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dānshēn草本植物,花淡紫色或白色。根红色,可以做药材。 丹参;单身◉ 丹参dānshēn 名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羽状复叶,花淡紫色或白色。根圆柱形,外皮朱红色,可入药。〈例〉复方~片。 ◉ 单身dānshēn 名 没有家属或不与家属在一起生活的人。〈例〉~汉/ ~宿舍/ 习惯了~在外的生活。〈近〉独处/ 独身。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丹参 丹参 dānshēn 亦稱“卻蟬草”、“赤參”,“木羊乳”、“山參”、“逐馬”。根赤色,故名。唇形科植物丹參之根。根莖粗短,下生數支圓柱形支根,多彎曲。表面棕紅色至磚紅色,粗糙,質堅脆,易折斷。主治月經不調,痛經,腹部腫塊,瘀血作痛,癰腫瘡毒。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上經·丹參》:“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除瘕止煩滿益氣,一名卻蟬草。《吳普》曰:一名赤參,一名木羊乳。”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丹參》:“[釋名] 山參,逐馬。”又“[集解]處處山中有之。一枝五葉,葉如野蘇而尖,青色皺毛。小花成穗如蛾形,中有細子,其根皮丹而肉紫。” 
丹參 丹参【同义】总目录 丹参赤参郝蝉郤蝉草丹参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活血祛瘀药。出《神农本草经》。见《蕃牧纂验方》。又名赤参、紫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研末或酒炙用。主产河北、安徽、江苏、四川。苦, 凉。入心、肝经。功能活血祛瘀、安神宁心。主治: ❶孕马起卧, 与黄芩、当归、茵陈、陈艾、泡参、生地黄等配伍,如丹参安胎汤(《活兽慈舟》)。 ❷痈肿疮毒, 与金银花、熟地黄、白芍药、当归、乳香、没药、穿山甲等配伍, 如消乳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牛、马15~45克; 猪、羊3~15克。为末或煎汤灌服。不宜与藜芦同用。本品含丹参酮Ⅰ、Ⅱa、Ⅱb,隐丹参酮, 羟基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丹参酸甲酯,次甲丹参醌, 丹参新醌甲、乙、丙,β-谷甾醇, 3,4-二羟基苯甲醛,儿茶精,芸香甙, 维生素E等。注射液能降低血压,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减慢心率, 缩短实验性心肌缺血时间, 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凝作用, 减轻急性实验性心肌梗塞所引起的病变。对中枢神经具有镇静作用。 丹参药名。出 《神农本草经》。又名红根、紫丹参、血参根、大红袍。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 的根及根茎。主产河北、安徽、江苏、四川等地。苦,凉。入心、肝经。活血祛瘀,安神宁心。 ❶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冠心病心绞痛,癥瘕积聚,风湿痹痛,心悸,失眠。煎服:9~15g。 ❷治乳腺炎,痈肿。内服并捣敷。反藜芦。本品含丹参酮Ⅰ、ⅡA、ⅡB,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丹参酸甲酯,次甲丹参醌,丹参新醌甲、乙、丙、β-谷甾醇,3,4-二羟基苯甲醛,儿茶精,芸香苷,维生素E等。注射液能降低血压,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缩短实验性心肌缺血的持续时间,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作用,减轻急性实验性心肌梗死所引起的病变。对中枢神经系统具镇静作用。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羟基丹参酮ⅡA、丹参酸甲酯及丹参酮Ⅱ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有抑菌作用。丹参酮ⅡA磺酸盐为水溶性,静注可治心绞痛。丹参还有改善微循环、抗凝及促纤溶作用。 丹参danshenSalvia miltiorrhizaBunge,又称赤参、活血根、木羊乳。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野生于向阳山坡草丛、林缘、沟边、路旁等处。分布于华北、华东、辽宁、陕西、湖南等省区。日本亦有栽培。全株密被黄色柔毛和腺毛;根肥大,呈圆柱状,外层砖红。茎、叶、花序轴、花萼外均被长柔毛和腺毛。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常5片,有时3或7片,小叶片卵圆形,叶缘圆齿状。轮伞花序(每轮3~10朵花),再组成顶生假总状花序;花萼呈钟形;花冠蓝紫色,上唇镰刀形,下唇较短,圆形,先端3裂,中裂片长而大;雄蕊仅2枚,药隔细长,杠杆形,药室相隔很远,上臂的药室能育,下臂的药室退化。4个长圆形小坚果,呈暗棕色或黑色,藏于宿萼中。入药有活血通经和强化作用,对冠心病亦有良好疗效。 
