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丝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丝纶sī lún借指帝王的诏书、旨意。《礼记·缁衣》:“子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唐·孔颖达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言纶粗于丝。”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刘长卿《狱中闻收东京有赦》:传闻阙下降丝纶,为报关东灭虏尘。李峤《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 丝纶sī lún帝王诏书。韩愈《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浊水淤泥清路尘,还会同制掌丝纶。” 丝纶 丝纶sīlún━━ 皇帝的诏命。《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唐·白居易《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诗:“走笔往来盈卷轴,除官递互掌丝纶。” ☚ 司隶章 网罗 ☛ 丝纶代称帝王的诏书。《魏书·王椿传》:“宸衷恳切,备在丝纶,祇承兢感,心焉靡措。” 丝纶〈隐〉宋代市语指君主的命令。见《绮谈市语·文房门》。语出《礼·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孔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渐大如纶也。” 丝纶sī lún丝,细缕;纶,粗绦。《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孔颖达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渐大如纶也。”后用“丝纶”比喻帝王的一句极微细的话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唐·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言》:“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文告契據部 > 詔誥 > 絲綸 絲綸 sīlún 亦稱“丹綸”。舊稱帝王之詔敕。語本《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孔穎達疏:“王言初出微細如絲,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漸大似綸也。”《魏書·王樁傳》:“宸衷懇切,備在絲綸,祗承兢感,心焉靡厝。”《清會典事例·内閣四》:“内閣爲絲綸重地,大學士均應常川到閣,閱看本章。”清·張廷玉等《上明史表》:“伏以瑶圖應運,丹綸繙竹素之遺;雒鼎凝庥,玉局理汗青之業。” 诏书 诏书诏(诏旨;诏板;诏版;诏命;诏策;诏敕;诏黄;诏卷;诏函;诏草;诏纸;诏制;诏音;诏勑;诏纶;诏告;诏号;诏检;诏谕;诏言;诏凤;凰诏;龙诏;凤诏;尺诏;飞诏;青诏;命诏;玺诏;凤尾诏;凤凰诏;黄素诏) 敕(敕文;敕命;敕书;敕封;敕令;敕谕;~教;~赠;制敕;黄敕;命敕;宣~;奉~) 旨(旨意;冲旨;圣旨;龙旨;睿旨;符旨;敕旨;意旨;听~;传~) 制(制书;制诏;诏制) 谕(谕旨;上谕) 板(一尺板) 纶(纶旨;纶书;纶册;纶诰;纶言;纶音;丝纶) 诰(诰命;紫诰;制诰;命诰) 麻(黄麻) 进止 宝命 圣命 大命 训命 黼命 王命 蹄书 简记 丹书 玺书 命书 尺书 凤书 天语 紫泥 紫书 辉音 兰检 黄符 黄卷 黄素 龙讼 龙函 龙纶 龙吟 龙綍 言丝 言綍 鹤头(鹤头书) 涣汗 涣命 涣号 尺一(尺一诏;尺一牍;尺一书;尺一板) 另见:皇帝 颁发 命令1 ☚ 诏书 各种诏书 ☛ 丝纶《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纶,粗线,指帝王之言初出微细如丝,而一旦发布则它的威力作用就大得多了。后因代称帝王的诏令等。 丝纶皇帝制诏及三省同奉圣旨所发省札之类的泛称。语源出自《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鄂国金佗续编》卷2《丝纶传信录》1《绍兴十一年·枢密副使加食邑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