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zhōng guó

❶京师。李贺《李凭箜篌引》:江娥啼竹素女怨,李凭中国弹箜篌。
❷我国中原地区。来鹏《牡丹》:中国名花异国香,花开得地更芬芳。

中国

中国

月刊。1985年于北京创刊。始为双月刊,1986年改为月刊。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中国文学社编辑部编辑出版。该刊宗旨为“继承和发扬五四以来革命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有选择地介绍其他各种现代形式和艺术流派”,“要攀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的新高峰”。它发表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展示中国文学发展的新面貌和新趋势,着力发展、培养和支持中国最新一代的文学家,并为中老年作家提供自由驰骋的天地。另外还大力介绍外国当代有影响的作家、作品。该刊发表过朦胧派诗人舒婷、北岛等人的诗作,和“朦胧后”诗人群的作品,推出了刘恒、北村、残雪等一批富有探索精神的作家,刊发了《狗日的粮食》(刘恒)、《苍老的浮云》(残雪)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还刊发过刘晓波的《与李泽厚对话》,曾引起长时间争鸣。该刊于1986年12月停刊。

☚ 华文文学   蓝盾 ☛
中国

中国

古时“中国”含义不一:或指京师为“中国”,或指黄河中下游一带为“中国”。这里指曹操当时据有的中原地区。

☚ 吴、越   田横 ☛
中国

中国

❶周王朝直接控制的地区,即京畿。《大雅·民劳》二章:“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毛《传》:“中国,京师也。逑,合也。”郑《笺》: “惠,爱也。合,聚也。”
❷国中,国内。《大雅·荡》四章:“内奰于中国, 覃及鬼方。” 毛《传》: “奰, 怒也。 不醉而怒曰奰。鬼方,远方也。”奰, bì。孔《疏》:“王初奰然不醉而怒,在于中国,但人皆效之,此奰然恶外乃延及中国之外。”《大雅·桑柔》七章:“哀恫中国,具赘卒荒。”毛《传》: “赘,属。荒,虚也。”郑《笺》:“恫,痛也。哀痛乎中国之人,皆见系属于兵役,家家空虚。”

☚ 中军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

中国zhōngɡuó

古代汉族居住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后专指我国的全部国土;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中国”一名的由来古代,国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从汉朝开始,人们常把中原王朝称为中国。但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1949年后,“中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中国zhōng guó

上古时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周围其他地区称为四方。后泛指中原地区。如《诗经·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惜誓》:“临中国之众人兮。”这里“中国”指楚国。

中国zhōng guó

古人以为我国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后成为我国的专称:有人说他通~的诗书,会讲《五经》,能做诗填词。(五二·1212)

中国【同义】总目录


九州神州中国华夏支那神州赤县神县禹域神华农土唐摩诃至那

中国zhōng guó

〖名词〗
指京师、汉族地区或中原地区等。亦用作动词“当作中国”(7)。《子产论政宽猛》:惠此中国。——赐恩给京师人民。《货殖列传序》: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这些都是中原人民所喜爱的。《原道》: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用中原的礼节,就把它当做中原国家。

中国

❶ 本与四夷相对,指华夏族所建之国,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后指中原地带。《齐桓晋文之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而抚四夷也。”《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❷ 京师。《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以绥四方。”(绥:安定。)

中国

中国

中(中华;中州;中土;中夏) 华(华夏;华域) 夏(夏区;区夏;有夏;方夏;诸夏) 齐土 东土齐州 神州(神州大地;神州赤县)神乡 神县 赤县(赤县神州) 紫县 海县 神宇 神都 禹域 农土 斗南 丝国 黄图 龙野 畿服 畿岳 颛顼
中国和外国:中外
借指中国:衣裳
京都,中原,中国:华甸
中华的美称:神华
西域称中国:
古代印度称中国:震旦 真丹
西方称中国:支那
整个中国:函夏 全中国 普天率土
天下,全中国:九区 九州 九有 九宇九牧 九垠 九域 九隅 九围 九壤 九囿
中国全土:八州
文明先进的华夏之国:阳国

另见:国家 中国各地 ︱外国

☚ 国家   外国 ☛

中国zhōng guó

❶指华夏区域。《礼记·中庸》:“是以声名洋溢乎~~。”
❷国都。《诗·大雅·民劳》:“惠此~~,以绥四方。”
❸中原地区。陈子昂《度峡口山》:“峡口大漠南,横绝界~~。”

中国

见“华夏”(427页)。

中国

中国Zhogguo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12亿人口、56个民族的国家,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是中国的首都,长城是中国的象征。

☚ 爱鸟周   国旗 ☛

中国

❶见“中华”。
❷京畿。指西周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参阅高亨《诗经今注》“大雅·民劳”。
❸中国的专称。
❹指恒河中流一带的中印度。佛教徒译称“中国”(Mad-hyadesa)。参阅晋法显《佛国记》。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位于北半球,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疆域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东北侧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南达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南侧疆界线,东起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西相距5200千米。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5%。大陆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15国接壤,边界长2万多千米。大陆东南临海洋, 自北而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北起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口,南达中越交界的北仑河口,全长1.8万多千米。与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等国隔海相望。全国人口为11.6966亿,其中大陆人口11.4333亿(1990年)。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人口2020.5万(1990年),香港和澳门地区中国同胞的人口613万(1989年)。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10.43亿,占全国总人口91.96%,55个少数民族人口共9120万,占8.04%。在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千万的有壮族;超过百万的有回、维吾尔、彝、苗、满、藏、蒙古、土家、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等14个民族。蒙古、回、维吾尔、藏和壮族分别集中分布在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和广西。居民信奉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通用语言为汉语。各民族聚居区同时也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全国省级行政单位31个,地级行政单位151个,市464个(地级185,县级279),市辖区651个,县1903个(1990年)。
首都北京。