丹参 丹参常用中药材,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始载于 《吴普本草》。性微寒,味苦,具有活血化瘀、凉血、宁心等功效。四川种植有近百年历史,种植范围达40余县,主产中江、金堂、巴中、简阳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最高年产50吨,建国后最高年产2191吨,常年产量约600吨。中江丹参产量大约占全省10%,品质优,驰名中外。 丹参red sage root系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内含脂溶性的多种丹参酮类及水溶性的原儿茶酚醛与儿茶酚的衍生物。本品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改善心功能以及降低红细胞与血小板的聚集力、降低血脂、减低血液的粘稠度从而抑制凝血等;此外还有抑菌等作用。近年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舒心片治疗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有一定疗效;用于脑血栓后遗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白塞综合征、结节性红斑、硬皮病等均有一定效果;用丹参酮片也可治疗某些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结核菌的感染。丹参舒心片每片含丹参提取物0.2g,口服1日3次,1次2片,连服1~2个月;复方丹参针,肌注1日2次,1次2ml,1疗程2~4周;静滴1日1次,1次8~16ml加入5%葡萄糖液100~500ml,1疗程2~4周。冠心2号片口服1日3次,1次6~8片,连服1年以上;丹参针剂肌注1日1~2次,1次2ml,连用1~3个月,用于白塞综合征和结节性红斑等;丹参酮片口服1日3次,1次2~4片。 丹参 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根。主产河北、安徽、江苏、四川等地。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有活血祛瘀,凉血消肿,清心安神之功。主治下列病证: ❶瘀血阻滞,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心腹刺痛、胸痹胁痛、症瘕积聚以及风湿热痹。瘀阻腹痛单用研末酒调服或配当归、川芎、丹皮、赤芍、香附等同用;心腹刺痛,可与檀香、砂仁等相配;胸胁疼痛,可与柴胡、郁金、赤芍、元胡等同用;胸痹绞痛,可配川芎、红花、降香、赤芍等;症瘕积聚者,可与三棱、莪术相配;风湿热痹,可与苍术、黄柏、牛膝、忍冬藤相配;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配乳香、没药、血竭、桃仁、红花等。 ❷痈肿疮毒。本品为痈肿疮毒初起,红、肿、热、痛的常用药,常与银花、连翘、蒲公英、地丁等。 ❸热入营血,烦躁不安,心悸失眠。治热入营血,高热神昏,烦躁不安,斑疹隐隐等证,常与犀角、玄参、生地等相配;对心血不足,心悸失眠者,可配酸枣仁、柏子仁、生地、麦冬等。近年来,取丹参活血祛瘀之功,制成丹参片、丹参注射液等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丹参反藜芦,不可与之同用。 ☚ 川芎 桃仁 ☛ 丹参dān shēn《本草纲目》草部第12卷丹参(71)。药名。 【基原】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根,又名:郄蝉草(《本经》),奔马草(《四声本草》),长鼠尾草。 【别名】赤参、木羊乳(《吴普本草》),逐马(陶弘景),山参(《日华子本草》),紫丹草(《现代实用中药》),红根(《中国药植志》),紫党参《南京民间药草》),山红萝卜(《浙江中药手册》),活血根、靠山红、红参(《江苏植药志》),烧酒壶根、野苏子根、山苏子根(《东北药植志》),大红袍(《河北药材》),蜜罐头、血参根、朵朵花根(《山东中药》),蜂糖罐(《陕西中药志》)。 【性味】苦,微温。 ❶《本经》:“味苦,微寒,无毒。” ❷《吴普本草》:“岐伯:咸。” ❸李当之《药录》:“大寒。” ❹《本草经疏》:“味苦,平,微温。” 【归经】入心、肝经。 ❶《本草经疏》:“入手足少阴、足厥阴经。” ❷《本草正》:“心、脾、肝、肾血分之药。” 【功用主治】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下,癥瘕,积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 ❶《本经》:“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 ❷《吴普本草》:“治心腹痛。” ❸《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 ❹陶弘景:“渍酒饮之,疗风痹。” ❺《药性论》:“治脚弱,疼痹,主中恶;治腹痛,气作声音鸣吼。” ❻《日华子本草》:“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温狂闷。” ❼《滇南本草》:“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忡,惊悸不寐。” ❽《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镇静止痛。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痹痛,子宫出血,吐血,乳腺炎,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钱半至三钱;或入丸、散。外用:熬膏涂、或煎水熏洗。 