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兴木刻
1931年鲁迅在上海创办“木刻讲习会”,从此产生了中国的创作木刻,即中国新兴木刻的开始。鲁迅又通过出版《艺苑朝华》、《引玉集》等画册把欧洲的创作木刻介绍到中国来,在美术青年中掀起了革命木刻运动的热潮。上海、广州、北平等地成立了许多革命木刻团体。他们以木刻艺术投身于革命斗争,反映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并组织各种木刻展览,鼓舞人民的斗志,成为中国革命美术的主力军。几十年来,木刻艺术一直是沿着30年代鲁迅所开创和指引的道路前进的。中国的创作木刻是受了欧洲创作木刻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它与传统的复制木刻有根本的区别。美术史上称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鲁迅指出:“新木刻的性质是不模仿、不复制,作者捏刀向木直刻下去,便是创作底版画。它首先必须和绘画不同,就是以刀代笔,以木代纸或布,这就是木刻版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