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郑洞国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郑洞国1903—湖南石门人 郑洞国
郑洞国
郑洞国1903~国民党军将领。湖南石门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国民党军队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1948年10月在长春率部放下武器。 郑洞国 郑洞国1903—1991国民党军将领。字桂庭。石门人。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历任党军教导团连党代表、营党代表、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参加东征、北伐。1936年后历任第二师少将师长、第九十八军副军长、机械化第五军副军长兼荣誉第一师师长、新编十一军军长、第八军军长、新一军军长。1943年任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第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参加昆仑关、远征印缅诸役。1945年当选国民党第六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同年任第三方面军中将副司令官兼京沪卫戍副总司令。1946年后历任东北保安副总司令长官、代理司令长官、东北行辕副主任兼沈阳绥靖公署主任、东北 “剿总” 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官。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长春兵败城危的情况下率部投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七届常委,第五、六届民革中央副主席。 ☚ 罗华生 侯润陶 ☛ 郑洞国 郑洞国字桂庭,湖南石门人,1903年生。早年入石门中学和长沙湖南商业专门学校,曾参加五四运动及抵制日货运动。1924年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被编入学生第二队,并参加平定商团叛乱的战斗。此间曾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脱党。军校毕业后,任教导第一团第二营第四连党代表。1925年2月10日又参加第一次东征,因功升任教导第二团第三营党代表。第二次东征后,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师第八团第一营营长。1926年7月北伐时升任第三师第八团团长,留守东江。10月率部从东路入闽北伐。曾参加永定、松口战役。1928年整编后,改任陆军第二师第六旅第十团团长。后参加蒋桂战争、中原大战及“围剿”鄂豫皖苏区,并升任第二师第四旅旅长。1933年3月参加古北口战役,重创日军。同年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教班第一期受训。1935年参加对中央苏区的“围剿”。1936年升任第二师师长。同年10月22日任少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保定抗击日军。1938年3月参加台儿庄战役,因功于7月4日升任第九十八军副军长。后又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初改任第九十五军副军长,2月19日调任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五军副军长兼荣誉第一师师长,12月率部参加广西昆仑关战役,取得重大胜利,受到表彰,并于1940年4月2日升任新编第十一军军长,后改任第八军军长,率部参加鄂西会战。1943年被派往印度,任新编第一军军长,参加缅北反攻作战。1944年升任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指挥与日军作战,取得缅北作战胜利。1945年2月20日晋任陆军中将,5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同年8月后,调任陆军第三方面副司令官,并兼京沪警备副总司令,负责日军投降事宜。次年3月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副司令长官,并一度代司令长官。1947年7月任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副主任,并兼任东北“剿总”副司令、沈阳绥靖公署主任。1948年3月兼任第一兵团司令官和吉林省政府主席,率部困守长春,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率部于10月19日放下武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水利部参事、国防委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全国政协委员及常委、民革中央委员及副主席、黄埔同学会副会长等职。1991年1月27日在北京病逝。 ☚ 郑洪年 郑炳庚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