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工具书大辞典︱附录二 工具书名词术语简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工具书大辞典︱附录二 工具书名词术语简释<
  • 位置: 首页/附录库/中国工具书大辞典

附录二 工具书名词术语简释<

说明

1. 鉴于与本书性质相一致,“工具书名词术语简释”着重收录与中国工具书名称及分类有关的名词,外国工具书名词及有关辞书编纂法方面的名词一般不予收录,条目释文也与此相一致。
 2. 作为附录,条目释文力求简要,辞书学界尚有争议的一般不予展开。
 3. 所收词目以首字笔画为序编排,“简释”前有词目表。
 4. 本“简释”由杨祖希、徐祖友执笔,杨祖希统稿。


 
 
 
 
 
 
 
 
 
 
 
 
 
 
 
 
 
 
 
 
 
 
 
 
 
 
 
 
 
 
 
 
 
 
 
 
 
 
 
 
 
 
 
 
 
 
 
 
 
 
 
 
 
 
 
 
 
 
 
 
 
 
 
 
 
 
 
 
 
 
 
 
 
 
 
 
 
 
 
 
 
 
 
 
 
 
 
 
 
 
 
 
 
 
 
 
 
 
 
 
 
 
 
 
 
 
 
 
 
 
 
 
 
 
 
 
 
 
 
 
 
 
 
 
 
 
 
 
 
 
 
 
 
 
 
 
 
 
 
 
 
 
 
 
 
 
 
 
 
 
 
 
 
 
 
 
 
 
 
 
 
 
 
 
 
 
 
 

词 目 表

 

一 画

 
一统志927

二 画

 
人名词典927
人物表谱927
人物图录927

三 画

 
工具书927
大事记928
大型词典928
小型词典928
义书928
义序排检法928
义项928

四 画

 
专门词汇298
专书词典929
专科词典929
专科词语929
专科性百科全书929
专类语文词典929
艺文志929
历书929
历史纪元年表929
历史纪事年表929
历史图谱929
历时词典929
历表929
中型词典929
手册929
反义词词典930
文物图录930
文献词典930
文摘930
方志930
方言词典930
引语词典930
引得930
双语词典930
双解词典930
书目931
书证931

五 画

 
正形词典931
正条931
正音词典931
术语词典931
四角号码排检法931
用法词典931
外来词词典931

六 画

 
刑法志931
地方志931
地名词典931
地图932
地理志932
地理表谱932
共时词典932
百科932
百科工具书932
百科全书932
百科词典932
成语词典932
同义词词典932
年表932
年鉴933
年谱933
会典933
会要933
名句词典933
名录933
多语词典933
933
字书933
字头934
字条934
字典934
农书934

七 画

 
形序排检法934
志书934
作家词典934
条目934
条头934
934
词汇934
词汇单位935
词头935
词目935
词条935
词表935
词典935
词典学935
词语935
词源词典935

八 画

 
表谱型工具书936
规范词典936
非辞书型工具书936
图录型工具书936
例证936
单字936
单词936
单语词典936
学案936
详解语文词典936
参见条937
线索性工具书937

九 画

 
政书937
标注937
查字法937
复合词汇单位937
复词937
俗语词典937
食货志937
音序排检法937
类义词词典937
逆序词典937
938
语文工具书938
语文词典938
语词938
语法词典938

十 画

 
索引938
特种语文词典938
笔形排检法938
笔画笔形排检法939
笔画排检法939
倒序词典939
资料汇编939
资料性工具书939
部首排检法939
案头词典939
袖珍词典939

十 一 画

 
描写词典939
排检法939
职官表谱939
检字法939
虚词词典939
断代词典939
惯用语词典939
谚语词典939
综合性百科全书940
综合性词典940

十二画以上

 
雅书940
释义940
释文940
普通词汇940
普通词语930
普通语文词典940
频率词典940
歇后语词典940
辞书940
辞书学940
辞书型工具书941
辞典941
辞典学941
辞藻典故词典941
新词词典941
韵书941
缩略语词典941
熟语词典941
警语词典941

 

一 画


 一统志 方志的一种名称。指记载全国舆地的总志。元代起始有此名称。元、明、清三代,分别有官修的《大元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嘉庆重修一统志》。
 

二 画


 人名词典 专科词典的一种。专门收录人物并介绍其生平经历、事迹、著述等。按照释义的详略,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人名录型人名词典,选收人物较多,但介绍简括,如《中国人名大辞典》等; 传记型人名词典,选收人物较少,但介绍较详细,如《高僧传》等; 姓名词典,只介绍姓名(包括原名、本名、笔名、假名、诨名以及姓氏来源等),不介绍人物生平,如《古今同姓名大辞典》。
 人物表谱 表谱型工具书的一种。多以年谱、疑年录等作为书名,如《历代名人年谱》、《疑年录》、《释氏疑年录》等。但也有以其他名称作为书名的,如《历代名人生卒录》、《清谥法考》、《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等。是考查历史人物生卒年份、籍贯、姓氏、年号、庙号、谥号、避讳等的重要工具书。
 人物图录 图录型工具书的一种。是通过图像和文字来介绍人物的工具书。因图文并重,不像人名辞典以文字说明为主甚至只有文字而无图像,故单独列为一类,但也有主张并入人名辞典的。一般以“像赞”、“像传”、“画传”、“图传”等作为书名,如《历代古人像赞》、《百将图传》、《凌烟阁功臣图》等。
 

