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鹧鸪
鹧鸪,鸟名,形似斑鸠。 “唱鹧鸪”即唱鹧鸪曲,因其音调近似鹧鸪之鸣,故名。唐郑谷《席上贻歌者》:“座中亦有江南曲,莫向春风唱鹧鸪。”《续通志·乐略》:“鹧鸪曲,歌声高下长短,如鹧鸪之声,亦相和歌也。”《三朝北盟会编》记女真族风俗,“其乐则惟鼓笛,其曲则有鹧鸪之曲”。元代关汉卿说他会唱鹧鸪曲,见《不伏老》散套。鹧鸪,亦有笛曲。 许浑《听吹鹧鸪诗》:“金谷歌传第一流,鹧鸪清怨碧云愁,夜来省得曾闻处,万里月明湘水流。”原注:“鹧鸪,笛曲名。”《哭存孝》杂剧有“悠悠的慢品鹧鸪曲”。可知此曲是悠长缓慢的愁曲。 《金瓶梅》此回中的“象板催筝唱鹧鸪”,并非实指唱鹧鸪曲,而是泛指唱名曲。因为这里写的是夏提刑请西门庆吃酒叙谈,以酬送马之情,那就不宜于在这种场合唱愁怨的鹧鸪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