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南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南海中国皇家园林。又称西宛。位于北京西长安街北侧、故宫西侧,是中海、南海的统称。始建于辽代。一直是皇家园林,占地100 hm2,其中水面约占50%。南海主要建筑有2处:新华门、瀛台;中海主要建筑有7处:勤政殿、丰泽园、居仁堂、怀仁堂、紫光阁、万善殿、水云榭等。1949年后,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所在地。 中南海 中南海Zhongnanhai在北京市故宫西侧,明清时与北海统称为西苑,又称太液池,西海子,源出玉泉山。中南海始建于宋末辽、金时,元武宗海山时(1308—1311)已初具全貌。明初又大修宫殿,扩展中海,广掘南海,明后期按地域分为南海、中海、北海、合称三海。清时更臻完善,成为帝王显贵的游宴之地。清时帝后居西苑,多在此听政。中南海占地1 500余亩,其中水面约占700亩。主要胜迹有新华门、瀛台、勤政殿、丰泽园、春耦斋、流水音、万善殿、居仁堂、万字廊、怀仁堂、紫光阁、游泳池等。殿台楼阁布置有序,建筑形式丰富多彩,是国内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民国初年曾在此设总统府,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直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所在地。 ☚ 天安门 石钟乳 石笋 ☛ 中南海 中南海位于故宫西侧,北海大桥南。为中海、南海的合称,两海以蜈蚣桥为界,又与北海连为一体(以北海大桥,即金鳌玉桥为界)。系元、明、清三代皇家禁苑,始建于辽金,元、明、清不断扩建。元名太液池,明代始有北海、中海、南海之称,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遗迹,20世纪20年代,分北海和中南海为两园。面积约1500亩,其中水面约700亩。南海东岸有流水音、千尺雪、交芦馆、蕉雨轩、云绘楼等建筑;北部有瀛台,为清帝听政、读书、宴游处。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幽禁于此。中海有结秀亭、丰泽园、颐年堂、居仁堂、怀仁堂、紫光阁、水云榭等建筑。丰泽园为清帝演习耕种处;颐年堂为园中主体建筑;居仁堂建于清光绪年间,专作招待女宾用;怀仁堂亦建于清光绪年间,曾为慈禧寝宫;紫光阁建于明代,时为皇帝检阅骑射处,清乾隆后为殿试武进士处;水云榭筑于水面,清康熙年间建,天光水色相映,亭中有“燕京八景”之一的“太液秋风”碑。民国前期中南海为北洋政府所在地。1928年辟为公园。1949年以来,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所在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曾长期居住于此。现定期向公众开放。 ☚ 景山 瀛台 ☛ 中南海 中南海在北京西城区。明代后期按地域分为南海、中海、北海,合称三海。民国以后,分为中南海与北海,并分两处管理。中海创建于金元时,南海开辟于明代初年,清时与北海统称为西苑或西海子,亦称太液池,并列为禁苑。中南海占地1,500余亩,水面约占700亩。现存建筑系清代遗物。园内美丽的湖面和殿台楼阁,错落有致,建筑形式多姿多彩,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民国初年曾在此设总统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的所在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领袖人物均长期居住于此。 ☚ 中山陵 中美洲 ☛ 中南海zhong nan haiformer imperial compound in Beijing,now housing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CPC and the State Council 中南海Zhongnanhai 中南海Zhongnanhai—former imperial compound in Beijing,now housing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CPC and the State Council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