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华民国史15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请选择子栏目:
文章列表: 国统区的教育事业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华民族立即陷入到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和灾难之中。...... 传统思想的复活运动思想是时代的要求和反映。在轰轰烈烈的抗日烽火中,中国人民不仅用血肉之躯英勇抗击着日本侵略者,而且也用思...... 国民政府加强文化控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战斗武器,在抗日战争时期与全国的政治抗战、经济抗战、军事抗战紧密配合,相辅相成,为打...... 抗战后期的农村经济抗战爆发后,农村经济就一直是维系国民政府战时财政、军需民食供应的重要来源和支柱,尤其是在实行“田赋三征...... 抗战后期的民营工商业抗战前期,国民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协助从沿海迁往内地的工厂恢复生产,使得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良好的势...... 巨额赤字与通货膨胀全面抗战开始后,随着军费支出迅速增加,而财政收入不增反大幅度下降,财政赤字就已经形成,且呈迅速扩张的趋势...... 国家资本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家资本极度膨胀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伴随着国民政府各项统制经济...... 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相继攻占香港、菲律宾、新加坡、马来亚,又在泰国、缅甸得势,完成了对中国外部的军事...... 《中国之命运》的发表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说过:“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但还可以这样说:战争是各种政治势力角逐的舞台。...... 推行新县制,强化统治地位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中国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民族危机,而且直接危及到了国民党的统治。从1938年起,为应付日...... 国民政府推行行政改革——实行“行政三联制”抗战进入中后期以后,面对战局相对稳定的局面,国民政府开始着手解决一些以前即已存在、战时更加突出的问题。...... 蒋介石重任国民政府主席后的中央体制1943年5月12日,为接受加拿大新任驻华大使呈递国书,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从重庆歌乐山双和桥官邸乘车入城,前往国...... 华中敌后根据地的反“清乡”、反“扫荡”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已发展至拥有十八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另有新四军经常...... 华北敌后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日军于1941年3月底开始在华北发起“治安强化运动”,企图以政治、军事、经济、思想一元化的总体战来稳固在占...... 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最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从1940年冬开始因日军调整军事进攻重点逐步进入困难时期,而太平洋战争爆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