中国

中国

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11191万人(1989年底,不包括港、澳、台)。共有56个民族。汉族约占总人口的94%,55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4000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了封建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机构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结合起来行使国家元首职权;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及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中国坚持政治协商与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外交关系,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同各国的经济、贸易、技术交流与合作,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支持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谋求改善南北关系和发展南南合作的努力。中国已同13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17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

☚ 开曼群岛立法会议   中国人大代表团 ☛

中国China

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国土面积959.7万平方公里(1996年),人口12.39亿(1990年年中),首都北京,货币名称人民币元。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也是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1953~1978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7.1%。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路线。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以后,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从1985年起,中国城市开始推行以搞活经济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的各项改革措施,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还进行了集体承包和集体或个人租赁经营的试点。1987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十三届四中全会,又作出了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的决定。在1992年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之后,于当年10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92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23 938亿元,比1991年增长12.8%。在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产业占的比重为24.2%,第二产业占42.3%,第三产业占33.5%。1997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73 452.5亿元,比1992年增长了65.3%,比上年增长了8.5%。提前实现了到2000年翻两番的发展战略目标。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19%,第二产业占50%,第三产业占32.7%。中国某些产品的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工业主要产品钢、煤炭、水泥、化肥等的产量,农业主要产品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7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点是:(1)经济增长速度加快。1979~1991年GNP增长率为8.7%,1992年为12.8%;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均有较大增长:1980~1990年农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6.4%,1992年又比1991年增长3.7%;1980~1990年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2.6%,1992年又比1991年增长20.5%。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值增幅也较大。1979~1991年,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值增长率分别为8.4%和10.4%。(2)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在1987~1992年的5年期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达2.6万亿元,建成上千个大中型项目和10万多个小型项目,这些项目已陆续投产并发挥其生产能力,为近年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物质基础;(3)工业内部结构有了较大调整。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促使工业内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1978年,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3.1%,重工业占56.9%。到1990年,前者上升到49.4%,后者降到50.6%。(4)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呈上升趋势。80年代以来,在中国三大产业中,尽管第三产业占GNP比重低于第二产业,但该产业占的比率却不断上升,与第一、二产业形成鲜明对照。1980~1992年,第一产业占GNP比重从30.4%降到24.2%,第二产业占的比重由49.1%降到42.3%,第三产业则由20.5%上升到33.5%。从发展趋势看,第三产业在中国GNP中的比重将有较大提高。(5)中国的对外开放步伐加快。1979年中国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市建立4个经济特区,随后又陆续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并把海南岛列为最大经济特区。1992年,中国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大经济特区进出口总值达243亿美元,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4.7%,创历史最高纪录;1992年上述5大经济特区的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达116.5亿美元,占中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的26.6%,占特区进出口总额的47.9%。1995年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开始向着集约型和效益型的方向发展,虽然发展速度有所下降,但经济结构趋于合理,产业结构开始升级。特别是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仍保持平稳增长。
1978年底以来,中国的对外经贸关系有了巨大发展。1992年出口总额为850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18.2%;进口总额806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26.4%。进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已上升到80%。“三资”企业出口大幅度上升,1992年出口额174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44.1%,占出口总额比重由1991年的16.8%提高到20.4%。到90年代初,中国已同世界上18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此外,还在世界五大洲的近50个国家和地区吸引外资和进行投资,以进一步扩大对外经贸联系。1998年,中国的商品出口额已达1837.57亿美元,进口额1401.65亿美元,成为世界第10个贸易大国。1997年,外国直接投资为442.36亿美元,外债总额为1466.97亿美元,现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1998年的国际储备总额为1528.43亿美元。

中国

China;zhong guo—a“country with reason”
现在对“~”有一种新的解读,就是“~”不是“中央之国”的意思,“中”字是“讲道理”的意思,“~”的意思是“讲道理的国家”。There is now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zhong guo.Rather than saying it means the “Middle Kingdom”,the new version suggests that zhong means “be reasonable”. So zhong guo means a “country with reason”./~不允许乱。China will tolerate no disturbances./~的事情要按照~的情况来办。China’s affairs should be run in light of China’s specific conditions./~地大物博,人口众多。China is a vast country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and abundant resources./~讲话算数。China means what it says./~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China is a steadfast force for safeguarding world peace./~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China ought t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humanity./~正融入世界经济大潮。China’s economy is merging with that of the world./~城Chinatown (亦称唐人街)/~大陆China’s mainland;mainland of China /~飞剪号China Clipper/~话the Chinese language; Chinese/~画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皇后号Empress of China/~结Chinese knot/~通old China hand,China expert;Sinologist;authority on China/“~威胁论”“China Threat”fallacy/~文化热keen interest in Chinese culture; craze (or fever) for Chinese culture; boom of Chinese culture/~问题专家(汉学家)Sinologist/~小气候China’s domestic environment /~新经济峰会China New Economy Summit/~血统Chinese origin(or descent)/~学Sinology/~邮政China Post/~猿人Peking Man (亦称北京人)/ 《~月球探测工程》Chinese Lunar Exploration Program (CLEP)/~字Chinese characters;the Chinese written language

中国

先秦时地区名。西周时人认为洛阳居天下之中,因而称之为“中国”,与四方疆域即四周诸国相对而言。后内涵逐步扩展,春秋时泛指黄河中下游诸侯,与诸夏含义略同;战国时大致包括秦、魏、韩、赵、楚、齐、燕等国疆域。此外,楚称东部疆土为东国,南部疆土为南国,可能也将本国中心地区称作中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5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