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华民国宪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华民国宪法 ① 即“曹锟宪法”。② 国民党伪宪法。1946年11月15日,国民党非法召开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12月25日,通过了所谓《中华民国宪法》。1947年1月1日,国民党政府公布伪宪法,宣布12月25日实施。共十四章,一百七十五条,形式上抄袭了资产阶级宪法中一些自由平等的条款,实质上是《训政时期约法》和《五五宪章》的翻版。它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以蒋介石专制独裁统治为核心的法西斯的国家制度,剥夺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维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制度,特别是保护了四大家族的垄断利益和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因而出笼之后,立即遭到中国共产党、一切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的愤怒声讨。 中华民国宪法❶1923年曹锟采用贿赂手段当上总统后,于同年10月10日颁布的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又称“贿选宪法”。 中华民国宪法以中华民国名义公布的正式宪法,先后有两部:一是北洋军阀曹锟盘踞北京控制中央政权时,于1923年10月10日公布的宪法,又称“曹锟宪法”或“贿选宪法”,详见“贿选宪法”条;二是国民党政府于1947年1月1日公布的宪法,又称“蒋记宪法”,详见〔蒋记宪法〕。 中华民国宪法❶北洋政府贿选总统曹锟的御用会议通过,于1923年10月10日公布。共13章141条。当时被称为“贿选宪法”或“曹记宪法”。 中华民国宪法 091 中华民国宪法❶北洋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把持北京政府时制定的宪法,又称“贿选宪法”。1923年曹锟、吴佩孚代替皖系军阀段祺瑞后,于同年10月5日贿赂收买议员选曹锟为大总统,10月10日曹锟就任大总统时公布。是中国正式公布的第一部宪法。以《天坛宪草》为基础,吸收袁记约法一些内容,共13章141条。用虚伪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形式,粉饰军阀独裁统治。总统总揽军政大权,凌驾于国会之上;许诺给地方军阀某些权力,换取支持。对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种反动。 ☚ 中华民国约法 六法全书 ☛ 中华民国宪法有两部。其一是北洋军阀时期曹锟1923年制定。他以巨金贿赂议员将他“选”为总统。为给其“总统”披上“合法”外衣,又贿赂议员给他抄制此宪,故俗称“贿选宪法”。13章141条,是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确认总统有权统率军队、总揽行政权和解散议会。为标榜“拥护民国”以骗人民,他选定1923年10月10日即中华民国国庆节隆重集会,“庆祝”国庆,同时宣布宪法实施,举行总统宣誓就职。其二是蒋介石制定,俗称《蒋记宪法》,中国第2部正式宪法。1946年12月25日通过,1947年1月1日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公布时通令全国“庆祝”三天,以宣扬其所谓“民主”、“自由”。此宪14章175条,确认总统独揽大权,统率军队,另设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院分掌“治权”。行政、司法、考试三院院长由总统提名或直接任命,五院间的争执由总统裁决。总统受“国大”监督,但“国大”在总统任期内并不开会。可见,两宪都是确认总统独裁。后者还规定任何政党和个人都不得以军队为政争工具,企图要共产党将自己领导的人民军队交给其国家。 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6月底,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为了尽快给其反动统治披上“民主”外衣,取得美国政府更多援助,于11月15日召开了违反政治协商会议的非法的国民大会。国民大会的任务是制定宪法,故称为“制宪国大”。按照政协协议,制定宪法应以协议中规定的宪法修改原则为依据。但国民大会在国民党操纵下,违背协议规定的原则,却以国民党1936年的《五五宪草》修正案,作为制定宪法的基础,于12月25日国民大会通过所谓《中华民国宪法》。共十四章一百七十五条。抄袭了资产阶级宪法中自由平等的条款,实质上与《训政时期约法》一脉相承,是《五五宪草》的翻版,基本特点是以宪法的形式确认了蒋介石专制独载统治的国家制度,是一部封建买办法西斯宪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