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医对衰老的认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医对衰老的认识

中医对衰老的认识

中医很早就对衰老有过较系统的研究。《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丰隆,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体皆极,则齿发去。”可见中医这些对生长发育过程的论述与现代医学观点基本一致。当代中医采用“四诊”观察和辨证分析方法对60岁以上老人的研究发现,老年人虚证很普遍,既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也有五脏虚。其中有些是虚证夹杂着实证,如夹痰、夹瘀、夹湿等,但仍以虚证为主。在五脏虚证中,以脾胃虚和肾气虚对衰老的影响最为重要。
脾胃虚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一切物质均靠脾胃供给。正如《素问·经脉论》所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淫精于脉”以及“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可见,饮食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均有赖于脾的输转和散精功能。脾胃虚弱,则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将要受到影响。所以《黄帝内经》曾明确指出,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而“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当今中医用“四诊”观察方法对60岁以上老人的调查发现,脾虚者占被调查人数的11.6%,其中包括脾气虚和脾阳虚。近年来,中医对脾虚证作了深入地研究,发现脾虚时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异常,如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明显降低,粪便中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较正常人多,胃酸排出量显著减少,胰淀粉酶和胰蛋白酶分泌下降等。脾虚时胃肠道的蠕动能力下降,如在X光钡餐下发现,钡餐的排空时间延长。脾虚还引起代谢发生改变,如单位面积胃粘膜上皮细胞内的线粒数明显减少,并且伴有线粒体肿胀、膜缺损、嵴断裂等现象。由于线粒体是细胞进行生物氧化的亚细胞单位,所以它的异常必然导致代谢障碍。可见,脾虚弱成为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
肾气虚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肾气的强弱,所以肾气虚衰是衰老的重要原因。因为五脏为人身之本,肾为五脏之本,命门为肾之本,阴精为命门之本。阴虚则精虚,精虚则气无所依,故生化之机休矣。中医理论还认为,肾藏精之所叫命门,精藏于此,是为阴中之水;气化于此,是为人中之火。命门居于两肾之间,兼具水火,为性命之本。并且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此命门之水火为十二脏之化源。故肺赖之,则治以行;脾胃赖之,济仓廪之富;肝胆赖之,资谋虑之本;膀胱赖之,则三焦气化;大小肠赖之,则传导自分。可见肾气虚衰在导致衰老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 自身中毒学说   死亡 ☛
0000167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