三 画


 工具书 汇集特定范围的知识,按照某种次序加以编排,供人检索查阅的图书。是以编制特点和使用习惯为标准而对图书所作的一种划分,其对称为普通书。二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工具书必须有检索性。但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些工具书同时也是某方面的专门著作,如《说文解字》既是字典,又是供研究汉字参考的专著;有些普通书又可充作工具书,如史书、地方志、总集、全集等。中国古代的某些图书(如农书、学案、政书等),都有“一身而二任焉”的特点:既可供系统阅读,又可供临时查阅。工具书的基本功用有四:(1)解惑释疑;(2)提供资料或指引线索:(3)指点读书门径;(4)执简御繁,应用称便。工具书种类繁多,古今中外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标准和模式。从古今中外、包罗无遗的观点出发,可将工具书分为两大最基本的类型: 辞书型工具书和非辞书型工具书。
 大事记 历史纪事年表常用的名称之一。参见“年表”。现代辞书因其富有执简御繁、勾玄提要的功效,常以之作为一种附录,以补充正文的不足,增强辞书的功能,如《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附有《中国哲学史大事年表》。
 大型词典 我国辞书学界的一种辞书分类用语。按照辞书的规模,通常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基本类型。无统一的划分的标准,大型词典一般收词丰富、齐备,解释详尽、深入;小型词典则只介绍基本知识、收词较少、释义简明;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型词典。以汉语语文词典为例,《汉语大词典》为大型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为中型词典,《汉语小词典》为小型词典。
 小型词典 见“大型词典”条。
 义书 中国古代的一种辞书分类名称。指不仅收录单字,而且收录复词并以解释词义为任务的辞书,以别于只收单字的字书和只诠注读音的韵书。最早和最有代表性的义书是《尔雅》,它首创按内容性质分类释词的体例。继《尔雅》之后,仿照其体例并补充其缺漏的义书,历代皆有,它们大都以“雅”字命名,一脉相传,形成“雅系”辞书,史称“雅书”。
 义序排检法 排检法之一。词目按意义所划分的类别归类编排,依类查检。如古代辞书《尔雅》,分19个义类编排。现代的类义词典及按学科分类的百科性词典,都采用义序排检法。
 义项 辞书学术语。指对一个词目的几个不同含义作出的分项释义。如《现代汉语词典》中“怀抱”一词,分立4个义项: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有(如: 怀抱着远大理想);④(方言)指婴儿时期。多义词都有不同的义项。义项的排列,不同的词典有不同的原则。
 

