene化学结构简单,能加速果实成熟,促进横向生长的一种气态植物激素。分子式为CH2=CH2。1934年美国克拉克(A.W.Croker)等提出乙烯是成熟激素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乙烯已被公认为一种植物激素。广泛存在于植物所有组织内,蛋氨酸是合成的前体物。植物体内乙烯合成的途径是:蛋氨酸→腺苷蛋氨酸→氨基环丙烷羧酸(ACC)→乙烯。ACC合成酶(磷酸吡哆醛酶)是乙烯生物合成的主要限速因素。干旱、水涝以及各种伤害可促进乙烯的生成。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衰老、脱落;促进黄瓜等瓜类的雌花增多等。抑制乙烯的形成可延长果实的贮藏时间,例如使用氨基乙氧基乙烯基甘氨酸(AVG),氨基氧代乙酸(AOA)或用氧基乙烯甘氨酸(MVG)等乙烯生物合成抑制剂,均可大大延长苹果、柠檬、桃和柑橘等果实的贮藏期。使用乙烯利(见“乙烯利”)可促进水果成熟和橡胶排胶,加速迟熟棉铃的吐絮,减少霜后花。 乙烯无色,略带特殊臭的气体。用途最广泛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世界各国一直把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20世纪以前,从炼焦副产煤焦油中分离乙烯或酒精脱水制取乙烯。20世纪20年代,林德空气产品公司开发了乙烷、丙烷高温裂解制乙烯的方法,1923年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建成了世界第1个生产乙烯的石油化工厂,从此乙烯转向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发展很快。各国因资源情况不同,所用原料有很大不同。美国多以乙烷为原料(1985年高达54%,90年代以后仍在45%左右)。日本和西欧以石脑油为主。中国以轻柴油为主(60%以上),石脑油次之(30%左右)。上述原料在管式炉、850~900℃及以上温度下进行裂解而获得乙烯。世界乙烯产量:1960年为2.91 Mt,1985年39 Mt,1990年56.7 Mt,1995年72.5 Mt,1999年86.3 Mt。美国1999年为25.1 Mt。中国于60年代开始生产乙烯,70年代以后,引进了几套大型装置(30万t/a),生产和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1980年为49万t,2001年达480万t以上。乙烯的消费量,以聚乙烯所占份额最大,达50%以上;氯乙烯占12%~25%;环氧乙烷和乙二醇占10%~15%;乙苯和苯乙烯占8%~10%。 乙烯 乙烯yixi一种植物激素。它是五大类植物激素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结构式为CH2=CH2。植物体的各部分(根、茎、叶、花、果、种子等)都能产生乙烯,它生物合成的前体物是蛋氨酸。氧是乙烯生成的必需条件,高温、超适量生长素促进乙烯生成。遇到干旱、冷害、淹水等不良条件或受到伤害(如切割或压力)时,体内乙烯可几倍、几十倍的增加。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许多果实如香蕉、苹果、番茄、芒果等,当果实长到一定大小开始成熟时,果实的色、香、味发生变化,达到食用品质最佳状态,这与果实内乙烯生成急剧上升有关。将未成熟果实在密封条件下通入乙烯,可催熟果实;采用低温、降低氧浓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来抑制乙烯生成或在容器中充氮,抽去乙烯,能推迟果实成熟,延长贮藏时间。乙烯还有促进菠萝开花,增加瓜类雌花的形成率,促进器官脱落,促进次生物(如橡胶等)排泌,抑制大多数植物茎的伸长生长,促进横向生长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在常温下是气体,在田间应用有困难,人们已合成了多种乙烯释放剂,2-氯乙基膦酸(即乙烯利),是广泛应用的一种。 ☚ 脱落酸 燕麦弯曲试法 ☛ 乙烯 乙烯yixi分子式为CH2=CH2,最简单的烯烃。无色,易燃易爆气体,略带甜香味; 熔点为-169℃,沸点为-103.7℃; 液体相对密度为0.569 9(-103.9/4℃); 临界温度为9.2℃,临界压力为5.042 MPa。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7%~36%;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醚、丙酮和苯等(见下图)。 乙烯分子的碳原子和氢原子都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碳碳双键是由1个σ键和1个π键组成 (参见碳碳双键)。 工业上乙烯是由石油产品 (直馏汽油、粗柴油或原油) 裂解 (深度裂化),再经分离提纯制得,并在加压液化后贮存和运输。实验室里乙烯由乙醇在催化剂 (如硫酸或磷酸、氧化铝等) 存在下分子内脱水制得。 由于分子内含有双键,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聚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乙烯与氯加成,生成1,2-二氯乙烷,后者在催化剂存在下,失去一分子氯化氢,生成氯乙烯。乙烯在磷酸催化下与水加成生成乙醇。乙烯与苯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傅氏反应,生成乙苯,乙苯再经催化脱氢,生成苯乙烯。 在高压(100~200MPa),温度200~300℃,用氧或过氧化物引发,可以聚合成低密度聚乙烯,在常温常压下用四氯化钛-烷基铝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引发,聚合成高密度聚乙烯,在这种催化剂引发下,还可以与丙烯共聚合,得到弹性体乙丙橡胶: 乙烯在银或氧化银催化剂存在下氧化成环氧乙烷,后者水解时生成乙二醇: 乙烯是产量最大的有机化工产品,为有机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原料之一。用它可以生产许多化工产品和中间产物,例如,制备乙醇、乙醛、环氧乙烷、二氯乙烷、氯乙烯、乙苯和苯乙烯,合成塑料、纤维、橡胶、树脂、溶剂、表面活性剂、涂料、增塑剂、阻冻剂等。乙烯还是一种植物生长激素,促进落叶和果实成熟,可以用做水果的催熟剂。 ☚ 烯烃 丙烯 ☛ 乙烯 乙烯Yixi分子式C2H4,结构简式CH2=CH2,无色气体,略有甜香味。沸点-103.71℃,可在加压和低温下液化。不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醚。少量乙烯存在于植物体内,是一种植物生长激素,能促进叶落和果实成熟。 工业上乙烯主要用石油经裂解制备, 实验室中可以用乙醇脱水制备: ![]() 乙烯是当今产量最高、用途最广泛的基本有机化工基础原料,可以制备氯乙烯、乙醛、乙酸、乙醇、乙二醇、环氧乙烷、乙苯等,是多种塑料、纤维、橡胶的基础原料。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 ☚ 甲烷 乙炔 ☛ 乙烯植物激素之一。有促进果实成熟,抑制伸长生长,促进器官脱落,刺激黄瓜等瓜类产生雌花等作用。人工合成的乙烯利,即2-氯乙基磷酸,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如催熟果实等。 乙烯ethylene 乙烯ethylene 乙烯ethylene 乙烯ethylen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