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沼泽zhongguo de zhaoze
我国沼泽面积广大,据初步估计,达1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15%。根据沼泽中泥炭的形成与积累状况,我国沼泽可分为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两大类。由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属中纬度,冷湿地区较少,因而泥炭沼泽分布面积不大,仅约3.52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沼泽总面积的32%,而且大部分泥炭沼泽的泥炭层较薄,一般厚度只有几十厘米,超过1米以上者为数极少。我国潜育沼泽则分布十分广泛,共计7.48万平方公里,占沼泽总面积的68%。潜育沼泽的主要特征是地表长期过湿或有薄层积水,土壤严重潜育化并有较厚的草根层。泥炭沼泽主要分布在东北湿润地区,其次是青藏和新疆的高原、高山地区;潜育沼泽则以东部平原和滨海低地分布最广。我国沼泽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有大小兴安岭山地、三江平原以及若尔盖高原等,其他广大地区的沼泽则是零星分布。归纳起来,我国有三大沼泽区,即东北沼泽区、青藏高原和新疆山地沼泽区、东部平原和沿海沼泽区。
东北沼泽区主要包括大小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和三江平原地区。这里因气候较为寒冷,地下广泛分布有永久或季节性冻土层,因而在一些比较容易积水的河漫滩、阶地、平坡、台地以及沟谷等地区多有沼泽发育。本地区沼泽率在5~10%左右,由南而北逐渐加大,长白山地为3~6%,大兴安岭在10%以上,三江平原则高达20~30%。三江平原是我国沼泽发育最充分、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沼泽面积达8640平方公里,以潜育沼泽为主,泥炭沼泽也相对较为集中。青藏高原和新疆山地沼泽区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的东部、藏北诸河中上游河滩以及一些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山地河谷。这里因地势高,气温低,蒸发弱,因而在某些排水不良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如冰雪融水溢出带,冲积洪积扇边缘以及低洼宽广的河谷、湖滨等均有沼泽分布。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若尔盖高原,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分布地。这里四周被海拨3400米以上的高山所环抱,中部则地势低平,地形封闭,排水不畅,再加气候寒冷湿润,地表常处于过湿状态,而且本地区日照强烈,植物生长繁茂,十分有利于沼泽的发育,沼泽多以草本泥炭沼泽为主。沼泽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沼泽率一般在20~30%。东部平原和沿海沼泽区,沼泽面积不大,分布比较零星,多集中在大的干支流下游沿岸、湖区和沿海等一些低洼地带,如辽河下游盘锦一带、天津以东沿海地区、白洋淀、文安洼、鲁西湖群、江汉平原、长江下游各大湖区、里下河平原等地。本区沼泽多系潜育沼泽,在海滨地带尚有少量草本泥炭沼泽分布。
沼泽中储存有大量的水分,经排水疏干后,可改造成良好的农田、牧场和林地。例如,素称“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太湖平原等都是在过去“水乡泽国”的沼泽地带经人类的开发改造演变过来的。沼泽中的植物和泥炭,均是很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