四 画


 专门词汇 “普通词汇”的对称。具有特定使用范围的语言变体的词汇。语言变体是英语variety inlanguage的意译,指根据使用地点、时间和环境而发生变化的语言形式。构成专门词汇的词语称为专科词语,包括专门词汇中的词和语,亦即包括各学科的专门术语和专有名词。是百科性辞书和综合性辞典的百科部分的收录对象。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普通词汇中的词语因具有专门意义而进入专门词汇的数量正在并将日益增加。如“信息”一词,原为普通词语,现已成为信息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因此又是专科词语。
 专书词典 词典的一种。汇集某部著作中的词语,按一定方式编排,并作出解释。有的专书辞典对该著作词语的使用频率和分布情况作出统计。如《春秋左传词典》、《诗经词典》。
 专科词典 词典的一种。汇集、解释某一门类或几个门类的学科名词。如《植物学大辞典》、《佛学大辞典》。
 专科词语 专门词汇中的词和语的合称。参见“专门词汇”条。
 专科性百科全书 见“百科全书”条。
 专类语文词典 见特种语文词典”条。
 艺文志 中国纪传体史书、政书和方志等著作中记载图书目录部分的专篇。是中国传统的书目名称。始于《汉书》,其后历代史书等多循其例。《隋书》和《旧唐书》中称为“经籍志”。政书中,《通志》称为“艺文略”,《文献通考》称为“经籍考”。
 历书 工具书的一种,属其他工具书类。其特点为按一定历法排列年、月、日并提供有关数据。中国最早的历书是《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和《小戴礼记》中的《月令》。东汉以后,历代历书皆称“某某历”,口语习称“皇历”或“黄历”(因封面为黄色而得名)。清乾隆时,为避高宗弘历讳,改称“时宪书”。现今出版的历书,一般包括阳历和阴历的日序、星期、节气、月相、日月食和纪念日等。
 历史纪元年表 见“年表”条。
 历史纪事年表 见“年表”条。
 历史图谱 图录型工具书的一种。是以图片形式来揭示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工具书。其主要任务是为学习和研究历史提供形象材料。如《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近代史参考图片集》、《古代世界史参考图集》等。
 历时词典 语文词典的一种。与“共时词典”对称。词典所收的词条,从立目、定形、注音到释义、引例,都力求全面介绍语言词汇从古到今的情况,阐明其历史演变。《汉语大词典》、《辞源》等语文词典都属于历时词典。
 历表 表谱型工具书的一种。是以表格的形式将不同历法的年、月、日对照列出,以供查考和换算的工具书。如《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中西回史日历》等。
 中型词典 见“大型词典”条。
 手册 资料性工具书的一种。是以简易的检索方法为某一特定知识领域提供全面或比较全面的参考资料的工具书。常用指南、宝鉴、一览、总揽、便览、要揽、必备、大全、全书、参考资料等作为书名,如各种旅游指南以及《全国博物馆一览》、《新编农村日用大全》、《农业宝鉴》等。有综合性手册(如《农村实用册手册》)、专科性手册(如《各国货币手册》)、国际性手册(如《国际资料手册》)、国别性手册(如《各国手册丛书》中的各国手册)等类型。
 反义词词典 语文词典的一种。汇集语言中意义相反相对的词语,分组编排,辨析意义、色彩、用法的相反相对之处。如《反义词词典》。
 文物图录 图录型工具书的一种。是以图形或照片形式来介绍历代文物的工具书。如《殷墟古器物图录》、《中国古青铜器选》、《新中国出土文物》等。
 文献词典 词典的一种。汇编文献论著,指明作者,介绍版本,解说内容,以供读者了解和使用某一文献论著。如《中国古代典籍词典》。
 文摘 按照一定的著录规则将文献的内容作成摘要并按一定方式编排而成的出版物。常以刊物或报纸的形式出现,如《新华文摘》。因为它是系统报道、积累和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故亦被认为是工具书的一种,有的主张将它归入线索性工具书类,有的主张将它归入资料性工具书中的资料汇编类。
 方志 亦称“地方志”。记述地区历史事迹的著作物。在中国,是志书中比例最大也最重要的品种。有全国性的总志(亦称统志)和地方性的省志(亦称通志)、府志、县志等。一般认为,《禹贡》和《三吴郡国志》分别是最早的全国性方志、地方性方志。元代以后,著名的乡镇、寺观、山川也多有志,如《南浔志》、《灵隐寺志》、《庐山志》等。1978年以来,国家重视新方志的编纂,各地纷纷建立机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新方志正在全面铺开编纂。方志分门别类,取材丰富,为全面了解各地情况特别是历史、历史地理等的重要工具书,一般认为可以归入地方性百科全书类。
 方言词典 语文词典的一种。收录和诠释方言词语,或汇集一种语言的各种方言词语加以诠释,或汇集某一方言词语加以诠释。前者如《汉语方言词汇》,后者如《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
 引语词典 亦称“名句词典”、“警句词典”。词典的一种。汇集常被人们引用的诗文名句、警语、格言及其他语句,按一定的方式编排,指明出处(作者、书名、篇名或诗文题目),有的作简明诠释,对难字难词注音释义。如《中国古代名句辞典》。
 引得 见“索引”条。
 双语词典 词典的一种。词目和释文分别使用两种语育。以一种语言的词语为词目,另一种语言中相应的词语作释文,两相对照。按本族语为基准,按对照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内向双语词典和外向双语词典:前者以他族语为词目,本族语为释文;后者以本族语为词目,他族语为释文。按所收词目的不同类型,可分为双语语文词典、双语专科词典和双语综合性词典。通常指双语语文词典。如《新英汉词典》。
 双解调典 释文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的双语词典。如《牛津双解英语词典》。
 书目 线索性工具书的一种。记录资料的名称、著者、出版单位等情况,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有的还录有内容提要、图书馆收藏情况等。有图书目录(如《全国总书目》、《千顷堂书目》)、丛书目录(如《中国丛书综录》)、报刊目录(如《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书籍篇名目录(如《&lt;列宁全集&gt;第1—39卷目录》)、书目提要(如《书目答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类型。
 书证 辞书学术语。词典释文中引自书面文献的例证。多数语文词典的例证是书证。书证一般注明作者、书名、篇名,必要时还注明版本、版次、页码等。
 

五 画


 正形词典 语文词典的一种。确定词(字)的标准形体和书写规范的词典。汉语正形词典一般包括: 确定正体、异体,规范字形,规定笔画笔顺等。拼音文字的正形词典一般包括:合乎标准的字母拼写,首字母的大写或小写,音节的划分等。
 正条 辞书学术语。“参见条”的对称。词典中有独立的释文,不依赖于其他词条即可理解其内容的词条。
 正音词典 语文词典的一种。确定词(字)的标准读音,或为难读词(字)、冷僻词(字)、发音不规则的词、容易读错的词(字)提供正确的读音的词典。
 术语词典 专科词典的一种。专门收录各学科中的专门用语(术语)并加以诠释。如英国的《文学术语辞典》。
 四角号码排检法 汉字的形序排检法之一。把汉字笔形分为10种,每种用一个数码字代表; 根据所定规则,每个字按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个角的笔形取得四个数字的号码,有的在末尾再加一“附号”;依照号码的顺序排列和查检。如“汉”字是37140,“字”字是30407。
 用法词典 词典的一种。释文说明词目在语言使用中的特点,指导人们正确使用语言词汇。如语法词典,以解说一个语言单位在语法上的用途为主要内容。如《动词用法词典》。
 外来词词典 语文词典的一种。收录和诠释本国语或本族语中的外来词语的词典。如《汉语外来词词典》。
 

