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孜别克族的玛卡姆
为流行于乌孜别克族中的音乐和歌舞大套曲,与新疆的各地维吾尔族玛卡姆有着重要的关系。依据地区的不同,乌孜别克族玛卡姆可分为费尔干纳玛卡姆、撒马尔罕玛卡姆、布哈拉玛卡姆,其中以费尔干纳玛卡姆与新疆喀什的《十二玛卡姆》曲调和音色最为接近。乌孜别克族玛卡姆为二部曲,有“葵达斯坦”和“穆西乃甫”两个演奏阶段。“葵达斯坦”相当于维吾尔族玛卡姆的“达斯坦”,是奏乐和歌唱相结合的阶段,包括6—10首乐曲和歌曲。“穆西乃甫”即为维吾尔族玛卡姆中的“麦西热甫”,为奏乐和载歌载舞的阶段,也有6—10首歌曲和舞曲。乌孜别克族玛卡姆缺少“琼拉克曼”的器乐合奏阶段,因此稍微比维吾尔族玛卡姆要简单和原始一些。新疆的乌孜别克人已很少有全部演奏本族玛卡姆的人才,但因长期与维吾尔族聚居在一起,受维吾尔族影响很深,却有不少人熟悉并能演奏维吾尔族的玛卡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