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和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和节

中和节

农历二月初一。唐贞元五年,诏定二月初一为中和节,与上巳、九日并为三令节,休假一日。民间以青囊盛百谷果实,互相赠送。《梦梁录》:“二月朔,谓之中和节,民间尚以青囊盛百谷瓜果子种,互相遗送,为献生子。禁中宫女以百草斗戏。百官进农书,以示务本。”

☚ 元宵   挑菜节 ☛

中和节

《唐会要》卷二十九记唐德宗贞元五年下敕始定二月一日为中和节,“村社做中和酒,祭句芒神,聚会宴乐。”中和节要饮中和酒。在贞元六年百官庆贺中和节的曲江宴上,大臣权德舆作《奉和圣制中和节赐百官宴集因示所怀》诗,中有“赓歌武弁侧,永荷玄化醇”句。玄化醇是唐代官宴上所饮的一种中和酒。

中和节

时节名。唐德宗贞元五年,根据李泌建议,下诏废除正月晦日之节,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与上已、九日为三令节,休假一日。这天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相间遣,号为献生子。里闾酿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丰年。百官进农书,以示务本。后代沿袭此节。见《新唐书·李泌传》。

中和节

中和节

二月初一为中和节,这是有确切记载的在唐代确立的节日,后来不复存在。但民间仍以二月朔为节,那就是“太阳生日”。民间认为,农历二月初一是太阳星君诞辰,太阳星君即太阳神,与月亮神太阴星君相对,也称炎火帝君。人们出于对太阳神的崇拜和农业生产的需求,祭祀太阳星君。这种习俗源于上古,当时曾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国家典礼。祭祀太阳星君一般用太阳糕,也叫“太阳鸡糕”,因为俗传太阳中有雄鸡(或说乌鸦)。清代祭太阳习俗特别盛行,太阳糕也成为一种节物。
旧北京供太阳时,家家户户在院子设香案,挂太阳星君神像,供太阳糕三五个,遥向东方日出处膜拜。也有持斋诵《太阳经》的。日转西时,将太阳糕等供品撤下,分给小孩吃,又把春节门首五彩挂钱揭下来与神马儿一起烧掉,叫“太阳钱粮”。除一般的祭拜之外,各地还建有太阳宫、太阳殿。

☚ 传统习俗/节庆会展   中秋风俗 ☛
中和节

267 中和节

阴历二月二日,又名“龙头节”、“青龙节”,俗称“二月二,龙抬头”。因为惊蛰在此节前后,冬蛰之虫复苏,故有“龙抬头”之说。过中和节各地习俗不一,北方“人家晨起,以灶灰撒院中,左右作大圆圈,复由堂门撤至大门,延至井堰,名曰引龙。妇女或以棉制成鸡形,悬之室中,谓能避蚰蜒、制虫蚁。是日多食春饼,至夕燃烛室中暗陬,名曰照虫烛”。南方,人们在二月二这天,炒包谷花,为玉龙祈祷赎“罪”。传说玉龙为解除人间旱情,违背玉帝旨意,自作主张降雨,被贬下界受惩处,只有“金豆开花方可归”。于是人们以包谷籽当金豆,边炒边唱: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 除夕   上巳节 ☛
中和节

中和节

时在农历二月初一,是民间的传统节日。始于唐代。这天,百姓之间互赠刀、尺、种子之类的礼物。村民们也一起喝中和酒祭勾芒神,祈得一年丰收。是日亦称太阳生日。有送太阳糕和用太阳糕祭祀太阳、祈求农作物丰收的习俗。此糕用江米面做成,糕的上面印有太阳和乌鸦的图案,有的上面立有一只一寸来长的小鸡。此节至元、明以后,逐渐与青龙节合并。

☚ 中元节   中秋节 ☛

中和节

见“辖里尀”(2445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