六 画


 刑法志 中国纪传体史书中记载法律和司法制度的专篇,因其工具书功能相当显著,故亦可视作中国古代的法律辞典。刑法志之名,最早见于《汉书》。其后史书,辟有刑法志专篇的有《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元史》、《明史》等12种。
 地方志 见“方志”条。
 地名词典 专科词典的一种。专门收录地名并从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等方面进行诠释的词典。如《中国地名大辞典》。地图 图录型工具书的一种。是用图形来反映地球表面的事物和现象分布情况的工具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集》、《世界地图集》等。
 地理志 中国纪传体史书中记载全国地理状况的专篇,因其工具书功能相当显著,故亦可视作中国古代的地名辞典。地理志的创设,始于《汉书》。其后历代史书,辟有这种专篇的颇多,如《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也有称作“郡国志”的,如《后汉书》。
 地理表谱 表谱型工具书的一种。多以“沿革表”、“行政区划简册”等作为书名,如《历代地理沿革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等。但也有以其他名称作为书名的,如《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历代疆域表》、《历代帝王宅京记》等。是查考中国地名资料的重要工具书。
 共时词典 语文词典的一种,中国习称“断代词典”。与“历时词典”对称。词典所收的词条,从立目、定形、注音到释义、引例,只以某一历史时期为限,而不涉及此时期以前或以后的情况。如《宋元语言词典》。
 百科 泛指各门学科。
 百科工具书 “语文工具书”的对称。以专科词语、专门知识为收录对象的工具书。包括辞书型工具书中的百科全书、百科辞典、单语专科辞典、双(多)语专科辞典、综合性辞典中的百科部分(在西方往往将整个综合性辞典归入语文辞典类),以及全部非辞书型工具书。在辞书型工具书范围内使用时,亦称百科性辞书。百科工具书和语文工具书的区别,在于前者以阐释事物为目的,后者以解释词语为目的。
 百科全书 汇集各门科学知识的大型工具书。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科有关的基本知识和新兴知识作系统阐述。编排上采用检索性很强的词典形式,一般附有参考书目。编纂上多采用按学科分类、大小条目交织的形式。有包罗较广的综合性百科全书,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 也有只收一门或几门学科的专科性百科全书,如中国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美国的《科学与技术百科全书》。
 百科词典 词典的一种。汇集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各科的专门术语、重要名词(人名、地名、物名、事件名、团体名等),分列词目,逐一解释。如《简明社会科学词典》、《英汉科技词典》。
 成语词典 语文词典的一种。汇集语言中的成语,加以诠释,指明读音、意义和用法。有的还溯源,指明出处和历史演变。如《汉语成语大辞典》。
 同义词词典 语文词典的一种。汇集语言中的同义词,分组编排,辨析语义、色彩、用法等方面的异同。如《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年表 表谱性工具书的一种。是按照年代次序,采用“义取简明,条举件系”的体例或表格等形式编成的工具书。分两类:(1)历史纪元年表,单纯纪年,用以查考历史年代和历史纪元,如《中国历史纪年表》、《公元干支推算表》等。(2)历史纪事年表,多采用“历史年表”、“大事年表”、“大事记”等作为书名,除纪年外,还有纪事,主要供检查历代大事之用,如《中外历史年表》、《中共党史大事年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等。从《史记》起,历代纪传体史书也都编有年表。这种年表既是纪传体史书的一部分,也可当做表谱性工具书使用。
 年鉴 资料性工具书的一种。是以反映上一年度各方面或某一方面的情况、统计等资料为主,通常逐年出版的工具书。与其他工具书相比较,其特点在于它的资料性、时效性和连续性。有综合性年鉴(如《中国百科年鉴》)、专科性年鉴(如《中国出版年鉴》)之分。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往往每年编纂出版综合性年鉴一卷,作为一种修订手段,这种年鉴习称百科年鉴,具有百科全书和年鉴双重性质,可以交叉归类。
 年谱 按年月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著作。是传记的体裁之一,也常用作人物表谱的书名,被谱述的人物称为谱主。如《杜工部年谱》、《黄黎洲年谱》、《鲁迅年谱》等。
 会典 断代政书的一种名称。是专记一代行政机构职责及章程法令的政书。由于它不详叙史实,所以被称为“会要之别体”。始于唐玄宗时官修的《唐六典》,其后有《元经世大典》、《元典章》、《大明会典》、《大清会典》等。会典均属官修。
 会要 断代政书的一种名称。是专记一代典章制度的发展变化的政书。始于唐苏冕的《会要》,其后依次编成的有《续会要》、《唐会要》、《五代会要》、《西汉会要》、《东汉会要》、《宋会要辑稿》、《春秋会要》、《三国会要》、《明会要》等。会要大都为私人所纂,与会典之全部官修情况不同。
 名句词典 见“引语词典”条。
 名录 亦称“行名录”。工具书的一种。其特点是采取一览表的格式,简明扼要地提供有关个人或机构的概况,如个人的姓名、地址、电话、工作单位等情况,机构的名称、地址、电话和电报号码、宗旨、职能、服务项目、人事等情况。如《中国工商企业名录》、《中国报刊名录》、《出版印刷业名录》等。有的将它归入其他工具书类,但也有主张将它归入手册类的。
 多语词典 词典的一种。词目和释文分别使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语言。是双语词典的扩大。如《英俄中古生物学名词》。
  书写系统中使用的一种代表词或词素的书写符号,如汉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主要以字为收录单位的辞书,称为字典。汉语语文词典和综合性辞典常采取以字(通称领头字)带词的方式编纂,在单字下收录词、词组、成语、典故等。
 字书 中国古代一种辞书类别名称。汇集汉字,解说字义或字形、字源、音义的书籍。如《说文解字》、《玉篇》等。自《康熙字典》行世以后,字典一词较字书更为通行。古代亦称识字课本为字书,如《史籀篇》、《仓颉篇》等。
 字头 辞书学术语。字典中每一个注释的对象。
 字条 辞书学术语。字典中的条目。由单字字头及其释文组成。字典 工具书的一种。汇集单字,按某种查字方法编排,并一一注明其读音、意义和用法等。如《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新华字典》等。
 农书 中国古代有关农业的著作名称,因大多程度不等地具有工具书的功能,故亦可视作中国古代的农业辞典。农书的编纂,约始于唐末或五代初。历代编纂很多,最著名的有《东鲁王氏农书》(即元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等。
 

