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医治紫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医治紫癜

中医治紫癜zhongyi zhi zidian

紫癜是以血液溢出肌肤之间,皮肤出现淤点或淤斑,压之不褪色为特征,临床上常伴见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本病属血证范畴,多发生于小儿。此病多由于气不摄血、血热妄行,以致血不循经,溢于络外。临床治疗分:
❶血热妄行:由于小儿形体柔弱,脏腑娇嫩,气血未充,经脉未盛,卫外不固,一旦受外邪易侵酿成热毒,灼伤脉络,迫血妄行,络伤血溢,渗于脉外。留于肌肤而成紫癜。一般发病急骤,皮肤瘀点或瘀斑,颜色鲜红,或见衄血,呕吐、腹痛、便血,伴有状热,烦躁不安,大便干燥,舌红苔薄黄,脉洪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可用犀角地黄汤加减。常用药:犀角,生地,芍药,丹皮。
❷气不摄血:由于小儿禀赋不足,后天喂养失调,或因疾病迁延影响,导致心脾气虚,气不摄血,则血溢于脉外而成紫癜。其症见紫癜反复出现,日久不愈,斑紫暗淡,面色苍黄,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饮食不振,口唇色淡,舌胖苔白,脉细数,且常见鼻衄、齿衄。治宜健脾益气,养心摄血。可用归脾汤。常用药: 白术,黄芪,龙眼肉,茯神,酸枣仁,党参,当归,木香,远志,炙甘草,生姜,大枣。
❸阴虚火旺:多因素体阴虚,或热病后期和久病阴虚,灼伤阴液,导致阴血亏虚,虚火内扰,血随火动,离经妄行,而见紫癜。症见皮肤紫癜,下肢尤甚,时发时止,伴见低热盗汗,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烦不宁,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可用大补阴丸。常用药:熟地,龟板,黄柏,知母,猪脊骨髓。

☚ 中医治营养性贫血   小儿心悸 ☛
000051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