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 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位于红桥区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号,是现今保留义和团总坛口较完整遗址之一。1982年2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霍元甲纪念馆 大沽口炮台 ☛ 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 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红桥区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号。原为清代供奉八仙之一吕洞宾的道教寺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后多次重修。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后殿及五仙堂。1900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在天津兴起。其乾字团首领曹福田率数千之众来津,在此设立总坛口,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此后,独流镇“天下第一团”首领张德成、“红灯照”首领林黑儿和刘呈祥等其他义和团首领,经常到此拜坛、聚会,共商军务,指挥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达数月之久,成为当时天津地区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指挥中心之一。遗址保存完好,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 文庙 清真大寺 ☛ 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号。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天津兴起,著名乾字团首领曹福田率团民在此设总坛口,其他首领张德成、刘呈祥及“红灯照”首领林黑儿等经常到此拜坛议事,领导和指挥义和团团民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该坛原为清代供奉吕洞宾塑像的道观,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始建,乾隆、道光年间重修。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后殿、东西厢房和五仙堂。院中有一空地,为当时义和团团民练拳习武之场所。是现存的义和团总坛口完整遗址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