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举重明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举重明轻唐朝适用于比附类推的一项重要原则。《唐律疏议·名例律》。断罪无正条规定:“诸断罪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唐律对比附类推的适用有严格限定。第一,断案无律文明确规定的,才允许类推比附;第二,必须依照律文处理同类案件的意见,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具体运用,如《疏议》引《贼盗律》解释说:“夜无故入人家,主人登时杀死者,勿论”。律文虽没有致伤、致残的规定,但比照“杀死,勿论”的规定,致伤、致残,更轻,自不应坐罪。唐朝把法律上不作为犯罪,或应免罪的行为,在律文中例出重款,即可明确轻者的处理方法。 举重明轻举轻明重 古代定罪判刑时遇到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采取引相近的法律条文来作判决。即举出比本案情节重而出罪处理的法律条文,作为本案轻判的根据;举出比本案情节轻而以入罪处理的法律条文,作为本案重判的根据。《唐律疏议·名例》:“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举重明轻之例:《唐律疏议·贼盗》规定:“夜无故入人家,主人登时杀者,勿论。”如主人只是登时折伤者,显然可以不论罪。举轻明重之例:《唐律疏议·贼盗》规定:“谋杀期亲尊长,皆斩。”如对期亲尊长已经杀,伤者,当然更应按皆斩处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