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两脚书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两脚书橱

比喻读书很多而不善应用之人。清叶燮《原诗·内篇下》: “俗谚谓为 ‘两脚书橱’ ,记诵日多,多益为累,及伸纸落笔时,胸如乱丝。”
●《南史·陆澄传》: “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 ‘陆公,书橱也。’家多坟籍,人所罕见,撰地理书及杂传,死后乃出。”清赵翼《陔余丛考》: “齐陆澄学极博,而读《易》不解文义。王俭曰: ‘陆公,书橱也。’ 今人谓读书多而不能用为两脚书橱,本此。” 南朝齐陆澄字彦渊,少时好学,博览群书,无所不知,时称 “硕学” ,但攻读《易经》三年,却不能理解其文意; 后想写《宋书》而又不成,于是王俭戏称他为 “书橱” 。

两脚书橱

比喻读书记诵甚多但不善应用的人。《南史·陆澄传》:“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橱也。’”清叶燮《原诗·内篇下》:“且夫胸中无识之人,即终日勤于学,而亦无益。俗谚谓为‘两脚书橱’,记诵日多,多益为累。”

两脚书橱

(同)立地书橱 学富五车
(反)目不识丁

两脚书橱

两脚书橱

明代史学家陈济(1364—1424)。字伯载,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他多才多艺,学识渊博,博闻强记,经史百家,无不贯通,因此当时人们称他为“两脚书橱”,以示褒扬。明成祖朱棣时,下诏修《永乐大典》,因为大臣推荐,他出任大都总裁。翻秘库书数百万卷,他与少师姚广孝等,岁凡起例,总结分类,区分考核,秩序井然,有法有度。《永乐大典》成书后,授左春坊右赞善等职。陈济一生,著述较丰,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章流传下来。现存于世的有《书传补》、《元史举要》、《思斋集》等。

☚ 正学先生   他日救时宰相 ☛
两脚书橱

两脚书橱

两只脚的书柜。比喻只会死记硬背的书呆子。

☚ 酒囊饭袋   绿衣使者 ☛
学识渊博的人

学识渊博的人

鸿硕 通识 洽人 饱学君子 饱学之士 立地书橱 有脚书橱 两脚书橱 着脚书楼
博学之士:青藜学士
学识广博兼备多种才能的人:通才
学识通达渊博的人:通才硕学
学识博大精深的人:雄伯
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通人君子

☚ 有学问的人   学问渊博的人 ☛

两脚书橱liang jiao shu chu

【方言】person of great learning

两脚书橱liǎng jiǎo shū chú

【解义】比喻读书虽多而不会运用的人。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含贬义。
【例句】读再多的书,不用到实践中去,也只是个~。

两脚书橱liǎng jiǎo shū chú

讥讽读书很多,而不能运用的人,谓两脚书橱。清·赵翼《陔余丛考·成语》:“齐陆隆,学极博,而读《易》不解文义。王俭曰:‘陆公书橱也。’今人谓读书多而不能用者,为两脚书橱,本此。”

八斗之才bā dǒu zhī cái

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cai gao ba dou xue fu wu che
真才实学 立地书橱
zhen cai shi xue li di shu chu
两脚书橱
liang jiao shu chu
【八斗之才】 比喻人富有才学。
【才高八斗】 形容才学很高。
【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语本《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真才实学】 真实的才能、学问。
【立地书橱】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广博。
【两脚书橱】 比喻学识十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例﹞ 你们知道,寡人我也是才高八斗,在那时候,在那沉沉的黑夜里,为了解除同学们的痛苦……(杨沫:《青春之歌》) 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 不管你学富五车,文倒三峡,总逃不了臭监生的徽号。(清·曾朴:《孽海花》) 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明·施耐庵:《水浒全传》) 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橱”。(《宋史·吴时传》)俗谚谓为两脚书橱,记诵日多,多益为累,及伸纸落笔时,胸如乱丝。(清·叶燮:《原诗·内篇下》)
胸无点墨
xiong wu dian mo
不学无术 目不识丁
bu xue wu shu mu bu shi ding
【胸无点墨】 胸中没有一点文墨。形容文化水平很低或没有文化。
【不学无术】 没有学识和技能。
【目不识丁】 一个字也不认识。源出《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例﹞ 因为市上的书贾,都是胸无点墨的,只知道甚么书销场好,利钱浅,却不知道什么书是有利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此时制台正想振作有为。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孔子之徒的经,真不知读到哪里去了;倒是不识字的妇女们能实践。还有,欧战时候的参战,我们不是常常自负的么?但可曾用《论语》感化过德国兵,用《易经》咒翻了潜水艇呢?儒者们引为劳绩的,倒是那大抵目不识丁的华工! (鲁迅:《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

两脚书橱liǎng jiǎo shū chú

两只脚的书柜。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的人。也指只会死记硬背而不能灵活运用的书呆子。
〔例〕人是能够利用大脑加工书本知识和社会信息从而产生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的高等动物,而不是只会记诵书本知识的~!
【提示】多作宾语。

两脚书橱liǎnɡjiǎo-shūchú

同“立地书橱”。

两脚书橱liǎnɡ jiǎo shū chú

❶ 比喻学识渊博之人。
❷ 比喻书面知识很丰富,但只会死记硬背却不善于灵活运用的人。

两脚书橱liǎngjiǎo-shūchú

〔偏正〕 两只脚的书橱。比喻读书很多却不善于应用的人。《南史·陆澄传》载,陆澄在当时被称为硕学,但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想写《宋书》也没写成,王俭开玩笑说:陆公,书橱也。清· 叶燮《原诗·内篇下》:“且夫胸中无识之人,即终日勤于学,而亦无益。俗谚谓为‘~’,记诵日多,多益为累,及伸纸落笔时,胸如乱丝。”
△ 贬义。多用于形容读书多而无益之人。
【近义】立地书橱
〖反义〗不识之无

两脚书橱liǎng jiǎo shū chú

比喻人的知识渊博。也比喻脱离实际的书呆子。清·郑燮《原诗·内篇下》: “俗谚谓为两脚书橱,记诵日多,多益为累,及伸纸落时,胸如乱丝。”也作“立地书橱”。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