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的湖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的湖泊

中国的湖泊zhongguo de hupo

我国湖泊数量多,种类齐全。据统计,全国共有湖泊约24880个,总面积达83000平方公里以上,约占国土总面积的0.8%左右。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840多个,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3个。我国的湖泊,按成因分有河迹湖、海迹湖、溶蚀湖、冰蚀湖、构造湖和堰塞湖等类型; 按湖水的化学性质分,有淡水湖和咸水湖; 按湖泊面积大小分,有大型湖泊 (大于500平方公里)、中型湖泊 (50~500平方公里)和小型湖泊(50平方公里以下);按湖泊的水循环特点又有内流湖与外流湖之分。我国湖泊的地域分布具有范围广泛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湖泊分布最稠密的地区是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此外在云贵高原、蒙新地区与东北地区也有不少的湖泊分布。根据湖泊的成因与水文特点,基本上可分为东部平原、东北平原、云贵高原、蒙新以及青藏高原等五个湖区。东部平原湖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淮海平原以及东南沿海等地,湖泊总面积达22161 平方公里,占我国湖泊总面积的27.5%,以长江下游沿岸、江苏水网区以及两湖平原区湖泊分布最稠密。本区湖泊在成因上大都属于河迹湖或海迹湖。湖泊水文特征与河网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湖泊水位受河川水位变化的影响,有丰枯水位的年内和年际变化; 湖泊主要受河流水量的补给,全部属淡水湖;湖泊对河川径流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特别是一些大的湖泊,其调节作用十分明显;因受河流泥沙淤积作用的影响,湖泊大都表现出湖底平坦、湖水不深等特点,而且具有日渐缩小的趋势。此外,本区亦有一些湖泊是在因构造运动形成的大面积陷落基础上,通过外力作用塑造而成的。东北平原湖区的湖泊面积约3722平方公里,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6%。本区湖泊的主要特点是数量多,但面积小,水位浅,并含有较多的盐碱成分,当地人称之为水泡子或碱泡子。湖泊的形成大多与地壳沉降、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有不透水层等因素有关。面积大一些的湖泊多属与地壳运动有关的构造湖或者是火山堰塞湖,如镜泊湖及五大连池均是我国著名的熔岩堰塞湖,白头山的天池为火口湖,兴凯湖为构造陷落湖等。云贵高原湖区有湖泊面积1188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4%。本区湖泊大部分均属于因地层断裂陷落而成的构造湖和石灰岩溶蚀湖。构造湖多沿南北断裂带发育,湖形南北狭长,湖水较深,如滇池湖面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平均宽约10公里,最大水深为6米。溶蚀湖则一般面积较小,湖水较浅,分布和形态均无一定规律,地面无泄水道,地下则常与暗河相通,如贵州的草海、云南的纳帕海、拉石坝湖等。青藏高原湖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密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全区湖泊面积达37549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6.6%。本区湖泊的发育多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同时又受冰川作用的影响,属混合型湖泊。此外,也有少数堰塞湖。湖水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湖泊面积大为缩小。本区除东部及南部有少数外流湖外,绝大部分地区均属内陆湖,湖面蒸发量大,湖水不断浓缩,因而大多属咸水湖和盐湖,湖中多硼砂、芒硝、食盐、钾盐、锂等资源。蒙新湖区主要包括内蒙古及西北六省区的广大干旱地区,全区湖泊面积15875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9.7%。本区湖泊因受干燥气候的影响,湖水浅,矿化度高,多为咸水湖和盐湖。随着河流的漫流和改道,湖面、湖形游移多变。湖泊成因类型多样,但多数为在风蚀洼地积水而成的湖泊,其主要特点是湖面小、水浅无出口、冬季积水、夏季干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此类湖泊多在沙漠中成群出现。此外,本区也有不少因河流受流沙淤塞积水而成的湖泊,以及某些面积较大的构造湖,如岱海、达来诺尔等。蒙新湖区还有少数与较大河流相连通的淡水湖,如博斯腾湖、乌梁素海等,湖形较为固定。我国的主要湖泊见下表。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面积4583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一大湖,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大约在13万年以前,青海湖水矿化度并不高,它接纳了多条河流的注入,并通过湟水与黄河相通,属外流湖。后因湖区地势抬升,变成内陆湖,特别是近万年来青藏高原持续上升,气候愈益干燥,蒸发作用加强,致使湖面缩小,水位下降,湖水咸度不断增加,变成今天的咸水湖。青海湖有著名的鸟岛,其上鸟类繁多,现已列为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湖内盛产湟鱼 (裸鲤)、花马鱼和狗鱼等,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鱼产地。湖的四周有良好的土壤、气候条件,如有水源灌溉,可种春小麦、青稞、油菜、豌豆、甜菜等多种作物; 沿岸水草茂盛、畜牧业比较发达。