七 画


 形序排检法 辞书排检法之一。词目按文字的形体结构为序加以编排和查检。简称“形序法”。汉语辞书中常用的形序法有部首排检法、笔画排检法和笔形排检法。
 志书 简称“志”。中国的一种著作物名称,指纪事的书。其内容是记述地方疆域沿革、古迹、险要、人物、物产、风俗习惯等。其中主要是方志。也有专记一单位、一事物的志书,如《西湖志》、《内阁小志》、《泉志》等。各种志书在不同程度上都可当做工具书使用,所以也可视作中国特有的一种工具书名称。各具体志书可按其基本性质归入百科全书、专科辞典、手册、表谱等类。
 作家词典 词典的一种。编集某一作家的生平事迹、著述、成就、用词及有关资料等,逐项作出阐释;或统计某一作家著述中词语的使用频率和分布情况 对其用词特点加以说明,为研究作家语言风格和艺术风格提供资料。如《莎士比亚词典》、《普希金词典》。
 条目 见“词条”条。
 条头 辞书学术语。一般指百科全书中每一个注释的对象。
  ①在语言学中,指语言组织中的基本单位。一般认为它是具有一定语音形式,表示一定意义,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符号。词是各种辞书选录的主要对象。②在辞书学中,词即词汇单位。它同“词目”同义,二者可以通用,指辞典中每一个注释的对象(百科全书的注释对象不称词目而称条目)。因此,“词目”、“词条”等词中的“词”字,相当于词语。它的外延广于语言学中所说的词,除语言学中所说的词以外,还包括词素、词组以至定型化的句子。
 词汇 ①亦称“语汇”。通常从广义角度认为是一种语言里所有词语的总和,除了词以外,还包括词组、熟语(成语、谚语、歇后语、格言等的统称)、方言、术语等。但也有主张对词汇作狭义的理解,即认为词汇只是词或词和固定词组的总和。在辞书学中,对词汇作广义的理解,并将它的基本单位称为词汇单位。词汇可按不同标准分为若干词汇类型。在辞书编纂实践中,最重要也最经常使用的是将词汇分为普通词汇和专门词汇。②辞书的一种。仅收录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词语,按一定的方式编排,一般不作诠释。如《英汉语言学词汇》等。
 词汇单位 词汇的基本单位。在辞书编纂中,一般分为简单词汇单位和复合词汇单位。前者即词; 后者即语,指与词有同等地位和相同功能的词汇单位,是词的等价物,如固定词组、成语、典故、习语、定型化的句子等。简单词汇单位习称词汇单位,故词汇单位既可只指简单词汇单位,又可兼指简单词汇单位和复合词汇单位。词汇单位是辞书选条的基础。正形词典、正音词典、同义词词典等只以简单词汇单位(即词)为收录对象,故也有主张仅以此称为词典。成语辞典、典故辞典、名句辞典等只以复合词汇单位(即语)为收录对象,故也有主张称之为语典。详解语文词典以收录简单词汇单位为主,同时毫无例外地必须程度不等地兼收复合词汇单位。语文词典除收录词汇单位外,还收录比词更小的单位——词素。百科全书、专科辞典等则除收录词汇单位外,还收录比词更大的单位——词语。
 词头 见“词目”条。
 词目 亦称“词头”。辞书学术语。词典中汇集收到的每个需加释义的对象。以词为主,有时也包括语素、定型化的词组、句子等。如成语词典以成语为词目,格言词典以格言为词目。
 词条 亦称“条目”。辞书学术语。辞书的正文,一般由词目和释文两部分组成。词目与释文通常用一定的方式标示区别,以便辨识。
 词表 分独立成书的词表或作为某书附录的词表两种。独立成书的词表,一般指收录某一专门领域内使用的词语(如体育运动的词语),并加以简要诠释的工具书。如《普通话常用字表》。
 词典 又作“辞典”。汇集语言中的词语,按一定方式编排,逐条加以释义或提供有关信息,以供查阅的工具书。可按不同的原则进行分类:按性质,可分为语文词典、专科词典和综合性词典;按语种,可分为单语词典和双语、多语词典; 按规模,可分为大型词典、中型词典、小型词典和袖珍词典;按作用,可分为规范词典和描写词典等。
 词典学 见“辞书学”条。
 词语 词和语的合称。它们共同构成词汇单位。在辞书编纂中,各种辞书均以词语为选录对象。百科全书虽然以知识主题为选录对象,但知识主题仍须以词语为表述形式,所以它的选录对象最终依然落实于词语。
 词源词典 词典的一种。以阐释词语的历史来源及其词形、读音、语义的发展演变为内容。《辞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词源词典。
 附录 附在辞书的正文前后的与辞书的性质和内容有关的文章或参考材料。
 

