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丰子恺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石门湾(今为石门镇,属桐乡县)人 丰子恺
丰子恺
共1首 (词)近现代·丰子恺 花老无风落,阴浓过雨新。 故园春色半成尘。 正是绿肥红瘦最伤神。 共1首 (词)近现代·丰子恺 郁孤台上秋风袅,虔州圣地双江抱。 草木尽生光,山川万里香。 崆峒眉样秀,章贡眼波溜。 沃野绿无边,穰穰大有年。 共1首 (约1938年3月。) (词)近现代·丰子恺 千里故乡,六年华屋,匆匆一别俱休。 黄发垂髫,飘零常(常,又作:尚。)在中流。 渌江风物春来好,有垂杨时拂行舟。 惹离愁,碧水青山,错认杭州。 而今虽报空前⑴捷,只江南佳丽,已变荒丘。 春到西湖,应闻鬼哭啾啾⑵。 河山自有重光日,奈离魂欲返无由。 恨悠悠,誓扫匈奴,雪此冤仇。 共4首 (词)近现代·丰子恺 空袭(一作飞机)也,炸弹向谁投? 怀里娇儿犹索乳,眼前慈母已无头,血乳相和流。 (1938年8月21日) (词)近现代·丰子恺 逃难也,逃到桂江西。 独秀峰前谈艺术,七星岩下躲飞机,何日更东归。 (词)近现代·丰子恺 闻警报,逃到酒楼中。 击落敌机三十架,花雕美酒饮千盅,谈话有威风。 (词)近现代·丰子恺 防空也,日夜暗(一作动)惊魂。 明月清风(一作月白风清)非美景,倾盆大雨是良辰,苦煞战时民。 共1首 (词)近现代·丰子恺 他乡作客,每到春来愁如织。 怕上层楼,柳暗花明处处愁。 伤心春色,独自垂帘长寂寂。 多事黄莺,百啭高枝梦不成。 共1首 (词)近现代·丰子恺 荻花洲,斜阳道。 一片凄凉秋早。 异乡风物故乡心,镇日频相萦绕。 桐落叶,杨枝袅。 做弄闲愁闲恼。 秋来春去怅浮生,如此年华易老。 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散文家。浙江桐乡人。17岁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习,爱好图画与音乐。1921年自费赴日留学,一年后回国,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任教。1924年与友人创办上海立达学园。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抗战后曾在桂林等地继续从事进步文艺活动。他的散文富有意境美,清新、流畅。散文集有《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子恺随笔录》《车厢社会》《甘美的回味》《缘缘堂再笔》《率真集》等,译著有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等。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文联副主席等职。有《丰子恺散文选集》《丰子恺文集》。 ☚ 庐隐 王独清 ☛ 丰子恺 丰子恺1898.11.5—1975.9.15原名丰润,号子頞,后改子恺。浙江崇德(今崇福县)人。17岁入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1年赴日学西洋画和提琴,一年后回国,先后在上海师专、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课余钻研文艺。1927年出版《子恺漫画》,为中国第一本漫画册,之后陆续出版画集多册。抗战爆发后,曾在桂林师范、重庆国立艺专等校任教。1950年开始学俄文,翻译出版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等,还译有日本古典文学名著《源氏物语》。1952年起任上海文史馆委员,1954年起任中国美协常委、上海文联副主席等职,1975年因病逝世。丰子恺二十年代中期开始创作散文,1931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此后又有《随笔二十篇》(1934年)、散文《车厢社会》(1935年)、《丰子恺创作选》(1936)、《缘缘堂再笔》(1937年)等。这时期他的散文和漫画一样,多写民间的疾苦,世态的不平。抗战以后出版散文集《甘美的回味》(1940年)、《子恺近作散文集》(1941年)、《教师日记》(1944年)、《率真集》(1946年)等,这时他接触了宽广的现实,曾经写了《辞缘缘堂》、《防空洞中新闻》、《胜利还乡记》、《贪污的猫》和《口中剿匪记》等优秀篇章。丰子恺的散文总是用明白如话的文字,将对象描摹得细腻生动,颇具神韵,在婉曲的叙述中又夹以议论,因而于素朴与隽永中含有哲理的意味。 ☚ 戈杨 文怀沙 ☛ 丰子恺 077 丰子恺1898—1975画家、翻译家。浙江崇德(今桐乡县)人。1914年入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1年赴日本留学,同年回国。1929年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1937至1946年在浙江大学(广西、贵州)、重庆国立艺专任教。1946年回杭州。1949年后,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1961至1965年最先翻译了日本古典文学巨著《源氏物语》(紫式部著)。译著甚丰,主要有: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黑田鹏信《艺术概论》、上田敏《现代艺术十二讲》等。 ☚ 郑振铎 初大告 ☛ 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音乐教育家、画家、文学家、翻译家。浙江省崇德县(今桐乡县)人。