我国主要湖泊特征表


鄱阳湖在江西省北部,湖面南北长100公里,东西宽60公里,面积约3583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6米,蓄水量248.9亿立方米,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主要接纳上游地区赣江、抚河、信江、修水、饶河等五水注入的水量,下经长达50公里的狭长水道注入长江。由于湖泊地势高于长江,湖面海拔为21米,长江水很难倒灌入湖。上游五水流域春夏多雨,秋冬少雨,湖泊水量的季节变化十分明显,枯洪水位相差极为悬殊,湖面具有 “洪水 一片,枯水 一线” 的变化特点。鄱阳湖水产资源丰富,有鱼类9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很高的有鲤、鳙、鲢、鲫等20多种,所产鲥鱼和银鱼驰名中外。湖中盛产莲、藕、菱芡等。鄱阳湖平原是我国著名的水稻、棉花和油菜籽的生产基地。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面积2740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在历史上它曾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素有“八百里洞庭”之说。该湖承纳了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大水系,并通过西北部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平均每年接纳长江水量近4000亿立方米,湖水经城陵矶排入长江,因而整个湖泊对长江洪水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洞庭湖湖面季节伸缩性很大,6~8月份的洪水期与12月~次年3月的枯水期相比,水量相差达8倍,水位变化一般为10米左右,呈现出夏季一片汪洋、冬季小湖星布的景色。洞庭湖接受由四水及四口带入的泥沙淤积十分严重,入湖泥沙总量多年平均约1.615亿立方米,其中长江四口约占 86%。入湖泥沙除少量通过城陵矶输入长江外,85%均沉积在湖底,湖床每年平均升高达3.5厘米,湖泊面积及容积皆日趋缩小,昔日的大湖今日已被众多的沙洲分割成东洞庭、南洞庭、西洞庭、大通湖以及很多的零星小湖。与全盛时期相比,湖面缩小了约80%以上,因此洞庭湖原有的 “江涨湖蓄” 的调节功能在不断减弱,致使整个洞庭湖沿岸时有不同程度的涝渍灾害发生。洞庭湖水产资源丰富,主要经济鱼类有青、草、鲢、鳙、鲤、鲫、鳊等。洞庭湖水系发育,四周河口较多,港汊纵横,湖区土质肥沃,水草茂盛,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等生产基地之 一。
太湖位于江苏省南部,面积2425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它主要靠苕溪、荆溪和江阴以上的长江水量补给,湖水的出水口有沙墩港、胥口港、瓜泾口及太浦河,由黄浦江、浏河、吴松江注入长江,其中黄浦江是太湖的主要泄水河道。太湖流域温暖多雨,土肥水沃,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籽、桑蚕和鱼虾等,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桑蚕、淡水鱼产区。太湖湖光山色,景色迷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 中国的江河   中国的冰川 ☛
中国的湖泊