【成分】根含呋喃并菲醌类色素丹参酮I(Tanshinone I)、丹参酮IIA(Tanshinone IIA)、丹参酮IIB(Tanshinone IIB)、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异丹参酮I(Isotanshinone I)、异丹参酮II(Isotanshinone II)、异隐丹参酮(Isocryptotanshinone)、丹参新酮(Miltirone)。另分离出丹参醇I(Tanshinol I,C19H24O,熔点129℃)和丹参醇II(Tanshinol II)。其他还有丹参醌、丹参酚和丹参醛等。尚含维生素E,效用和麦芽相当。此外含有丹参素,丹参酸甲、乙、丙,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等。 【药理】 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丹参注射液(每毫升含相当生药1 g)0.3~0.4 ml对豚鼠及家兔的体外心脏有扩张冠脉的作用,豚鼠冠脉流量增加25%,家兔20.4%;并使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先有短暂的抑制,然后渐渐有所加强。煎剂对体外及在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并引起房室传导阻滞。丹参及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对麻醉猫及家兔均能产生降压作用;对体外兔耳血管仅有短暂而微弱的血管舒张作用。 ❷对脂质代谢的影响:在临床上丹参注射液可使部分病例胆甾醇下降。但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之大白鼠身上,口服丹参煎剂,未表现有降血脂作用,对主动脉病变亦无保护作用。 ❸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丹参或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小白鼠表现明显的镇静作用,并能延长环己烯巴比妥的睡眠时间。 ❹抗菌:丹参乙醇浸剂试管内对结核菌表现抑制,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病有治疗效果,而对豚鼠则无效。试管内能抑制某些致病性真菌及霍乱弧菌的生长。 ❺其他:丹参煎剂0.5 g/kg对家兔肌肉注射有降血糖作用,且可持续至5小时之久。有体外实验表明,丹参对肝脏损伤有保护作用及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丹参可改善肝脏微循环障碍,促进肝窦的血流也与其抗纤维化作用有关。 ❻毒性:小白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丹参注射液36.7±3.8 g/kg,复方丹参注射液61.5±5.26 g/kg。麻醉动物静脉注射此二剂达临床应用量40~80倍亦无毒性反应;每天给家兔静脉注射临床用量的20~30倍连续14天,也未观察到毒性反应,而且对于血象,肝、肾功能,体重亦无不良影响,实质性脏器除明显充血外,未见特殊变化。 丹参dānshēn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红根。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ge. 的根。主产于河北、安徽、江苏、四川等地。苦, 微寒。入心、肝经。活血祛瘀, 安神宁心。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冠心病心绞痛、癥瘕积聚、风湿痹痛、心悸、失眠, 煎服: 9 ~15克。反藜芦。本品含丹参酮、隐丹参酮、异丹参酮等呋喃并菲醌类和丹参新酮、丹参新醌、鼠尾草酚等菲醌、菲酚类以及维生素E 等。注射液能降低血压, 增加冠脉流量, 减慢心率, 缩短实验性心肌缺血的持续时间, 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镇静、安定作用。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病有治疗作用。能降低兔血糖。丹参酮有抗菌消炎作用。 丹参 丹参丹参,又名赤参、山参、红根、紫丹参、活血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根。秋季采收,挖取根部,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晒干。根茎粗短,上部膨大,顶端有残留的茎基,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呈细长圆柱形,稍扭曲,有时分枝,并具须状细根。长5~8cm,直径2~5mm,表面棕红色或砖红色,粗糙,具多数不规则的纵皱纹,栓皮极易呈鳞片状剥落。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疏松,粗糙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暗红棕色,木部导管束呈黄色或黄白色小点状,放射状排列如菊花纹。气微,味微苦涩。咀嚼时唾液可被染成砖红色。主产于四川、山西、河北、江苏、安徽等省。此外,辽宁、陕西、河南、湖北、浙江、福建、山东等省亦产。 本品味苦,性微寒。归心、心胞、肝经。功能活血祛瘀,安神除烦,凉血消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心腹疼痛、癥瘕积聚、心烦不眠、疮疡肿毒等证。本品是妇科要药。《日华子本草》论其功曰: “破宿血,补新生血;调妇人经脉不匀。”陈自明《妇人良方》之丹参散即以丹参一味为末,酒调下,治妇人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以及产后恶血不下等证。