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统元宝交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统元宝交钞 中统元宝交钞zhongtong yuanbao jiaochao元代纸币。1965年10月与“至元通行宝钞”一同发现于咸阳市(今咸阳市区)。2件。桑皮纸质,纸色较黑,纸厚质粗。长条形,长26.4厘米,宽18.2厘米。阳面顶部有“中统元宝交钞”6字,其下花纹栏分上下两段。上部有“壹贯文省”4字,下面是一串钱形图案,左右各有两行文字,外侧两行为“中统元宝”、“诸路通行”8个九叠篆字,内侧两行似八思巴文,疑亦“中统元宝”、“诸路通行”之意。八思巴文字下各横排2字。左是“字料”,右是“字号”。“字料”上一字似“微”字。“字号”上一字似“师”字,当系编号字。下部是10行文字,右边是“中书省奏准印造中统元宝交钞,宣课差发内并行收受,不限年月,诸路通行。”“元宝交钞子攒司”,“印造库子攒司”。中间一行大字是“伪造者斩,赏银五定(锭)。”下面是两行小字,为“仍给犯人家产”。左边依次为“中统年月日”,“元宝交钞库使副判”,“印造库使副判”,“中书省提举司”。“壹贯文省”和10行文字中央分别盖不同方形八思巴文朱印。左右两边上部均斜钤墨色合同印记。阴面上部中央盖长条形墨色印章。其上部有“至正印造元宝交钞”8字,下部是两串钱交叉组成的图案。下部盖有方形朱印(印文不清),左上方斜盖一墨色合同印记。保存基本完好。据文献记载,“中统元宝交钞”是至正十年(1350)印行全国的。此交钞与同时发行的“至元通行宝钞”均系元代由官方印发并在市面流通的法定纸币,发现甚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 中敃鼎 中桥渡 ☛ 中统元宝交钞 中统元宝交钞见“中统钞”。 ☚ 中统钞 至元宝钞 ☛ 中统元宝交钞 中统元宝交钞简称“交钞”、“中统钞”。元纸币名。世祖中统元年( 1260 )开始发行。面额分一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一贯和二贯十种。二贯当白银一两。不限年月,诸路通行,收回以前各路发行的旧纸币。至元十二年( 1275 )曾发行二文、三文、五文三种小额“厘钞”,因行用不便,故在十五年废止。中统钞发行初期,以金银为准备金,币值比较稳定。后来发行过多,停止兑现,引起物价上涨。至元通行宝钞发行后,中统钞仍旧行用。 ☚ 天启通宝 八、度量衡 ☛ 中统元宝交钞元朝纸币之一种。简称中统元宝钞、中统交钞、中统宝钞、中统钞。世祖中统元年(1260)十月始印行,不限年月,诸路通行。面值分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一贯文、二贯文十等。习称十文为一分,百文为一钱,一贯为一两,五十贯为一锭。以银为本,两贯同白银一两。因行之年久,物重钞轻,钞值跌落,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改行至元通行宝钞,中统钞仍通行,五贯合至元钞一贯。至大二年(1309),改行至大银钞,罢中统钞,限百日倒换。四年,仁宗即位后,恢复中统、至元钞。顺帝至正十年(1350),印发新中统钞,一贯合一千文,当至元钞二贯。中统钞“终元之世,盖常行焉。”(《元史·食货志一》)中统钞初以木版印刷,至元十三年改铜版。 中统元宝交钞元代纸币名。中统元年(1260)发行。是以丝作本位的纸币,以两为单位。二两值白银一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