1914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美术,1921年春去日本考查、研修,同年冬回国,在上海、杭州、重庆、桂林、贵阳等地从事中学音乐、美术教学及文学方面的创作和编译工作。1949年以后担任上海国画院院长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他一生写作和编译许多以青少年为对象的音乐普及读物,对于普及西洋音乐知识,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50年代又翻译介绍了许多有关苏联普通音乐教育的书籍和文章。重要的音乐著作和编译有:《音乐常识》(1925)、《音乐入门》(1926)、《音乐的听法》(1930)、《近世十大音乐家》(1930)、《西洋音乐楔子》(1932,后改名〈西洋音乐知识〉)、《开明音乐讲义》、《苏联音乐青年》(格罗金斯基著,与丰一吟合译,1953)、《音乐基本知识》(华西那—格罗斯曼著,1953);并编有《中外名歌五十曲》(与裘梦痕合编,1942)、《抗战歌选》(与肖而民合编,1942)和《李叔同歌曲集》(1958)等共39种。 ☚ 应尚能 黄自 ☛ 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Feng Zikai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漫画家。浙江桐乡人。1914年秋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习,受业于李叔同(即弘一法师)等名师。1921年赴日本留学,主修音乐和美术,回国后,在大学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并翻译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20年代中期开始散文创作,先后结集出版的有《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率真集》等。解放后,主要从事绘画创作。 ☚ 卞之琳 萧乾 ☛ 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Fengzikai原名丰仁,又名婴行,浙江崇德石门湾人。曾经是著名艺术家李叔同(弘一法师)的弟子,早年曾赴日本留学,擅长书法、西画、音乐,以漫画最为人称道。他从30年代起开始创作漫画,针砭时弊。他的漫画风格奠定了我国漫画在艺术界的独立地位。他的漫画形式别致,风格独特,运用大胆的夸张与变形手法,表现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好人好事或人人痛而诛之的坏人坏事,不但易于为大众所接受,幼儿也容易受到感染。 ☚ 齐白石 张乐平 ☛ 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Fengzikai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出生于浙江省崇德县。原名丰仁。在美术理论、音乐理论、书法及艺术教育各方面都有重大建树,而尤以漫画和散文创作为世人瞩目。丰子恺于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画家李叔同和文学家夏丐尊都曾是他的老师。受李叔同影响,丰子恺开始从事美术,组织“桐荫画会”。1919年毕业后,与同学刘质平等在上海创办师范专科学校,并任美术教师。还与姜丹书、欧阳予倩等发起成立中华美育会,出版会刊《美育》。1921年,丰子恺赴日本东京学习绘画和音乐,同年冬天回国。此后他在多所大中院校任教,或任刊物编辑,也曾卖画为生,举办过个人画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美协上海分会主席及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丰子恺在日本学习了日本明治时期画家竹久梦二的绘画,回国后又受陈师曾绘画的影响,用毛笔描绘简括形象成为他的漫画创作的主要表现形式。他最初的作品多以再现古诗诗意为画面内容,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等;接着又将儿童生活的天真无邪作为表现对象,情趣盎然。如《瞻瞻底车》等。1924年,《我们的七月》杂志第一次刊载了丰子恺的漫画。从1925年5月起,郑振铎主编的《文学周报》连载了他的作品;同年12月,由《文学周报》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画集《子恺漫画》。描绘日常所见的社会现象是他的作品的重要部分,具有较深刻的含义,耐人寻味。《邻人》一画,描绘同住一个楼层相邻的两家人把带尖的铁栅栏设置在已经隔开的阳台之间。寥寥数笔,却一针见血地揭示了旧社会紧张对立的人际关系。作者以质朴、简洁的绘画形象对人们熟视无睹的许多人情世态加以讽刺和批判,引发人们的思考。已出版的丰子恺漫画集有《子恺漫画》、《子恺画集》、《学生漫画》、《儿童漫画》、《人间相》、《子恺漫画全集》等。 ☚ 潘天寿 卫天霖 ☛ 丰子恺 丰子恺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漫画家。生于1898年,卒于1975年。原名丰润,号子頞,浙江崇德(现崇福县)人。丰子恺早年从李叔同学习音乐与绘画。1921年赴日本学习西洋绘画和提琴。一年后回国。先后在上海、浙江等地教书。1927年,出版了《丰子恺漫画》,这是丰子恺的处女作,同时也是中国第一本漫画册。1931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1934年又出版了他的第二本散文集《随笔二十篇》,此后于1935年出版散文集《车厢社会》,1936年出版《丰子恺创作选》,1937年出版《缘缘堂再笔》等。