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冬季气温分布Zhongguo dongji qiwen fenbu
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以1月份为全年最冷月,通常人们用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来反映冬季气温分布状况。从下图看,等温线密集,而且大致与纬线平行,呈东西向排列,南高北低。黑龙江北部为-30℃以下,向南气温逐渐升高,-12℃等温线蜿蜒于长城一带,0℃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12℃等温线横贯南岭地区,18℃等温线通过海南岛南部,南海诸岛的1月平均气温可达20℃以上,南北温差超过50℃。十分明显,中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大,南高北低。形成原因主要有二:
❶纬度位置是决定中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基本因素。由于太阳高度角和日照时间都随纬度而变化。冬季,北方较高纬地区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对地面的增温作用弱,则气温低;而南方低纬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对地面的增温作用强,则气温高。所以,中国冬季气温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❷冬季风的影响加剧了南北温差。冬季中国广大地区处于冬季风的控制之下,北方接近冬季风的源地,受冷空气、寒潮的侵袭大,则气温下降剧烈;向南,愈远离冬季风的源地,气温下降愈缓和。从图上还可以看出,高原、山地地区冬季气温相对偏低,如青藏高原、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台湾山等;盆地地区冬季气温相对偏高,如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等。这是地形起伏影响局部地区气温的缘故。0℃等温线是中国南北气候的重要分界线。线以南的地区,约占国土的四分之一,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虽然冬季可见积雪,但江河不封冻;线以北的广大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地面积雪,河流封冻,越向北封冻期越长。中国冬季气温分布有三个突出的低温区:大兴安岭北部是全国最冷的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30℃以下,黑龙江省的漠河低于-50℃的最低气温记录达4次,1962年2月13日曾观测到-52.3℃的最低气温,有“中国北极村”之称。其次是新疆北部阿尔泰山西北端,1月平均气温在-28℃以下,1960年1月21日富蕴地区曾观测到-51.5℃的最低气温。再次是藏北高原,1月平均气温为-18--20℃。
中国历史上记录到的极端最低气温表(℃)
地 点 | 极端最低气温 | 观测时间 (年月日) |
漠 河 富 蕴 免渡河 青 河 根 河 海拉尔 呼 玛 嫩 江 定 日 哈尔滨 北 京 上 海 广 州 | -52.3 -51.5 -50.1 -49.7 -49.6 -48.5 -48.2 -47.3 -46.4 -41.4 -27.4 -12.1 -0.3 | 1969. 2. 13 1960. 1. 21 1922. 1. 16 1969. 1. 27 1960. 1. 23 1951. 1. 3 1956. 1. 20 1951. 1. 4 1966. 1. 7 1931. 1 1966. 2. 22 1893. 1. 19 1934. 12. 8 |

1月平均气温分布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