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兴间气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兴间气集

中兴间气集

诗歌总集。唐高仲武编选。二卷,选录安史乱后,唐肃宗、代宗“中兴”时期诗歌,包括自钱起至张南史共二十六人,诗一百三十四首。体例仿《河岳英灵集》,每人之下各附评语。以“体状《风》、《雅》,理致清新”为选录标准,推钱起、郎士元为当时诗人之冠。今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刻本,明毛晋刻本。

☚ 国秀集   极玄集 ☛
中兴间气集

中兴间气集

唐诗总集。二卷。唐高仲武编。高仲武,仕履不详,郡望渤海。此书选录当代诗人,起自肃宗至德初年(756),迄于代宗大历末年(779)。肃、代两朝正值安史乱后,时称“唐室中兴”,间气,谓杰出之人才秉五行之气而生,指代杰出人才。故以此命集。殷璠《河岳英灵集》选诗“终癸巳”(天宝十二载),本书正与之相接。入选诗人二十六人,诗一百三十余首,诗人前各有评语,其体例与殷书相仿。高氏以钱起,郎士元分置两卷之首,并谓“前有沈、宋,后有钱、郎”,甚推重之。所选诗以五律为多,五古次之,风格清新婉丽,“但使体尚风雅,理致清新,观者易心,听者竦耳,则朝野通取,格律兼收”(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序》),反映了大历时代的主要倾向,亦可见高氏的选诗标准。《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书目均著录。此书甚为后代选家看重,将其与《河岳英灵集》相提并论,严羽《沧浪诗话·考证》指出:“王荆公《百家诗选》,盖本于唐人《英灵》、《间气集》。”毛晋《汲古阁书跋》谓:“《河岳》、《中兴》二集,一选开元迄天宝名家,一选至德迄大历名家,相继品骘,真盛唐一大观也。”有武进费氏影宋本,《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唐人选唐诗(十种)》收录本集,即以后者排印。

☚ 搜玉小集   盛山唱和集 ☛

中兴间气集

仲武不揆菲陋, 辄罄𫎭闻, 博访词林, 采察谣俗, 起自至德元首,终于大历暮年,述者数千,选者二十六人,诗总一百三十二首,分为两卷,七言附之,略叙品汇人伦,命曰《中兴间气集》。且夫微言虽绝,大制犹存,详其否臧,当可拟议。古之作者,因事造端,敷弘体要,立义以全其制,因文以寄其心,著王政之兴衰,表国风之善否,岂其苟悦权右取媚薄俗哉? 今之所收,殆革前弊,但使体状风雅,理致清新,观者易心,听者竦耳,则朝野通取,格律兼收,自郐以下,非所敢隶焉。凡百君子,幸详至公。(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序》)

高适字仲武,此乃名仲武非适也,评品多妄,盖浅丈夫耳。其书乃传至今,天下事出于幸不幸,固多如此,可以一叹。(陆游《渭南文集》卷二七 《跋中兴间气集》)

议论凡鄙,与近世宋百家诗中小序可相甲乙,唐人深于诗者,而此等议论乃传至今,事固有幸不幸也,然所载多佳句,亦不可以所托非其人而废之。(同上)

《中兴间气集》三卷。唐高仲武辑至德迄大历中钱起以下二十六人诗,自为序。以天宝叛渔,述作中废,至德中兴,风雅复振,故以名。仍品藻众作,著之于前云。或又题孟彦深纂。(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

《中兴间气集》三卷。唐渤海高仲武序,集至德以后终于大历钱起等二十六人诗一百三十二首。各有小传,叙其大略,且拈提其警句,而议论文辞皆凡鄙。(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高仲武集,二卷。起自至德元年,终大历末年,钱、刘而下二十六人五言诗一百四十首,七言附之。仿 《河岳英灵》,人各冠之以评。自序: 但体格风雅,理致清新,则朝野通载,格律兼收云。(胡震亨 《唐音癸签》卷三一)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所选二十五人,诗一百三十二首,皆中唐诗也,而其人半不知名。钱、刘、皇甫,所选多非所长。且中唐虽称钱、刘,而钱实逊刘,郎士元、皇甫诸君抑又次之。仲武进钱、郎、皇甫而独抑刘、背戾滋甚。其论钱起、皇甫冉,赏其新奇; 至论刘则曰:“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是岂可以论大历乎? 若朱湾咏物最为恶俗,乃云“湾于咏物尤工”,岂以恶俗为新奇耶? 湾如 《咏笼筹》云:“献酬君有礼,赏罚我无私。莫怪斜相向,还将正自持。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咏双陆头子》云:“掌中犹可重,手下莫言轻。有对惟求敌,无私直任争。”《咏壁上酒瓢》去:“安身未得所,开口欲从谁? 应物心无倦,当垆柄会持”等句,恶俗尤甚。仲武以之入选,其赏鉴可知。(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三六)

