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麗正書院”、“麗正修書院”。唐代書院。爲最早書院之一。建於唐玄宗開元六年。原爲皇室編、校、典藏圖書之所。《新唐書·百官志一》“歲終則考最於外”注:開元五年(公元717年),乾元殿寫四部書,置乾元院使,有刊正官四人,以一人判事;押院中使一人,掌出入宣奏,領中官監守院門;知書官八人,分掌四庫書。六年(公元718年),乾元院更號麗正修書院,置使及檢校官,改修書官爲麗正殿直學士。八年(公元720年),加文學直,又加修撰校理、刊正、校勘官。十一年(公元723年),置麗正院修書學士。光順門外,亦置書院。十二年(公元724年),東都明福門外亦置麗正書院。”清·袁枚《隨園隨筆》:“書院之名起於唐玄宗時,麗正書院、集賢殿書院皆建於朝省,爲修書之地,非士子肄業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