八 画


 表谱型工具书 非辞书型工具书的一种。按照对象的类别或系统,采用表格、表册或其他比较整齐的形式编成的工具书。包括年表、历表、其他历史表谱(人物表谱、职官表谱、地理表谱等)。
 规范词典 与“描写词典”相对。指以对语文现象确定规范的原则和方法,依据权威性的或约定性的标准对语言素材加以裁定而编纂的词典。这种词典主要用于指导读者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如《现代汉语词典》。
 非辞书型工具书 与辞书型工具书共同构成工具书的两大最基本的类型。是所有一切不是以词语为收录单位的工具书的统称。包括资料性工具书、线索性工具书、表谱型工具书、图录型工具书和其他工具书(如电话簿、通讯录、名录、历书等)。它们虽不及辞书型工具书品种多,数量大,用途广,但也是工具书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往往可以成为编纂辞书型工具书的工具。关于非辞书型工具书和辞书型工具书的区别,见“辞书型工具书”。
 图录型工具书 非辞书型工具书的一种。是主要通过图形或图像来提供知识或事实材料的工具书。通常分为地图、文物图录、人物图录和历史图谱四类。
 例证 辞书学术语。指释文中引来说明或证明其解说的正确性、可靠性的实例。辞书例证大多是书证(引书面文献为例); 也有取自调查资料(如方言词典的引例均据实地调查所得)或自编的。
 单字 泛指一切非拼音文字的基本单位,通常指单个的汉字。以单字为主要收录对象的辞书称为字典(中国古代习称字书)。拼音文字的基本单位习称“单词”,但以前也称为“字”。
 单词 单个的词。通常简称为词。在汉语辞书编纂实践中,常用作“复词”的对称,指由一个字表示的词;或者用作词组的对称。由单词(单字)构成的条目称为单词(单字)条目。参见“复词”。
 单语词典 词典的一种。即词目与释文使用同一种语言的词典。大多数词典都是单语词典。按所收词目的性质,可分为单语语文词典(如《汉语大词典》)、单语专科词典(如《中国名胜词典》)和单语综合性词典(如《辞海》)。
 学案 中国古代专门记述学派内容、师承传授、学说发展的著作。既是学术史专著,又具有显著的工具书功能,故可视作中国古代的学术史或思想史辞典。首创于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其他著名的学案,还有《宋元学案》、《清儒学案》、《清学案小识》、《汉学师承记》、《宋学渊源记》等。
 详解语文词典 亦称“普通语文词典”。汇集一种语言的各种普通词语(表意文字还包括单字),从词形(字形)、读音、词义、用法等方面进行全面诠释的词典。是单语语文词典最基本的类型,常视作语文词典的代表。如《汉语大词典》。
 参见条 辞书学术语。“正条”的对称。没有对词日本身概念内容进行注释,或只作简单的解释,须参见其他词条方可全面理解其内容的词条。
 线索性工具书 非辞书型工具书的一种。是以提供资料线索、指导阅读、检索书刊为主要任务的工具书。包括书目和索引两类。也有主张将文摘也归入此类的。参见“文摘”。
 

九画


 政书 中国古代专门记载典章制度的著作。既是学术专著,又具有显著的工具书功能,可列入专科辞典,作为中国专科辞典特有的品种之一。蔡元培在《植物学大辞典序》中,称它们为“辞典之属”。政书大体上可分为通代和断代两类,前者如《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十通”,后者如会典、会要、诏令集(如《唐大诏令集》)、制度考(如《汉制考》)等。
 标注 辞书学术语。指释文中对词目的有关属性或须注明的事项用一定的文字、符号加以统一标记,以便识别。如用“&lt;口&gt;”表示口语,用“&lt;方&gt;”表示方言,用“~”表示词目词,等等。
 查字法 见“排检法”条。
 复合词汇单位 见“词汇单位”条。
 复词 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字组成的词。在汉语辞书编纂实践中,常用作“单字”或“单词”的对称,并将解释复词的条目称为复词条目或多字条目。
 俗语词典 语文词典的一种。收录和诠释俗语的词典。俗语,一般认为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如《中国俗语大词典》。
 食货志 中国纪传体史书中记载经济制度和经济措施等的专篇,因工具书功能相当显著,故亦可视作中国古代的经济辞典。以《史记·平准书》为滥觞,而正式定名于《汉书》。在其后正史中辟有食货志专篇的有《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元史》、《明史》等13种。各史食货志的记述基本上历代前后相接,直至清末。
 音序排检法 排检法之一。依据文字的读音排列的查字法。汉字过去有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的; 现在多依据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韵书等以韵目为序,也是一种音序查字法。使用拼音文字的语言,词目编排以字母顺序排检法为多见。
 类义词词典 词典的一种。将意义上可属于同一范畴的类义词按意义类别分列编排。这种词典重视收词的丰富和恰当地划分义类,可供修辞上选词的参考。如《同义词词林》。
 逆序词典 亦称“倒序词典”。词典的一种。以词语的结尾部分按一定次序编排。用拼音文字的语言常以结尾字母为序; 汉语则常以语词的结尾汉字为序,如《倒序现代汉语词典》。逆序词典便于查检同词尾的词和同族词,对构词的研究和教学有参考价值。
  即复合词汇单位。见“词汇单位”条。
 语文工具书 “百科工具书”的对称。主要以普通词语为收录对象的工具书和综合性辞典的语词部分。在中国,包括语文辞典(含单语语文词典和双语、多语语文词典)、语词性类书。在西方,一般专指语文词典(综合性辞典往往被归入语文辞典类)。语文工具书只有辞书型工具书一种,所以它又可以称为语词性辞书。关于语文工具书和百科工具书的区别,见“百科工具书”条。
 语文词典 词典的一种。以汇集普通词语为主,同时酌收少量专科词语;对词目一般只作语文性解释。有单语语文词典、双语语文词典、多语语文词典之分; 也有普通语文词典和特种语文词典之别。通常用以指称单语语文词典。
 语词 泛指词、词组一类的语言成分。
 语法词典 见“用法词典”条。
 