这期间的散文和漫画作品,大多反映民间疾苦、世态不平。抗日战争爆发后,丰子恺辗转桂林师范、重庆国立艺专等校任教。抗战胜利以后,丰子恺迁居杭州,以卖画和稿酬为生,全国解放前夕,定居上海。这期间创作有散文集《甘美的回味》、《子恺近作散文集》、《教师日记》、《率真集》等,还有《辞缘缘堂》、《防空洞中新闻》、《胜利还乡记》、《贪污的猫》、《口中剿匪记》等一批贴近社会现实的作品。新中国成立以后,丰子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文联副主席等职。1950年,丰子恺开始学习俄文,并翻译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等书,这期间还翻译了日本古典文学名著《源氏物语》。丰子恺的译著还有《初恋》、《自杀俱乐部》、《石川啄木小说集》等。漫画作品有《子恺漫画全集》。丰子恺是我国现当代文坛上具有很大影响的作家、翻译家、漫画家,他的散文和漫画风格独特,朴素隽永,含有深刻的哲理。他为中国的文学和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 卞之琳 王统照 ☛ 丰子恺1898—1975作家、画家。浙江崇德人。曾留学日本,回国后长期从事艺术教育事业。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等。其散文朴素潇洒,感情真率,富有情致和诗意。 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现代散文家、画家。原名丰润,号于頞,后改子恺。浙江崇德人。17岁入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1年赴日学习音乐和美术,一年后回国,先后在上海师专、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课余钻研文艺。1927年出版了《子恺漫画》,为中国第一本漫画册,之后又陆续出版画集多册。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曾在桂林师范、重庆国立艺专等校任教。他的思想既有超尘出世、静观人生的一面,又有爱国忧民、面向现实的一面。他的漫画、书法自然潇洒,风韵别致,称誉艺坛。丰子恺在2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散文,1931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此后又出版了《随笔十二篇》、《车厢社会》、《丰子恺创作选》等。这时期他的散文多写民间的疾苦,世态的不世。他的许多散文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但他善于从纷纭世态中选取一鳞半爪,加以巧妙传神的点染,表现出一种清幽玄妙的情趣,给人以雅逸愉悦之感。抗日时期坎坷的生活经历,改变了他冷观人生的态度,走上面向现实的道路。像《辞缘缘堂》、《还我缘缘堂》等作品中,通过对美好故乡的遭劫,控诉日寇的暴行,爱憎极为鲜明。《贪污的猫》、《口中剿匪记》则讽喻国民党贪官污吏祸国殃民的丑行。其作品语言诙谐,形式灵活多样,信笔所致,妙趣横生,在婉曲的叙述中又夹以议论,因而于朴素与隽永中含有哲理的意味。丰子恺善于翻译工作,译过屠格涅夫、柯罗连柯、夏目漱石等人的作品,并将日本长篇古典文学名著《源氏物语》译成中文。丰子恺曾任上海国画院院长、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 ☚ 郑振铎 老舍 ☛ 丰子恺 丰子恺丰子恺 (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名仁,又名婴行,以字行,浙江桐乡人。早年曾从李叔同习绘画、音乐。五四运动后,即进行漫画创作。1921年春去日本东京,回国后先后在上海、浙江、贵阳、广西、重庆等地从事美术和音乐教学。任开明书店编辑多年。受其师李叔同影响,有佛教思想,曾作 《护生画集》,寓以佛家护生、戒杀、行善之旨。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早期漫画多暴露旧中国的黑暗,画有 “儿童相”、“民间相”、“都市相”、“战时相” 等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姜丹书评为 “虽含讽刺而温柔和平,险中要害”。 ☚ 李苦禅 潘天寿 ☛ 丰子恺 丰子恺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名仁,又名婴行,以字行,浙江桐乡人。早年曾从李叔同习绘画、音乐。五四运动后,即进行漫画创作。1921年春去日本东京,回国后先后在上海、浙江、贵阳、广西、重庆等地从事美术和音乐教学。任开明书店编辑多年。受其师李叔同影响,有佛教思想,曾作《护生画集》,寓以佛家护生、戒杀、行善之旨。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早期漫画多暴露旧中国的黑暗,画有“儿童相”、“民间相”、“都市相”、“战时相”等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姜丹书评为 “虽含讽刺而温柔和平,险中要害”。 ☚ 李苦禅 潘天寿 ☛ 丰子恺1898~1975Feng Zikaicontemporary proser,translator and artist. Works: Carriage Society,In Memory of Mr.Li Shutong,etc.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