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美合作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美合作所 中美合作所是国民党政府与美国共同建立的镇压中国人民的特务机关,全称“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1942年“军统”与美国参谋部情报署联系。1943年4月,由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和美国海军参谋部情报署合作,中美双方签订协议,与美国特务梅乐斯在重庆合办合作组织“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戴笠任主任。中美合作所得到大批美国新式器材和武器,几百名美国特务来华,向4万多人传授“特种技术”,主要为国民党训练和派遣特务,直接进行恐怖活动,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特务活动更加猖獗。重庆的“白公馆”“渣滓洞”两个集中营成了他们杀人的魔窟,并在安徽、贵州、广东、福建等地设立特务训练班,形成了一支特殊的武装特务队伍。军统在抗日战争期间也从事一些搜集敌方情报并对敌实施恐怖活动,因此,对打击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起了一些作用。1946年,戴笠乘飞机失事死后,军统局进行改组,其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司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 中美合作所 全称“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1943年春开始筹办,同年4月由国民党政府军统局副局长戴笠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特使在重庆签订合作协定,正式成立。以中美双方进行有关对日作战的情况交换与宣传,及在沦陷区进行游击破坏等为主旨。戴笠任主任,美国特务梅乐斯任副主任,下设军事作战、情报、心理作战、气象、行动、交通运输等组及总办公室。1944年秋双方签订补充合同,规定由美国特务为蒋介石集团培训特务人员,向军统提供美国刑具以加强对中国人民的镇压。同时增设工程处和总翻译室。在贵州息烽、广东梅县等地举办二十多个训练班,训练了大批特务、军警,在重庆磁器口的白公馆和渣滓洞设有庞大的集中营,杀害了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中美合作所”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军统局和美国海军部情报署合办的特务机关。全称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麓。1943年7月在重庆市磁器口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统局局长戴笠、美国海军情报署少将梅乐斯任正、副主任。表面上是中美交换对日作战情报的组织,实际上主要是训练特务,逮捕、囚禁和残害共产党人与进步人士的机构。在重庆设有白公馆等集中营,叶挺将军曾囚禁于此,罗世文、车耀先等均在此遭杀害。1945年11月撤销,其集中营等全由军统局接管。 中美合作所全称为“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是国民党军统局和美国海军部情报署合作组织的特务机关。1943年5月在重庆成立,以美国特务为教官,为国民党培训特务,并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1945年11月撤消。 中美合作所zhong mei he zuo suoSino-American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中美合作所国民党政府与美国共同建立的镇压中国人民的特务机关。全称“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1943年由军统头子戴笠和美国特务梅乐斯在重庆合办,主要为国民党训练和派遣特务,直接进行恐怖活动。拘捕和屠杀共产党员和爱国进步人士。在重庆渣滓洞设有集中营,并在安徽、贵州、广东、福建等地设立特务训练班。中美合作所于1946年3月撤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