十 画


 索引 旧称“通检”或“备检”,也有据英文index音译为引得的。有两大类(1)独立成书的索引,是线索性工具书的一种,是把各种资料或各种资料中的各种事物名称(如字、词、人名、书名、刊名、篇名、内容主题名等)分别摘录,或加注释,记明出处页数,按一定方式编排而成的工具书。有图书索引(如《十三经索引》、《二十五史人名索引》、《史记人名索引》)、报刊索引(如《十九种革命期刊索引》、《人民日报索引》)、专题索引(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名索引》、《中国史学论文索引》、《唐人行第录》)。(2)附于其他著作物(包括普通书和工具书)之后的索引,是其他著作物的一种附属成分,旨在便于寻检正文。其特点是只就该著作物中出现的事物名称编制。可以综合编制,如《宗教词典》附有《汉语拼音索引》和《分类词目索引》;也可就某一类事物名称(人名、地名等)单独编制,如《世界历史词典》附有《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分类编排的百科性辞书,往往编有词目笔画索引; 按照笔画或音序编排的百科性辞书,往往编有词目分类索引或主题词索引。
 特种语文词典 亦称“专类语文词典”。汇集一种语言的普通词语中的某种或某些类型,按照特定用途进行诠释的词典。如《中国成语大辞典》、《汉语新词词典》、《动词用法词典》。
 笔形排检法 汉字的形序排检法之一。词目按笔画的形状为序加以编排和查检。一种是以起笔笔形为序,如常以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五种笔形为序。这种方法通常与笔画排检法相结合,即在同一笔画里以笔形为序排列,故又称笔画笔形排检法。一种是笔形代码法,使用最广的是四角号码排检法。
 笔画笔形排检法 见“笔形排检法”条。
 笔画排检法 汉字的形序排检法之一。按每个汉字笔画的多少来编排和查检。笔画数少的在前,多的在后; 同画数的再按起笔相同集中排列。部首排检法中部首的排列和同一部首中字的排列一般也以此为标准。
 倒序词典 见“逆序词典”条。
 资料汇编 资料性工具书的一种。是将各种原始资料(文献资料、统计资料等)全文汇辑在一起,按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工具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2年)》等。
 资料性工具书 非辞书型工具书的一种。是以提供资料为主要任务的工具书。通常分为年鉴、手册和资料汇编三类。
 部首排检法 汉字的形序排检法之一。按汉字的部首和笔画来编排和查检,先分析汉字结构中的偏旁,把偏旁相同的字归于一个部首之中,再按笔画多少来排列。
 案头词典 英文collegiate dic-tionary的意译。因为这类词典是供一般读者使用的读物,常置于案头,故称。在我国的辞书分类中,按规模介于中型词典与袖珍词典之间。如美国的《韦氏第七版大学新辞典》。
 袖珍词典 英文pocket diction-ary的意译。按规模相当于或小于小型词典。如《袖珍英汉词典》。
 

十一画


 描写词典 与“规范词典”相对。指应用描写语言学原理,采用客观记述语言素材的方法编纂而成的词典。这种词典对有不同看法的语言现象不作权威性的裁定,而是如实描述;它以提供详尽的资料为特色,尤其适合学术研究者的需要。如美国的《韦氏三版新国际英语词典》。
 排检法 亦称“查字法”、“检字法”。辞书条目及其他目录、索引等工具书备人查检的编排方法。大致按词目的形、音、义分为形序排检法、音序排检法和义序排检法三类。
 职官表谱 表谱型工具书的一种。多以“职官表”作为书名,如《历代职官表》等。但也有以其他名称作为书名的,如《职官分纪》、《清代各地将军都统大臣等年表(1796—1911)》等。是查考中国历代官制的重要工具书。
 检字法 见“排检法”条。
 虚词词典 语文词典的一种。汇集语言中的虚词,说明其语法特点。如《词诠》。
 断代词典 见“共时词典”条。
 惯用语词典 语文词典的一种。收录和诠释惯用语的词典。惯用语是常作为完整的意义单位来运用的固定词组(如“炒冷饭”、“开倒车”等)。如《汉语惯用语词典》。
 谚语词典 语文词典的一种。收录和诠释谚语的词典。谚语是流传于民间或口头的习用、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如《常用谚语词典》。
 综合性百科全书 见“百科全书”条。
 综合性词典 综合语文词典和专科词典双重特点的词典。既收普通词语,作语文性解释; 又收专科词目,作科学性的解释。编排上或把语文条目和专科条目分列,或把两者混合。如《辞海》。
 

