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榜Bǎ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榜bǎng

张贴公布的科举考试录取名单。杜牧《及第后寄长安故人》: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榜bàng

❶船桨。也借指船。李贺《马》之十: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❷用桨划。许浑《新兴道中》:夜榜归舟望渔火,一溪风雨两岩阴。皮日休《苦雨杂言寄鲁望》:天公笺,方修次,且榜鸣篷来一醉。

榜bàng

❶船槳。徐幹《齊都賦》:“然後脩龍榜,遊洪池。”
❷見“榜人”。

榜bàng

❶船桨。李贺《马》:“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❷作动词,通“搒”,撑船。李咸用《公无渡河》:“刳松轻稳琅玕长,连呼急榜庸何妨。”


榜bǎng

揭示录取的名单。榜通“牓”。杜牧《及第后寄长安故人》:“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读音p·eng(ˊ),为eng韵目,属ing—eng韵部。薄庚切,平,庚韵。
❶鞭打;笞击。通“搒。”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b·eng(-),为eng韵目,属ing—eng韵部。薄庚切,平,庚韵。
❶矫正弓弩的器具。《韩非子》:“榜㯳矫直。”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b·ang(ˋ),为ang韵目,属ang—iang—uang韵部。北孟切,去,映韵。
❶摇船的工具。
❷[榜人]摇船的人。张协:“榜人奏采菱之歌。”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b·ang(ˇ),为ang韵目,属ang—iang—uang韵部。补朗切,上,荡韵。
❶在墙上等处张贴的正规名单。如:光荣榜。
❷古时的文告。如:榜文。

上一条: 下一条:

〔bang〕 bangt: 贴~。 badbangt.
榜样〔bangyang〕bangtyangb.

{}6754碰;触及。西南官话。四川成都〖〗。李劼人《大波》第二部第五章:「顾三奶奶特别把身旁那个老头~了一下。」唐枢《蜀簌》:「镔铁脑売,~倒就𠵫。」朝狭的河里强行划船。吴语。浙江宁波。陈训正《甬谚名谓籀记》:「~,所以辅弓弩,补盲切。徐铉引李舟《切韵》一音北盂切,进船也。今俗称河狭强进船曰~。」下;送。客话。广东翁源。官世科《翁源儿歌五首》:「龙眼大哩好~酒。荔枝大哩好~茶。」不是。冀鲁官话。山东博山〖〗。这~?系。吴语。浙江温州〖〗。~鞋带系鞋带。

榜bang

官府的告示。《宋史·李庭芝传》:“持招降~入扬州。”《后汉书·崔寔传》:“灵帝时,开鸿都门,~卖官爵。”(榜卖:出告示公开卖。)(bang):驾船的用具。《楚辞·九章·涉江》“齐吴~以击汰。”

*牓bǎng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
 △ 发~|光荣~。

榜牓

❶旧时官府出的告示:~文。
❷张贴的名单:发~︱红~︱金~︱光荣~。
❸打:~笞(chi)丨~掠(lue)。
○~样(值得学习和效法的人或事物)︱~眼(科举考试中,殿试录取的第一等第二名称榜眼)︱标~(㈠提出某种好听的名义,加以宣扬。㈡吹嘘;夸耀)。

榜bǎng

❶ 公布并张贴出来的名单:出榜|发榜|光荣榜。
❷ 古代的公文:榜文|皇榜|张榜。
❸ 匾额:榜额。
❹ 姓。

(1次) 櫂;桨。齐吴~而击汰《章·涉》

榜bang

榜额 榜首 榜尾 榜文 榜眼 榜样 背(bei)榜 标榜出榜 发榜 红榜 黄榜1 揭榜 金榜 落榜 上榜 张榜 光荣榜选民榜 榜上有名 榜上无名 金榜题名

榜(一)bǎng (二)bàng (三)péng

【辨形】 左是木,一捺变点,末笔是丿 。14画。形声。
【辨义】榜(一)bǎng
❶ 张贴的名单:榜额|榜魁|榜末|榜首|背榜|出榜|发榜|红榜|金榜|落榜|光荣榜。
❷古代指文告:榜示|榜书|榜文。
〔榜眼〕明清两代科举时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
〔榜样〕值得学习的好人或好事。
〔标榜〕
❶提出某种好听的名义加以宣扬。
❷ 互相吹嘘,夸耀。
(二)bàng同“搒(一) bàng”。摇橹使船前进;划船。
(三)péng同“搒(二)péng”。用棍子或竹板子打。
【辨析】 三音都可表示动作义。区别在于:
一、词义着重点不同:榜(一)bǎng动作义时用于“标榜”,表示言语动态;(二)bàng表示划船的动作;(三)péng表示打人的动作。
二、字音规范程度不同:榜(一)bǎng是规范字音;(二)bàng是“搒(一)bàng”的异形字音,通常用“搒 (一) bàng”;(三)péng是“搒(二)péng”的异形字音,通常用“搒(二)péng”。

