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界即下定义。用一组词语、一句话或几句话对词的概括意义作出界说。一方面表明词义,一方面区分词与其邻近词的意义差别。如《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说明禽、兽差别。在标明义界的训释中,释语往往有些字与被释字声音上有相同或相近的关系。如《说文·晶部》:“晶,精光也。”这种有声音关系的字,古称通训。有些间训字之间意义上有一定联系,这意义上有联系的通训字之间往往是同源关系。如《说文·香部》:“馨,香之远闻者。” 义界 ☚ 界说 训诂体式 ☛ 义界义训方式之一。亦称“界说”、“宛述”。即用下定义的形式来解释词义。即现在所谓的定义式。例如《尔雅·释宫》: “宫中之门谓之闱,其小者谓之闺,小闺谓之阁,巷门谓之闳。”又《说文解字·口部》: “口,人所以言食也。”义界法克服了其它义训方法释义含混的缺点,训释词义较为明确具体。 义界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表述词义的内容和特点,如《诗·沔水》毛传:“规,正圆之器也”。《说文·衣部》:“衰,草雨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