中国的湖泊Zhongguo de hubo

我国是个多湖泊的国家。据统计,全国共有天然湖泊约2 488万个,总面积8.3万平方公里以上,约占国土总面积的0.8%。其中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2 848个,总面积8.0645万平方公里(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最新统计,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2 300多个,总面积7.0988万平方公里);面积1 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3个,总面积2.9307万平方公里。全国湖泊总水资源量为7 077亿立方米,其中淡水储量为2 250亿立方米,占我国整个陆地水资源量的8%。如果对我国湖泊加以分级统计(见下表),全国湖泊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并不多,绝大多数的湖泊面积均不足50平方公里。近年来由于盲目开发利用,许多湖群数量和面积都在萎缩。如洞庭湖在1949年水面积为4 350平方公里,经过连年围垦,加之泥沙淤积,目前已缩小为1 343平方公里。江汉平原的湖泊,解放初期为1 066个,现已减少到193个。我国湖泊由于国土辽阔,数量众多,各地称呼很不一致。一般在内蒙古地区称诺尔、淖、海子,新疆称库尔、库勒,西藏称错或茶卡,松辽平原称泡子,太湖流域称荡、漾。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面积4 583平方公里;最深的是白头山天池,晟大水深373米;最高的是霍尔帕湖,湖面海拔5 465米。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是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泊。我国的湖泊有多种成因类型,其中因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断陷、凹陷所形成的构造盆地,经潴水而成为湖泊,通常称为构造湖;因火山喷发,喷火口积水成湖,称为火山口湖,或因火山喷发的熔岩壅塞河床,抬高水位而成为湖泊,称为火山堰塞湖;因冰川的挖蚀作用和冰砾泥的堆积堵塞作用而形成的湖泊,称为冰川湖;因易溶性碳酸盐类岩层的溶蚀洼地积水而成的湖,叫岩溶湖。此外,还有沙漠地区的沙丘受定向风吹蚀成的丘间洼地,被潜水汇聚成的风成湖;沿海平原洼地由于沿岸流所挟带的泥沙不断淤积,海湾被沙嘴封闭而形成的潟湖;由于河道的横向摆动而残留的河迹湖或随河流天然堤而伴生的堤间湖等。上述不同类型的湖泊在我国都能找到典型的代表,其中构造湖、堰塞湖等在我国比较普遍,特别是一些大中型湖泊,几乎都属构造湖类型。其他的火山口湖、冰川湖、岩溶湖、风成湖、潟湖、河迹湖等都有特定的分布区域。根据各类湖泊地域分布的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特点,一般把我国湖泊划分为五大湖区:
❶东北湖区:面积约3 722平方公里,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6%。本区湖泊的特点是数量多,面积小、水位浅,含有较多的盐碱成分,被当地称为水泡子、碱泡子。湖泊形成大多与地壳沉降、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有不透水层等因素有关。其中面积较大的湖泊,如兴凯湖、镜泊湖、五大连池、白头山天池等,多属与地壳有关的构造陷落湖、火山堰塞湖、火山口湖。
❷蒙新湖区:主要包括内蒙古及西北六省区的广大干旱区,湖泊总面积为15 875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9.7%。本区湖泊的特点是湖水浅、矿化度高、湖形游移多变、成因类型复杂,多构造湖、风成湖。咸水湖和盐湖最多,淡水湖占的比重很小。
❸青藏湖区:湖泊总面积37 549平方公里,占全国湖泊面积的46.6%。其主要特点是:湖泊发育大多受地质构造控制、湖水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内陆湖,特别是咸水湖和盐湖占绝大多数。湖泊成因类型以构造湖、冰川湖为多。
❹东部平原湖区:包括长江中下游、黄淮海平原及东南沿海等地。湖泊总面积达22 161平方公里,占全国湖泊面积的27.5%,以长江下游沿岸、江苏水网区及两湖平原分布最稠密。湖泊主要特点是成因大多属构造湖、河迹湖和潟湖,湖泊水位受河川水位变化影响大,水源补给主要来自河流,故均为淡水湖,湖泊对河川径流调节作用明显,因受河川泥沙淤积作用影响,湖泊一般底部平坦,湖水不深。
❺云贵高原湖区:湖泊总面积1 188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4%。本区湖泊的最大特点是:构造陷落湖和石灰岩溶蚀湖占绝大部分,构造湖多以南北断裂带发育,湖形狭长,湖水较深,溶蚀湖多与地下暗河沟通,地面无明显泄水道。

类 别分级标准
(平方公里)
数 量
(个)
面 积
(平方公里)
大型湖泊
中型湖泊
>500
500—50
28
203
39 389
27 195
小型湖泊50—1
<1
2 617
22 032
14 061
2 755
合 计 24 88083 400

我国主要湖泊表

湖泊名称所在省区湖面高程
(米)
面 积
(平方公里)
蓄水量
(亿立方米)
平均水深
(米)
最大水深
(米)
湖水矿化度
(毫克/升)
青海湖
鄱阳湖
洞庭湖
太 湖
呼伦池
洪泽湖
青 海
江 西
湖 南
江 苏
内蒙古
江 苏
3 196
21
33. 5
3. 1
545. 5
12. 3
4 583
3 583
2 740
2 425
2 315
1 960
854. 5
248. 9
178
51. 5
131.3
26. 6
18. 6
6. 9
6. 7
2. 1
5. 7
1. 4
32. 8
16
31
3. 33
8
5. 5
13 128.0
38. 95
188. 34
135. 6
1 034.0
207. 43
纳木错西 藏4 7181 9401 715. 0
色林错西 藏4 5301 64018 227. 0
南四湖
博斯腾湖
乌伦古湖
巢 湖
高邮湖
羊卓雍错
鄂陵湖
山 东
新 疆
新 疆
安 徽
江 苏
西 藏
青 海
35. 5—37
1 048
460
10
5. 7
4 441
4 268. 7
1 266
1 019
745
820
663
678
610. 7
53. 6
99
59
36
8. 9
160
107. 6
4. 2
9. 7
7. 9
4. 4
1. 3
23. 6
17. 6
6
16
12. 9
5
3. 2
59
30. 7
295. 9
1 578. 0
3 394. 0
72. 13
230. 28
1. 781.0
376. 21
哈拉湖青 海4 07860216026. 665
札陵湖青 海4 293. 254246. 78. 917. 1480. 75
兴凯湖黑龙江694 380164—2600. 68.2
艾比湖新 疆1891 070
滇 池
洱 海
云 南
云 南
1 886. 5
1 974
300. 7
246
12. 89
29. 5
4. 4
12
10. 3
21. 6
235. 75
192.12
罗布泊新 疆7683 006
镜泊湖黑龙江3509516. 317.254. 64
☚ 丰满水电站   兴凯湖 ☛
000028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