十二画以上


 雅书 指以“雅”字命名的《尔雅》式辞典。从东汉末至清代同治年间,历代都有仿照《尔雅》的辞典编成,如《小尔雅》、《广雅》等。它们一脉相承,自成系统。
 释义 辞书学术语。指对词目意义进行解释。也有用“释义”概指“释文”的。
 释文 辞书学术语。对词目所作的解释和说明。一般包括注音、释义、例证、考释等,而以释义为主,也有以用法或特种解说(如插图、表格等)为主的。
 普通词汇 “专门词汇”的对称。语言中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词汇。构成普通词汇的词语称普通词语,包括普通词汇中的词和语,是语词性辞书和综合性辞书的语词部分的收录对象。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专门词汇中的词语进入普通词汇而转化成为普通词语的数量正在并将日益增加,如电话、电影、电脑等专科词语已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而转化成普通词语。
 普通词语 普通词汇中的词和语的合称。见“普通词汇”。
 普通语文词典 见“详解语文词典”条。
 频率词典 词典的一种。提供有关语言符号或单位(主要是字、词)在语言使用中分布的情况和出现的次数。一般不释义,只注明词目在所收集的所有语言材料中或不同语体的语言材料中出现的次数。如苏联的《俄语频率词典》、我国的《现代汉语频率词典》。频率词典对于编写教科书和常用词词典等具有实用价值。
 歇后语词典 语文词典的一种。收录和诠释歇后语的词典。歇后语是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仅以前文示义,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数”之义。如《歇后语大全》。
 辞书 采用词典体制编纂而成的工具书。是中国与日本特有的工具书类型名称。汉语对它的涵义有三种理解:(1)认为它是百科全书和一切种类的辞典的统称;(2)认为它与广义的辞典同义,指一切种类的辞典而不包括百科全书;(3)认为它的基本性质是语文工具书。在实际使用中,以第一种理解流传最广,如辞书出版社、辞书研究、辞书学会等称谓中的“辞书”皆属此义。本辞典亦采用第一种理解。
 辞书学 亦称“词典学”、“辞典学”。研究字典、语文词典、专科词典、百科词典、百科全书等辞书的性质、类型及其编纂理论和方法的科学。辞书学是在语言学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它已从语言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有人认为辞书学仍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辞书型工具书 与“非辞书型工具书”对称,它们共同构成工具书的两大最基本的类型。辞书型工具书包括百科全书和各种类型的辞典。其不可或缺的特性有四点:(1)以词语(包括表达概念或知识主题的语言形式以及词语的某些成分,如语素、词缀等)为收录单位。因此,以其他文字材料为收录单位的工具书都不是辞书,如年鉴、手册等以事实性资料为收录单位,书目、索引等以线索性资料为收录单位,它们都不属于辞书型工具书而属于非辞书型工具书。(2)按单个词(包括语法功能相当于单个词的词组、成语、典故等)分别处理,不像普通书那样,要求全书意义连贯。(3)在单个词的范围内提供一定数量的信息(包括对所收的词语作出解释或仅提供正确的词形、正确的读音和对应的词语等),以此同不受单个词范围限制来提供信息的非辞书型工具书和普通书相区别。(4)按形序、音序、义序等方式编排,以此同基本上只按章节编排的普通书相区别。在各种工具书中,辞书型工具书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用途最广,是工具书的主要组成部分。
 辞典 即“词典”。多用作专科词典或综合性词典的书名。
 辞典学 见“辞书学”条。
 辞藻典故词典 语文词典的一种。专门收录诗文中工巧的词语和引用的掌故、神话、寓言、传闻、轶事等,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以供了解含义、采撷征引、查考出处的词典。如《佩文韵府》、《骈字类编》。
 新词词典 词典的一种。以新出现的词语或固有词语新产生的词义为收录和解释对象。如《汉语新词词典》。
 韵书 广义泛指一切研究汉语语音问题的音韵学著作。狭义专指分韵编排的汉语字典。它们依韵分类,专供写作韵文时检查押韵之用,是汉语语文词典中一个特有的品种。以三国魏李登的《声类》、晋吕静的《韵集》为最早,但它们早已不传。现代所传韵书,多以隋陆法言的《切韵》为始祖。历史上编纂汉语字书与现代编纂古汉语词典,韵书与字书、类书一起,同为重要基础。
 缩略语词典 收录略语(即简称,如“全国人大”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略语)、缩写(如“OA”是Office-automation[办公室自动化]的缩写)、符号(如“$”代表人民币“元”),注明其全称、原词、所代表的意义等的词典。如《英汉医学缩略语词典》。
 熟语词典 语文词典的一种。收录和诠释熟语的词典。熟语,一般认为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如《汉语熟语大词典》。
 警句词典 见“引语词典”条。
☚ 中国工具书大辞典︱附录三 辞书学论文要目   中国工具书大辞典续编 ☛
0000749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