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举证责任制度改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举证责任制度改革 举证责任制度改革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是针对调查事实和收集证据这一环节采取的改革措施。在改革实践中有以下具体做法: (1)在加强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基础上,实行当事人举证责任规范化。对离婚、继承、房屋、损害赔偿等常见的案件,确定了哪些证据应由当事人提供,使当事人举证责任具体、内容明确。(2)探索“简繁分流”方式。简易案件当事人于对方所举证据无异议、认可或不表示强烈异议,承认有异议,但双方认为查不查对实体处理影响不大,且法院认为没有调查核实必要的,不再调查取证; 对复杂、疑难、新类型案件的证据,在强调当事人举证的同时,法院对收集的证据公开进行筛选。如对案件起决定作用的证据,在当事人举证的情况下,法院仍需调查取证,以确保证据来源的公正性。当事人所举证据,在开庭前进行交换,分类筛选,确定在庭审中出示的证据,做到证据公开。(3)立足当地实际,分范围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在面向农村的民事经济案件中,实行当事人举证与法院查证相结合,当事人举证能力有限的,虽已尽力仍举证不足的,法院予以必要的帮助,使当事人举证责任的承担合情合理。4.推行“一步到位”的直接开庭法,让当事人双方有话当庭说、有理当庭讲,有异当庭辩,有证当庭举,结果当庭出,愿调解当庭调,法官和当事人的一切活动都在庭审中,提高办案效率,缩短审理时限,增加当事人的责任感和法院的公开性,减少办案人与一方当事人接触的机会。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使证据的审查方式、尤其是质证方式得到了改变。举证责任的改革使证据的收集和审查发生了自然的分离。法院审查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只要当事人双方无异议即予以认定,或者在当事人相互间的对质反驳中获得确信等。同时当事人质证的对象在很大程度上也由法院收集的证据转向对方提出的证据。审查证据和质证在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有当事人双方出席、依一定的顺序和形式进行证据审查,就证据和事实展开辩论的公开审判,成为整个审判过程的中心环节。 ☚ 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举证责任转换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