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东西教会大分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东西教会大分裂

1054年基督教东西两派的正式分裂。基督教内部早就存在东派(主要传布于希腊语地区)和西派(主要传布于拉丁语地区)。395年随罗马帝国分裂,两派分化加剧。476年西罗马灭亡后,以教皇为首的西部教会与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为争夺权力,扩大自己的影响,进行了长期的斗争。11世纪中叶,为争夺意大利南部教会权力,教皇利欧九世与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各自宣布革除对方教籍,东西方教会正式决裂为东正教和天主教。

东西教会大分裂

东西教会大分裂

基督教历史事件。指基督教东西两派经过长期纷争,于1054年分裂为东正教和天主教。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加快了基督教东西两派的分化。东部教会以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为首,称“正教”,西部教会以罗马主教为首,称“公教”,即天主教。分裂的根源在于争夺教会的最高权力。为扩大各自的势力范围,增加教会的收入,展开激烈的斗争。双方在教义上也有争执。11世纪中期为争夺意大利南部教权而针锋相对。1054年,罗马教皇与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互将对方教籍革除,于是,东正教与天主教正式分裂。

☚ 东仪天主教会   古兰经 ☛
东西教会大分裂

东西教会大分裂

基督教经过长期纷争,西派和东派教会于1054年分裂成为天主教和东正教的事件。基督教形成初期,教会就已分成东西两派。西部罗马教会力图居普世教会之首,遭东部君士坦丁教会反对,之后为争夺教会最高权力展开长期的斗争。8世纪,教皇国成立后,东西两派教会愈加疏远。858年拜占庭皇帝任命佛提乌Photius810—约895为君士坦丁堡宗主教,罗马教皇不予承认并开除佛提乌教籍。佛提乌也认为自己权位不在罗马教皇之下,也在867年开除尼古拉一世教籍。双方破裂正式开始。教义上的争执也是导致分裂的原因之一。6世纪,西班牙归顺天主教,西班牙教会首先将《尼西亚信经》圣灵“从父出来”一句,未经东部教会同意,改作“从父和子出来”。为此,东派教会认为这违背了共同遵守的信条,双方为此长期争论不休,即所谓“和子句纠纷”。后一度达成和解。1014年,罗马教皇又将“和子”词引入《尼西亚信经》,争端再起。同时又发生南部意大利教会的归属问题的争执,分裂迫在眉捷。1050年,罗马教皇通谕号召废止已渗入意大利南部拉丁教会的希腊礼仪,君士坦丁堡宗主教针锋相对。双方互不妥协,彼此指控,矛盾激化。1054年,教皇派出以枢机主教洪贝尔为首的使团去君士坦丁堡,在圣索非亚大教堂放下对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色路拉里乌的绝罚令。色路拉里乌也召开会议,宣布革除罗马教皇及其使节的教籍。东西教会正式分裂。自此,东部教会自称正教。以后,双方近1000年,断绝一切来往,彼此互相攻击。

☚ 罗斯受洗   十字军东侵 ☛
0000041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47:29