亦可随证所宜,配伍有关药物同用。如经血涩少,或行经腹痛,常配当归、赤芍、香附、益母草等同用。产后瘀滞腹痛,常配川芎、当归、五灵脂等同用。现代临床上还常以本品为主,治疗子宫外孕。如宫外孕一号与二号两方,均以丹参为主药,前者配赤芍、桃仁,适用于宫外孕急性大量腹腔内出血的早期; 后者配赤芍、桃仁、三棱、莪术,适用于宫外孕腹腔内血液已凝成血肿包块者。实验证明,两方均有扩张血管,促进消除盆腔血液或血肿包块的作用。本品消癥瘕积聚,亦活血祛瘀之功,临床用治腹中包块,每与三棱、莪术等同用;慢性肝炎和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者,使用本品有变软、缩小作用。《吴普本草》谓本品“治心腹痛”。在实际应用时,多配行气药同用,如《医学金针》之丹参饮,即本品与白檀香、砂仁同用。现代常用的经验方冠心二号,即本品与降香、川芎、赤芍、红花等同用,治冠心病心绞痛。《名医别录》谓丹参能治“脚痹”;陶弘景谓“渍酒饮之,疗风痹”。亦是借其活血之功,俾血脉流通,“通则不痛。”丹参之性微寒,入血分而归心、心胞经,故能安神除烦。如热病邪入营分,烦躁不眠,常与犀角、生地、黄连等清心凉血之品同用,如清营汤; 若杂病心阴不足,虚热内生,致虚烦失眠者,常与生地、当归、柏子仁、酸枣仁、麦冬等滋养安神之药同用,如天王补心丹。现在民间亦常用本品与五味子水煎服治神经衰弱者。本品活血而又凉血,故痈肿初起,红肿疼痛,与蒲公英、连翘、天花粉、乳香、没药同用;若治妇人乳肿痛,用本品与芍药、白芷,以苦酒渍,再用猪脂煎膏外敷, 如《刘涓子鬼遗方》之丹参膏。 此外, 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亦常用本品,可配当归、玄参、金银花、甘草等同用。综观上述主治诸证,活血祛瘀是本品主要功用; 或谓本品有“养血”之功,实即“《日华子本草》所谓”破宿血,补新生血”之意,不可与地、芍等补血之功相混。煎服,10~15g。反藜芦。 实验研究: 丹参含丹参醌Ⅰ、Ⅱ、ⅡB、二氢丹参醌、异丹参醌Ⅰ、Ⅱ、隐丹参醌、异隐丹参醌Ⅰ、Ⅱ、Ⅲ,丹参酸甲脂、次甲丹参醌、羟基丹参醌ⅡA ,丹参新醌A、B、C、丹参新酮、丹参醇Ⅰ、Ⅱ,3,4-二羟基苯甲醛和三个酚性酸。还含鼠尾草酚、丹参素、维生素E、β-谷甾醇等。 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冠脉血管阻力,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并减轻结扎冠脉后缺血心肌间盘的损伤,其降压作用可为阿托品所阻断,与心得安不产生协同作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延长小鼠在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氧耗速度较对照组稍减慢,并能减轻小鼠缺氧时脑与心脏的乳酸含量。丹参酮Ⅱ-A磺酸钠静脉注射后,狗的血压轻度升高,心输出量和左心室作功量稍有增加,心率和外周阻力的变化不显著。用于结扎前降枝的狗,心电图改变恢复较快、缺血区与非缺血区均见桥式侧枝吻合血管开放,24小时后心肌梗塞范围显著缩小。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多种溶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注射后1小时肝、肺、肠中含量较高,24小时内尿和粪中排泄率分别为10.2%和32%。丹参中的水溶性成分丹参素,能显著延长小白鼠耐缺氧时间,对垂体后叶素所引起的大鼠缺血性心电图有显著保护作用,急性结扎冠脉前降支的狗,能显著对抗LVSP的下降和LVEDP的升高,24小时后心肌梗塞范围显著缩小。并能舒张离体冠脉条,对抗吗啡和心得安的收缩冠脉作用。此外,丹参水提取液尚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凝血功能,促进纤溶活性,改善微循环障碍。丹参注射液对小鼠有镇静、安定作用。其抗惊厥作用不明显,但能对抗苯丙胺的精神运动兴奋作用。 ☚ 川芎 桃仁 ☛
丹参 丹参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泥土,晒干,生用或酒炒用。 根呈圆柱形,上部膨大,顶端有茎痕,稍扭曲或破裂,有时多分枝,并附细根,长10~20cm,直径0.3~1cm。表面棕红色深浅不等。具有多数不规则的纵皱纹,浮皮粗糙,手拈易脱落。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粗糙,红黄色或黄棕色,外层色较深,内层有明显的筋脉白点,如菊花状。无臭,味甘微苦。 少阴人药。功能为收敛壮脾,活血调经。用于痈疽证。《东医寿世保元》芎归香苏散,治四时瘟疫、伤寒、太阳证、痈疽初发证。若加丹参以收敛活血,治痈疽。 ☚ 苏合香 石斛 ☛
丹参 丹参蒙古名乌兰—温都素、热贡、热贡巴、嘎勒—敖尔浩岱。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茎。春、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洗净,切片,阴干。 本品味苦,性凉、轻、钝、涩;有清血热,祛恶血,止泻之功效。用于 ❶血热,脉热:与马先蒿、石韦、贝母等配伍,作为脉热方之主剂用。 ❷胃包如病: 配制十三味松石散用。 ❸血热,腑热病泄泻:配制七味胆散用。 ☚ 栀子 茜草 ☛ 丹参dan shen【医学】the root of red-rooted salvia 丹参redroot sage(Salvia miltiorrhiza)
丹参root of red rooted salv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