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月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月光)

 

周德清


 

秋夜客怀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客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离人强

 

 【注释】①砧声:捣衣声。砧,捣衣石。古人于秋日捣练帛以制冬衣寄远人。②过雁:飞过的鸿雁。《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谓雁能送信,因指书信。③敲残客况:砧声使游子景况更为凄凉。④强:同“犟”。
 【鉴赏】“秋夜客怀”这一主题并不新鲜,唐宋诗词中有不少这一类的吟唱。杜甫的《秋兴八首》,苏轼的《永遇乐·明月如霜》都可以说是“秋夜客怀”的名篇。但周德清用散曲小令写此旧题,体现词密曲疏的散曲特点,就别有一点新意。
 桂花飘香,秋意正浓,正是“三秋桂子”时节。月光如水,清幽明亮,此时此刻,游子的思乡之情也仿佛随着桂香的飘荡飞向了远方……。夜深人静时,砧声动人心,砧声是心声,也是情声。“砧声”在历代文人骚客笔下都是和愁思连在一起的,如果再伴上朗朗的月色,就更能勾起游人们的愁绪。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复还来”,都是用砧声和月光来描写愁思的极好的例子。“砧声催动一天霜”,作者在此用“催动”二字,尤为空灵,化无灵之砧声为有灵之物。“催动”是作者所感,而“一天霜”既是景语,也是情语,它是游子凄寒心境的真实写照。是啊! 明月当空,寒霜满天,砧声随风送入耳中,此情此境,怎能不倍增游子思乡的愁苦呢? 明月、寒霜、砧声,已使游子不堪,夜深人静,清亮的雁鸣又如千斤重锤敲在游子的心上。思乡情切,只能求之于梦寐,即或果然成梦,也不过是理想之寄托、希望之幻化而已,又何况“夜凉”“枕凉”根本不眠无从成梦呢? 所谓“梦家山”本就是不现实的想法,而“身异乡”却是难以改变的现实处境。“夜凉”“枕凉”连用两个“凉”字既扣“秋夜”之主题,又集中表现了游子客居异乡极度孤独寂寞和凄苦的心境。
 


 此曲写秋夜,选取的对象甚多:月、桂、风、霜、雁、砧等等,但只作点染,并不铺展,虽繁多,却不拥挤杂乱,既将秋夜景象表现得充实,又显出一种疏朗的风致。写“客怀”却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既写外界环境对游子内心感情的引发与牵制,又写游子秋夜怀乡不能自制的情感迸发,形成了凄清动人的艺术境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