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丰储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丰储仓 丰储仓仓库名。官署名。宋、元两代设置。用以丰年储粮,以供灾年使用。元时又有专管皇帝行幸膳用的丰储仓。《元史·百官志》: “崇墉仓,大盈仓,大京仓,大稔仓,足用仓,丰储仓,丰积仓,恒足仓,既备仓。已上九仓,各置监支纳1员,正七品; 大使1员,从七品; 副使1员,正八品。” “丰储仓,秩从九品。大使1员。掌出纳车驾行幸支持膳羞。” 前者隶户部,后者隶宣徽院。” ☚ 汾祠署 丰积仓 ☛ 丰储仓 丰储仓中国古代仓储的一种。仅行于宋代。由官府举办,其作用为备赈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户部尚书韩仲通奏请设立。当初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时,将上供米所剩余百万石,贮藏别廪,以备军储及饥年荒灾所用,该廪即为后来的丰储仓。后又储米二万石于镇江、建康 (今江苏南京) 等处。其时因借贷者众,至绍兴三十年 (1160年) 夏,遂下诏使其补还。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因农家青黄不接,又使粜出久藏之米,至秋收时再进行补籴。此仓与广惠仓、惠民仓相似,也为预备赈灾而设。其所贮之米,遇青黄不接之时,借贷给农家,秋收后补还。南宋时每遇灾歉,借助于丰储仓,亦颇有成效。 ☚ 广惠仓 平籴仓 ☛ 丰储仓监当局名。初在东青门外三里,后移置仁和县侧仓桥东。南宋初为北省仓。绍兴二十七年始易以“丰储”之名。诸路上供岁馀粮,归丰储仓,椿额达一百万石。备水、旱灾时,以供军粮,及减少收诸路籴粮之数(《合璧后集》卷50《丰储仓》、《朝野杂记》甲集卷17《丰储仓》、《咸淳临安志》卷9《丰储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