榜bǎng

指公开张贴的某种文告:~上大书,“世袭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御前侍卫龙禁尉,贾门秦氏恭人之丧。”(十三·279)


榜bǎng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科舉部 > 報單佈榜 > 榜帖 > 榜
榜  bǎng

即榜帖。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物器部 > 榜牌 > 榜
榜  bǎng

特指法律性文告。《後漢書·崔駰傳》:“靈帝時,開鴻都門榜賣官爵。”宋·洪邁《容齋續筆》卷十:“榜至三日,山中之民競出如歸市。”《宋史·李庭芝傳》:“有李虎者,持招降榜入揚州,庭芝誅虎,焚其榜。”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狩獵部 > 弓箭 > 閉 > 榜
榜  bēng

即閉。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文告契據部 > 告令 > 榜1
1  bǎng

亦稱“榜示”。公開張貼之文書、告示。《後漢書·崔寔傳》:“靈帝時,開鴻都門榜賣官爵。”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九:“或有追呼,不使人執帖下鄉村,但以片紙榜縣門云:“追某人期某日詣庭。其親識見之,驚惧走告之,皆如期而至。”元·施惠《幽閨記·士女隨遷》:“明張榜示,今朝駕幸汴梁城。”

榜bǎng

〖动词〗
捶击,打(1)。《报任安书》:受榜箠。——受到捶击和鞭打。


榜bǎng

〖名词〗
木牌,匾额(1)。《潮州韩文公庙碑》: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所以祠堂的匾额上写着:“昌黎伯韩文公之庙。”

榜bǎng

❶ 公开张贴的文书,告示。特指公布应试录取名单的告示。《后汉书·崔骃传》:“灵帝时,开鸿都门~卖官爵。”杜牧《及第后寄长安故人》:“东都放~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❷ 木片。《宋书·邓琬传》:“会琬送五千片~供胡军用。”
❸ 指匾额。《世说新语·巧艺》:“魏明帝起殿,欲安~。”
另见14页bàng、452页péng。


榜péng

❶ 矫正弓弩的器具。《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椎锻平夷,~檠矫直。”(檠qíng:矫正弓的器具。)
❷ 古代一种刑罚,捶击或鞭打。《汉书·孙宝传》:“~掠将死,卒无一言。”
另见13页bǎng、14页bàng。


榜bàng

❶ 船桨。《楚辞·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以击汰。”代指船。李贺《马诗》之十:“催~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❷ 划船。苏轼《至秀州赠钱端公》:“鸳鸯湖边月如水,孤舟夜~鸳鸯起。”
另见13页bǎng、452页péng。

*

B0F1
㈠bǎng❶公开张贴的名单:光荣~/~上有名/张~公布/名列~首。
❷古代指公开张贴的文书、告示:~文/招降~。
❸〈文〉木牌;匾额:~书(题在门额上的大字)/壁~/题~。
㈡bàng〈文〉❶划船的工具。也指划船:便欲南归~小船(张籍诗)。
❷击打,鞭打:~笞。
㈢pēng古代矫正弓弩的器具:~檠矫直(《韩非子》)。

匾额

匾额

匾(牌匾) 榜(榜额;~书) 额(牌额) 题牌
门上的匾额:门牌 门匾
斋堂的匾额:斋榜
横写的匾额:横匾
横置的匾额:横额
以银镂花装饰的匾额:银花牓
金饰的匾额:金额
宫殿或庙宇门端所悬的辉煌华丽的匾额:银榜 银牓
(一种作为标记的长方形木牌:匾额)

另见:门 题写 文字2 赞扬 牌子 对联

☚ 牌子   对联 ☛

木片

木片


削下的木片:杮札
木皮,木片:杮柎
削下的木片、木皮:
劈开的竹木片:爿(柴~)
头上削尖的竹木片:枪(~篱笆)

另见:木板 木头

☚ 木片   竹片 ☛

船具

船具

桨(船桨;木~;画~) 棹(棹櫂;玉~;桂棹) 桡 挐 枻 榜 楫(舟楫;棹楫;桡楫) 橹(大~;双~) 划楸
桂木制的划船工具:桂棹桂楫
划船的短浆:短楫
有画饰的船桨:画桡
撑船的竿子:篙(篙子;竹~)
摇船用具:
大的划船工具:吴榜 大棹
划船工具精美名贵:桂楫兰桡