是集前有序云: 起至德初,迄大历末,凡二十六人,诗一百四十首。末有元祐戊辰曾子泓跋,称独遗郑当一人,逸诗八首。盖在宋时已残阙。故陈振孙《书录解题》云,所选诗一百三十二首也。姓氏下各有品题,拈其警句,如《河岳英灵集》例。……仲武持论颇矜慎。其论刘长卿十首以后,语意略同,落句尤甚,鉴别特精。而王士禛论诗绝句独非之。盖士祯诗修词之功多于炼意,其模山范水,往往自为窠臼,与长卿所短颇同。殆以中其所忌,故有此自扩之托耶。陆游集有是书跋曰:“高适字仲武,此乃名仲武,非适也。”然适自字达夫,游实误记而误辨。至称其诗品多妄,又称其议论凡鄙,则尤不然。今观所论,如杜诵之“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语本习经,而以为得生人始终之理,张继之“女停襄邑杼,农废汐阳耕”,句太实相,而以为事理双切,颇不免逗漏末派。其余则大抵精确,不识游何以诋之。至所称钱起之“穷达恋明主,耕桑亦近郊,”刘长卿之“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此自诗人忠厚之遗,尤不得目以凡鄙。惟王世懋《艺圃撷余》摘郎士元“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句,谓“听闻合掌,而仲武称其工于发端,”则切中其失,不为苛论矣。(《四库全书总目》)

中兴间气集

诗选集。唐高仲武选编。二卷。仲武身世未详,自称“渤海人”。因唐人多署郡望,故亦难知确贯何地。此编选录安史乱后肃、代二朝诗歌,起至德初,迄大历末。此间为唐王朝“中兴”时期,故以名集。所录凡二十六人,诗一百四十首。每人各有评语。评语多有精深见解,如谓刘长卿“十首以后,语意略同,落句尤甚”,《四库总目》以为“鉴别特精”。此编为唐人选唐诗之重要选集,尤其以断代法选成,更见特色。有影印明翻宋本,明毛晋汲古阁刻本。一九五八年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据以收入《唐人选唐诗十种》。《四部丛刊》用秀水沈氏藏明翻宋刻本影印本。清王士祯有《中兴间气集》一卷,可参读。

中兴间气集

二卷。唐高仲武(生卒年不详)编。高仲武自称渤海 (山东滨县)人。然唐人类多署郡望,未知确贯何地。其事迹亦无考。约唐代宗、德宗年间在世。此书选录 “安史之乱”后,肃、代二宗集“中兴”时期的诗歌,故名。前有自序云:起至德宗初,迄大历末,共二十六人,诗一百四十首。末有元祐二年(1088) 曾子泓跋,称独遗郑当一人,逸诗八首,盖在宋时已残阙。故陈振孙《书录解题》云:所选诗一百三十二首。姓氏下各有品题,拈其警句,如 《河岳英灵集》例。而张众甫、章八元、戴叔伦、孟云卿、刘湾五人俱阙。考毛晋跋,谓得旧钞本,所阙张、章、戴诸评俱在,独刘湾无考。故编中于四家姓氏之下,俱注云评载卷首。今检卷首则无,当由久而复佚。又按钱曾《读书敏求记》,谓得宋锓本,如朱湾 《咏玉》一首,玉字作三,盖每字皆藏三字义。后人不解诗义,翻谓三为讹字,妄改为 《咏玉》。自元至明,刻本皆然。此本乃袭旧讹,知毛晋所云旧钞本,犹未足据。高仲武持论颇矜慎。其谓刘长卿十首以后,语意略同,落句尤甚。鉴别特精。而王士祯《论诗绝句》独非之。盖士祯诗修词之功多于炼意,其模山范水,往往自归窠臼,与长卿所短颇同。殆以中其所忌,故有此自护之论。《陆游集》有是书跋曰:高适字仲武,此乃名仲武,非适。然适自字达夫,陆游实误记误辨。至称其评品多妄,又称其议论凡鄙,则尤不然。今观所论,如杜诵之 “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语本习径,而以为得生人始终之理。张继之“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句太实相,而以为事理双切。颇不免逗漏末派。其余则大抵精确,不识陆游何以诋之。至所称钱起之 “穷达恋明主,耕桑亦近郊”。刘长卿之 “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此自诗人忠厚之遗,尤不得目以凡鄙。惟王世懋《艺圃撷余》摘郎士元 “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句,谓听闻合掌,而高仲武称其工于发端。则切中其失,不为苛论。有明毛晋汲古阁刻本。《四库全书》本。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唐人选唐诗》(十种),收有此集。采用 《四部丛刊》 秀水沈氏藏明翻宋刻本。

中兴间气集

中兴间气集

唐诗选集。唐高仲武编选。此书主要反映出至德、大历间诗坛的面貌。编选者推崇钱起、郎士元、把二人列为上、下卷之首。所选多为赠别酬和、流连光景之作,也有少数作品反映了民生疾苦。在艺术上追求清逸幽远之境,体制多为五言。高仲武《自序》中提出“体状风雅,理致清新”的选取标准,基本符合当时诗风的特点。此书在每家姓氏之后,都有简短评语,其中不乏精粹见解。但也有品评失当之处。今存《四部丛刊》影印秀水沈氏藏明翻宋刻本,附清何焯据述古堂影宋抄本所作校记。凡刻本原缺高仲武自序及张众文、章八元、戴叔伦、孟云卿、刘湾等五人评语,都见于何焯校记。又有明汲古阁刻本等。现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唐人选唐诗(十种)》。

☚ 中国新诗选   中牟疃文化村 ☛
0000103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