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临界值诊断法diagnosis method of criticalvalue以“养分临界值”作为判断作物养分丰缺标准的诊断法。“养分临界值”是一种指标。即当作物体内养分浓度低于这一限度时产量将明显下降。所以临界值是判断作物是否缺乏某种营养元素的一个度量标准。在营养诊断中,不论是用化学方法或其他方法测得的养分含量,凡最后用临界值进行判断的都属于临界值诊断法范畴,所以临界值诊断法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或手段,而是方法的属性或归类。用临界值判断养分丰缺在20世纪70年代前是唯一的传统做法。只是在70年代由E.R.皮弗尔(Beaufils)创立了新的诊断推荐施肥系统(DRIS,diagnosis and recommendationintegrated system)后,对营养状况的判断标准才出现了新的概念,即根据养分元素的平衡状况进行判断。珍断的最后结论不是单一元素的丰缺而是被诊断各元素的相对需肥顺序。在临界值诊断中也有用元素比值如K/N、K/Mg、P/Zn、Ca/B、Cu/Fe等比值作为指标,但判断时仍以高于或低于某一值限来确定丰缺,所以仍然是临界值诊断。临界值诊断法存在一些缺点,即受作物生育期、采样部位和品种的影响,从而表现应用上的局限性,但这是相对于DRIS而言,DRIS受上述因素影响少,但过程极为繁琐、计算工作量极大,其结果也不能指出应施肥料的用量。似乎还不可能取代临界值诊断而成为诊断法的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