☚ 船帆   文具 ☛

船(汽~;商~;渔~;官~;民~;开~;停~) 舟(舟楫) 舫(画~;彩~) 艕 舡 航(舟航) 舻(行~) 棹 樯(风~;海~)楫(楫棹;桴楫) 鹢(鹢舟;鹢舸;鹢首;文~) 篷 舳 榜(乌榜) 艗首 三翼 浮屋 春骑 灵查 灵槎 帆樯 云帆 轴轳 玉轴 青雀舫 烟波宅
船和桨:舟楫
船和车:舟车 轩帆
船的总称:艘(粮~) 船舶 船只 船艇舟楫 舟航 舟杭
舟船的美称:仙舟 兰鷁 玉棹桂舟 桂枻
船只的数量:乘 艘
船多:千帆 连樯 舳舻千里 轴轳千里渔舟点点
船只相连:连船 连柯 连舳 连艘 连舻 衔舻 轴轳 舳舻相衔 舳舻相继 舳舻相接 舳舻相属

另见:巡逻 载运 船具 船夫 开船 行船 运输 乘坐

☚ 船   各种船 ☛

榜单

榜单

榜帖
春试考中的名榜:春榜
殿试后朝廷发布的中者名单:黄榜 黄金榜
科举甲科进士及第者名单:黄甲
科举录取的报帖或揭示的名单:榜帖
进士榜:虎榜
科举时代,殿试录取的榜:金榜
科举时代,礼部录取进士,以淡墨书写的榜:淡墨榜
揭示的名单,指一个时期内的社会知名人士同登一榜:龙虎榜
科举考试中揭晓名第的榜示:蕊榜
科举时代,殿试录取的榜:金榜(~题名)莺迁榜
元代将蒙汉分为两榜:左榜 右榜
(公布科举登第人名的榜:榜)

☚ 单子   簿册 ☛

单子

单子

单(账~;菜~)
通知事项的单子:报帖 通知单
记录人名的单子:名单 横单
张贴的名单:榜(发~;高榜;光荣~;~上有名)
唐代按资历考绩依次诠补官吏的名单:长名(长名榜)
旧指评定妓女名次的名单:花案
详细登记有关项目的单子:清单
诗的清单:诗账
送礼时开列礼品名目的单子:礼单 礼帖礼品单
附在奏折中兼奏其他简单事项的单子:附片
通知限期缴清钱粮的单子:限单
宣读送葬之物的单子:读賵
(分项记载事物的纸片:单子)

另见:竹片 考中 录取

☚ 单子   榜单 ☛

文告

文告

文示 公告 正告
古代的文告:榜(榜文)
文告、文书:榜志
文告、告示:榜示
一种文告:帖(府~)
上对下的文告或指示:
国家机关命令性的文告:通令
皇帝的文告:诏榜 诏册 诏告 诰词 诰辞 辞诰 黄麻紫书 黄麻紫泥
据君王言辞写成的文告:言诰
君王告诫民众的文告:诰语
君王训诫勉励民众的文告:诰誓
帝王派近臣宣布的文告:口宣
声明的文告:声明
机关、团体或个人对公众的声明或启事:告白
赦免罪犯的文告:敕令 敕文 黄纸
军中的文告:军帖
紧急军事文告:羽书 羽檄
以银粉或银饰纸、木牌书写张贴的文告:银榜
一种公开的简便文告:启事 说帖
对象不明、用意不清的文告:无头告示
雅正的文告、训诫:雅诰
普遍通知的文告:通告
事前发出的通告:预告
高挂在长杆上的通告:高照
政府或机关团体等向公众发出的通告:公告
皇帝的公告:黄榜 黄版
发布殿试中试名单的公告:黄榜
报丧的文告:讣文 讣告 讣闻
(机关或团体发布的文件或告示:文告)

☚ 布告   告示 ☛

榜bāng;bǎng;bàng

(一) 薄庚切,平庚。正弓的器具。《韩非子·外储说》:“推锻平夷,~檠矫直。”
(二) 北朗切,上荡。亦写作牓。
❶木牌,匾额。杜甫《八哀诗》:“文传天下口,大字犹在~。”
❷文书,告示。杜牧《及第后寄长安故人》:“东都放~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三)北孟切,去映。
❶船桨,船橹。《楚辞·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以击汰。”
❷捶击,捶打。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暴肌肤,受~箠。”

科举考试中公布的录取者名单。唐杜牧《及第后寄长安故人》诗:“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宋叶适《校书郎王公夷仲墓志铭》:“至今称策士之盛,必曰:‘丁丑榜为然。’”清孙枝蔚《避乱赠刘二含哲》诗之一:“回首刘贲失意时,相逢榜下泪双垂。”

