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女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女报 报刊名。1907年1月(光绪三十二年底)创刊于上海。月刊。秋瑾主编兼发行,陈伯平编辑。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辟社说、论说、演坛、译编、小说、文苑、新闻、调查等栏。争取男女平权,反对封建礼教,主张妇女解放与反清革命相结合。共出二期,同年3月因经费支绌停刊。 中国女报 《中国女报》中国近代早期妇女报刊。1907年1月由秋瑾创办于上海。月刊。该报“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设有社说、论说、演坛、译编、传记、小说、文苑、新闻、调查等栏目。秋瑾任主编兼发行人,陈平伯任编辑,主要撰稿人有黄公、钝夫、燕斌、白萍、吕碧城、徐寄尘、陈志群等,徐蕴华担任校对工作。该报刊载《敬告姊妹们》、《女子宜急结团体论》、《大魂篇》、《精卫石》、《中国女界义勇家缇萦传》、《女英雄独立传》等文章、悼词、传记,动员妇女参加民主革命,主张妇女解放、男女平权,提倡女学,号召妇女团结起来。共出2期。因秋瑾被捕牺牲而停刊,后与《女子世界》合并,改名为《神州女报》。 ☚ 女子世界 神州女报 ☛ 中国女报辛亥革命时女革命家秋瑾主办的综合性妇女刊物。月刊,1907年1月创办于上海,3月被迫停刊,仅出两期。后与《女子世界》合并,改为《神州女报》。该刊文言白话并用,宣传妇女解放,“以开通风气,提倡女权,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中国女报》第2期)指出中国民族所以麻木不仁,是四千年女界处于黑暗地狱的结果,唤起国魂,应自女界。因此必须倡女权、兴女学。鼓励女子要依靠自己争幸福争平等,自己养活自己,认为这才“可使男子敬重”、“归来得家庭的欢迎”,才能真正与男子获同等地位和权利。该报无情揭露封建伦理道德的罪恶,指出“女子无才便是德”“遗毒万世”,是把妇女当奴隶防范的苛律; “三从四德”是把妇女培养成奴隶的教育;“缠足”是摧残妇女的酷刑。秋瑾曾为该报撰写过发刊词、《敬告姊妹们》、《勉女权歌》、《感愤》、《感时》、《精卫石》等笔锋犀利的政论和诗文,对反对封建道德对妇女的压迫,宣传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思想,起过重要的启蒙作用。 中国女报 048 中国女报清末女革命家秋瑾主办的综合性妇女杂志。月刊。1907年1月创刊于上海。秋瑾为主编和发行人,陈伯平为名义主编。辟论说、演坛、译编、文苑、新闻等栏目。宗旨为“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女协会之基础。”宣传男女平权,反对封建礼教,主张妇女解放应与反清革命相结合。秋瑾撰写发刊词,还曾发表过《敬告姊妹们》、《勉女权歌》等重要文章,以图团结和发动广大妇女投入反清革命斗争。因办报人忙于准备武装起义工作,仅出两期。 ☚ 民报 神州日报 ☛ 中国女报 《中国女报》清末著名妇女革命报刊。1907年1月在上海创刊。女革命家秋瑾创办并主编。自称“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设有论说、演坛、译编、传记、小说、新闻、调查等栏。文字“文俗并用”,远比同时期的其他妇女报刊浅显。协助秋瑾任编撰工作的有陈伯平、徐双韵等,但该刊大部分稿件出自秋瑾之手,有《发刊词》《敬告姐妹们》《感愤》《精卫石》等政论和文学作品。在这些文章中,秋瑾痛斥了迫害妇女的封建买办婚姻和封建伦理道德,宣传爱国救亡,宣传民主革命,把妇女解放和民族民主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1907年3月4日出版第2期后,因秋瑾返绍兴筹备武装起义而暂时休刊。第3期编好后,尚未付印,秋瑾遇害,杂志停刊。 ☚ 中国之友报 中国女子大学新闻系 ☛ 中国女报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妇女刊物。清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1907年1月14日), 由女革命家秋瑾创办于上海。月刊。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男女平等。次年正月二十日(1907年3月4日)停刊,共出二期。 中国女报 《中国女报》清末资产阶级女革命家秋瑾主办的妇女刊物。月刊。1907年 (清光绪三十三年) 1月在上海创刊,3月停刊。共出两期。主要内容是宣传民主革命,反对妇女缠足,主张男女平等;其宗旨为“开通风气,提倡女学”; 设有社说、演坛、译编、传说、小说、新闻、调查等栏,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 ☚ 中国大陆研究学会 中国文化大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