榜牓bǎng

张贴的名单。如:光荣榜,三榜定案。

我国宋代的重要社会传播媒介之一。宋王朝的政府晓喻政令用“榜”,人民通过看榜了解国事政命。看榜者不仅有一般百姓,也包括官员。专给在朝官员看的叫“朝榜”,大多榜诸朝堂;晓喻民众的叫“民榜”。榜文内容包括诏命、法命、章奏、大臣迁黜、战讯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诏命和战讯。出榜地点大多是群众的集合场所或者群众容易看到的地方。榜通常是手书,垂于宣德门外。如要普遍张贴,则雕版印刷。手写的多为大榜,雕印的较小。榜文不但是政府传达政令的工具,同时也具有法律的强制力,揭榜日生效,收榜日失效。政府有时以榜测验民意。如王安石推行新政时,允许百姓对榜文发表不同意见,不敢自陈者,可以匿名。战时、推行新政时,政府需要人民支持,出榜甚频。出榜多少与士庶上书议政成正比。

☚ 群体传播   遵从心理 ☛

榜bǎnɡ

❶ (张贴的名单) a list of names posted up;published list of names:光荣 ~ honour roll;
发 ~ announce [publish] the list of successful candidates
❷ (古代指文告) announcement;notice
另见 see also bànɡ;bēnɡ。
◆榜上有名 One's name is on the list of successful candidates.;
榜首 the top candidate of an examination;
榜文 the writing in a public notice;notice;proclamation;statement;message;
榜眼 the second place at palace examinations;
榜样 example;model;pattern


榜bànɡ

 [书] (划船) paddle;row
另见 see also bǎnɡ;bēnɡ。


榜bēnɡ

[书] (矫正弓弩的器具) a kind of implement correcting bow and crossbow
另见 see also bǎnɡ;bànɡ。

船桨。《九章·涉江》:“齐吴榜以击汰。”王逸注:“吴榜,船棹也。”楚国的船桨数目一般应是单数,在船的左、右舷各配数目相同的船桨之外,还有一只桨在船尾部,起船舵的作用,称之为“桨舵”,它的使用是船尾舵出现的前奏。1974年,湖北江陵凤凰山8号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木船模型中有木桨5只,未见有舵,船身也未见安舵的榫眼,所以5只桨中有一只是作桨舵用的。

文书名。公开张贴的手写或雕印的文告,系传播政令的媒介,也是推行政令的工具,具有行政约束效力。自中央省、台、寺、监、院百司,至开封府、诸路、州(府、军、监)、县,均可揭榜。如中央省、台、寺、监“出榜于外者”,需事先牒本州军照会(《长编》卷225丁酉)。仁宗朝至和元年九月,京师出现匿名信动摇军情,开封府揭榜募告发者,赏钱二千贯(《长编》卷177丁卯)。榜式为:
“某司
 某事云云。
榜示云云者。前列数事,则云‘右件’。
年 月 日榜”(《庆元条法》卷16《晓示》、《牒》)。

榜bǎng

上无名

❷金题名

❹共相标|名题金|自我标

金文;篆bǎng

[木(意符)+旁(聲符)→榜(《説文》:“榜,所以輔弓弩。從木,聲。”榜,張貼出來的文告或名單:榜帖、紅榜、張榜、光榮榜。)]
[南朝宋] 范曄《後漢書·崔寔傳》:“靈帝時,開鴻都門榜賣官爵。”

榜牓bǎng

(14画)

【提示】木,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位于字左时,末笔的捺改点。

*榜〔牓〕bǎng

14画 木部 
(1) 匾额: ~额|题~。
(2) 张贴出来的名单或文告: 发~|光荣~|选民~|张~招贤。

榜()


元寶建墓誌,東魏
文獻標榜千仞,懷袖万頃,獨秀生民,唯善爲樂。

封忠簡妻王楚英墓誌,隋
父廣業,徐州刺史,衣裳朝野,標榜縉紳。

張士高墓誌,唐
祖榮宗,懷袖萬頃,德榜一時。
《説文》: “榜, 所以輔弓弩。 从木聲。 ”
許慎解釋其本義爲輔正弓弩的器具,此義未見於實物文字材料。後表示匾額,故引申表示誇耀、稱揚,如石刻文字中的“標榜”。

☚ 杘   栝 ☛

榜牓bǎng

上古形声字。从木,旁声。本指校正弓弩的器具。后又指木片,木板。引申为匾额,再引申为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如:红榜|光荣榜。又组词为“榜样”,指行动的模范。

榜★常◎常


形声,从木,旁声,本义读bēnɡ,矫正弓弩的器具;又读bǎnɡ,木片,引申为匾额,公开张贴的文书、告示、各种名单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